新华社上海7月23日体育专电(记者罗争光)这是一个面积1.5平方公里的巨大露天泳池,这是一条长达2.5公里的水上赛道,这里进行的游泳比赛最短距离为5公里、最长达25公里……这就是上海游泳世锦赛公开水域的比赛,这项极具魅力的“野泳”运动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
偌大的天然场地,长达数小时的游泳,随时可能有运动员出现身体不适,如何保障这些“勇士们”的安全?“我们有一张立体的安全保障网络,可以从水上水下对运动员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部长、上海世锦赛公开水域项目经理江斌波如是说。
作为上海世游赛公开水域比赛场地的金山城市沙滩拥有1.5平方公里的人工围海和1.7公里长的人造沙滩,三面筑有防波堤,人工围海的水流和潮汐较小。公开水域的赛道单圈长2.5公里,最长距离25公里的比赛需要游10圈。
“这么大的比赛区域,我们提前做了测试赛,前后3次增加救生船只和救生员人数。奥运会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的救生员是10人,世锦赛比赛项目多,我们增加到了20人,另有两名蛙人以防意外,”江斌波说,“我们有40多只救生、媒体摄影摄像、工作人员等类型的船只,一旦出现意外,这些船只都可以立即派上用场。”
比赛设有安全检查官,检查整个赛场,特别是要检查出发点和终点是否安全和适宜比赛。据上海金山赛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金山赛区挑选了8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7支医疗队,用于赛场内外的医疗保障安全。
不仅水面安全救护人员和设备随时待命,上海世游赛组委会还想办法请来了两名“水下瞭望者”。“我们进口了两台水下声纳探测仪,探测的距离在1200米左右。把它们布置在赛道的两个监测点,整个赛道范围就可以实现全面监控。裁判长旁边和赛道的两只船上都有监视屏,通过热感应,声纳探测仪可以把每一名运动员的位置和状态显示在监视屏上,”江斌波说,“你可以看到运动员像小鱼一样在监视屏上游动,如果某条小鱼突然往下沉了,那就马上定位实施救援。”
天气因素也是组委会考虑的重点。由于开赛以来日益炎热,国际泳联和上海世游赛组委会多次开会讨论,对公开水域的赛程进行了几次调整;尤其是考虑到下午气温高,所有的比赛都安排在上午进行。“比赛时间也提前了,从9点提前到8点,最后一天25公里的比赛,我们甚至提前到6点开始;这样就可以让比赛尽早结束,保护运动员的安全,”江斌波说。
国际泳联公开水域游泳技术委员会主席黄敏超在现场查看过金山赛区水域的安全保障情况后表示,金山城市沙滩近年的各项数据显示,这片海域完全符合赛事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