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跳水记忆之黑铁时代:60年代冰火两重天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4日20:39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7月14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周欣 李嘉

  中国跳水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了大跃进式的飞跃,庆祝建国10周年国庆的跳水健儿会师更是中国跳水历程中的经典时刻。

  当时,国内跳水从业者达到300多人,省市队伍达到了十几支。但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国跳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在被国际泳联阻隔之后,中国跳水鲜有现身世界大赛的机会,但1963年的首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是个例外。中国跳水选手由此参加了三届赛会,还在首届运动会上诞生了英雄人物——后来被搬上了银幕,成为影响一代人符号的黄秀妮。可惜的是,中国跳水刚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前所未有的十年浩劫让一切陷入了黑暗。

  黄秀妮是印尼华侨,10岁时随家人在广东湛江定居。1958年开始从事跳水运动,经历了和成尔恒一样的苦难折磨,她甚至在比赛时晕过去、训练中吐了血。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是黄秀妮第一次到北京首都。那时候,她感觉,先农坛体育场的天很蓝,水清澈见底,这是第一次为全国比赛准备的泳池。在10米台预赛做105B动作的时候,由于平常训练条件艰苦,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加上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激动的心情,漂亮的场地,10米跳台上天水一色的独特景观,竟然让她出现了幻觉,以天为水,翻了两周之后,她像折翅的燕子一样栽到了水里。

  黄秀妮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务室的床上。最后的预赛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决赛时她带伤上阵,虽然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最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与冠军失之交臂。

  但她还有机会证明自己——在印尼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当时中国跳水在世界泳坛上孤立无援,1960年虽然在国内举行了三次比赛,并邀请了苏联跳水队访华,连续在上海和北京举行了三场表演赛,但学习的意义大于竞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共同推动的1963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是中国跳水队员第一次走出国门。

  中国跳水队在陶然亭游泳场举行了选拔赛,前两名入选新兴运动会的阵容。当时张秀伟是女子跳台第一名,黄秀妮第二名。鉴于黄是唯一会跳两周半动作的人,难度占优,张秀伟只会一周半的动作,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黄秀妮更有夺金把握。

  黄秀妮之前以为自己是坐轮船去印尼,没想到领队临时通知她坐飞机去。当她和队友梁伯熙等人上了飞机后,发现了前排坐的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荣高堂,身边坐的都是大名鼎鼎的庄则栋、李富荣、傅其芳等因为获得世乒赛冠军而名动全国的英雄人物。她走过庄则栋他们的身边,朝那些心目中的偶像点了点头,大气不敢出,安静地坐在队友身旁。初出茅庐的她提前享受到了金牌选手的待遇。

  这是黄秀妮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地点正是她的出生地、并生活了10年的印度尼西亚。她当时对其他国家跳水队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当时的亚洲跳水头号强国印尼队曾经来华,隐约知道一个叫兰妮古穆里雅的女孩跳板水平不错,跳台似乎没有什么对手。

  11月10日-20日的比赛终于开始了,黄秀妮特别兴奋。但真正到了比赛时,她发现自己拿手的二周半动作无法施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表现稳健的张秀伟夺冠,自己名列亚军。

  按照中国跳水选手的水平,获得三块金牌是水到渠成的事,但由于中国队没有裁判执法,比赛前匆匆地派人,由两名水球观察员刘伟南、金子和“改行”担任跳水裁判;再加上选手们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普遍表现不理想:郑观志、张秀伟获得跳板第二和第三名。男子方面,梁伯熙、杜度分获男子跳台的亚军和铜牌,跳板冠军是阿联酋运动员拉欧夫。

  中国跳水在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成绩不算突出,但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黄秀妮作为印尼华侨代表中国比赛,更是名声大作。她的故事还引起了电影创作者们浓厚的兴趣。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她的成长经历为素材,拍摄了影片《碧波飞燕》,后改名为《女跳水队员》,拍摄地点选在湛江跳水馆。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跳水为题材的电影,也是直至今日国内唯一的跳水电影。大部分由专业运动员完成,黄秀妮担任主角,她和黎振德等名将为了影片的拍摄,放弃了备战第二届新兴运动会的集训。

  《女跳水队员》冲击难度动作5311(反身翻腾半周转体半周)的精神,以及当时的时代面貌,激励了包括后来的国家队教练钟少珍等一大批人。

  钟少珍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很小,才十来岁。看过很多次《女跳水队员》,经常以女主人公的故事来激励自己。电影上的难度,后来对我们来说太容易了。但在当时,我每次看都觉得情节特别紧张,过程特别激烈。”

  电影插曲《青少年运动员之歌》,后来成为了中国跳水队的队歌,至今仍在传唱“风里锻炼,雨里考验,我们是五星红旗下成长的青少年……”

  伴随着这首歌曲,中国跳水士气大增,展开了规模最大的集训。时间从1964年5月2日至9月25日。运动员改进和提高了走板起跳技术、空中姿态和入水技术,提高了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全队共学会154种新动作,平均每人新掌握了5·2种新动作,其中转体动作学得最多。

  在1964新兴力量运动会上,梁伯熙获得男板冠军,杜度摘取男台金牌,张秀伟蝉联女台冠军。

  后来,中国跳水队参加了1966年柬埔寨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没想到从此走向“黑暗”。

  此后,十年浩劫,“体育无用论”让中国体育陷入停滞黑暗。

  中国跳水,随之停摆。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