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国家队队员却夺意义非凡金牌 于芬:比赛型选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16:3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尽管她现在还不是国家队选手,但拿到金牌也是为国争光,这也说明了在哪里训练不是最重要的。”7月19日,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进入到第四天的争夺。中国双姝施廷懋、王涵将女子1米跳板冠亚军收入囊中,这也是1米板在世锦赛的最后一枚金牌,可谓意义非凡。从1999年至2008年,作为施廷懋在清华跳水队的教练于芬,接受了新浪体育的电话专访,她表示昔日的弟子赢在了“气势上”。

  从今天的预赛开始,于芬教练就一直关注着昔日弟子在上海的表现。“下午的表现要比预赛更好一点,从起跳的力度和入水的控制都比较好,她的特点是属于比较擅于比赛的,这个孩子稳定性不错,把十多年训练的优势都表现出来了。”上午的预赛中,施廷懋的表现落后于王涵,在下午的决赛上是倒数第二位上场。

  出生于1992年的重庆妹子施廷懋,在练习跳水之前曾经接触过三年的体操训练,后来因为重庆没有专业的体操队而转投跳水项目。“99年她刚来清华的时候,基本上什么都不会,是从入水开始学的,但因为她之前练过体操,有倒立的基础,过去她的跳台也是很强。我的队员基本上是全能选手,本着一个全面发展的原则,而且跳板、跳台也是互相促进的,2008年之后她慢慢转到跳板之上了,离开清华队之前全部的难度动作都会跳。这一次是她首次参加世锦赛,她也把握住了机会,心态不错的,可能她是觉得我有机会参加就挺好,就只要去拼就。”

  回忆起九年多在清华队的朝夕相处,于芬教练表示施廷懋从小就不让自己操心:“这孩子训练的特点是比较好带,从来不会跟教练发生矛盾,是跟我配合非常默契的选手。真的是一点不愉快都没有,就只有后期长胖了,让她减肥的时候有点头疼,但让她跑步什么的都挺听话的。”

  至于弟子的最大对手、河北女将王涵的发挥,于芬教练表示她只看了第二跳的203B和最后一跳的5333D,“从这两跳上看,王涵有点紧张没有表现出来去冲击金牌的态势,预赛的时候有气势但决赛反倒变谨慎了,在气势上不如施廷懋。因为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会去看她在场上的气势,从动作姿态上没太大问题,但起跳和入水效果来看都不如施廷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去年年底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广州亚运会,并拿到了女子双人三米跳板金牌和单人三米跳板的银牌,但施廷懋至今还不是国家队的成员。对此,于芬教练笑言这个话题有些复杂,“她从清华出来之后回到了重庆队,尽管她现在还不是国家队选手,但拿到金牌也是为国争光,这也说明了在哪里训练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看队员的水平和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何霞 发自上海)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施廷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