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报记者 王彦
明天,濒海临江的上海将以水为媒,为世界筑造梦想。明天,浦江两岸将迎来又一场世界级盛会——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
明天,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将感受这座东方都市的开放与包容。
从2008年12月打下第一根桩开始,730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得偿一番诗情画意——夏日的阳光里,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犹如层叠起伏的洁白浪花,翩然腾跃于黄浦江畔。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海上王冠”、“玉兰桥”、“月亮湾”身姿摇曳、动人心魄。
第14届世游赛为何花落上海?“国际泳联最终选择上海绝非偶然,除了具备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硬件,游泳在上海有着长达百年的深厚群众基础,这是别的申办城市无法比拟的。”2007年上海世游赛申办代表团副团长邱伟昌这样说。
这是一个世纪的情缘,终将于今朝圆满。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游之泳之。”25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关于游泳的记载。
而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游泳,则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37年,第一次游泳比赛在英国伦敦举行。1896年,当游泳被列为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时,遥远东方的上海,才刚刚有了第一座游泳池,位置就在如今的人民广场。而这座城市第一次真正为游泳而欢腾,已是1915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队在游泳项目中获得团体冠军。
旧时的中国,需要体育梦想来振奋民族精神。今日的上海,需要体育梦想来彰显城市风格。
这座城市里,有薪火相传的骄傲。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20岁的庄泳夺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实现中国游泳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仅仅几天后,杨文意又以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锦上添花。4年后的亚特兰大,乐靖宜为上海姑娘续写荣耀。而现在,接力棒已握在刘子歌、吴敏霞、火亮的手中。
这座城市里,也有全民分享的情怀。4月,81岁的老伯多次来到东方体育中心实地体验,只为给各场馆取个叫得响、传得开的别名;5月,数千名网友联合呼吁,促成地铁“济阳路站”更名为“东方体育中心站”;6月16日,百位市民第一批跃入凌波水道,演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池仪式;6月26日,满负荷运行演练让超过15000个座位的“海上王冠”座无虚席,一张张征询意见表透出的正是大家对世游赛情真意切的牵挂。
上海市民的热情,源于对游泳的热爱,也源于对城市的珍爱。特别是上海世博会所留下的文明之风,已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精神里。
这座城市里,更有同舟共济的奋斗。主赛场的“外来泳池”中已注入3800吨水,静候泳将劈波斩浪;位于上海西南的金山城市沙滩,浮动码头和测试赛道已达最佳状态,“碧海金沙”将用最周到的保障为最艰苦的公开水域比赛护航;赛场内外的各个角落,来自上海25所高校的3000多名志愿者已悉数到岗,他们将带着“小白菜”的风貌与经历为世游赛提供全方位的热情服务;大赛相关的每处细节,海关、卫生、公安、气象、交通、工商、电力等各部门联动合作,确保世游赛事宜全都无缝对接……
盛大的赛事,已成为一条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纽带,将上海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凝聚在一起,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怀拥抱世界泳坛巨星的巅峰对决。
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公开水域游泳,明天开始,全球35亿电视观众的目光将聚焦中国上海,聚焦世游赛。菲尔普斯重返中国,是续写神话还是归于凡尘?中国泳将家门前应战,有几人欢喜几人愁?“后鲨鱼皮”时代的第一次泳坛最高盛会,世界纪录是勇往直前还是终成哥德巴赫猜想……
作为伦敦奥运会的预演,上海无疑会成为激情与憧憬碰撞的舞台,成为各路水军奥运梦想的起航点。而对上海本身,体育与城市、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也将在共生互动中相得益彰,激荡出新的动力之源,成就新的城市梦想。
这梦想,就从明天起,自东方海上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