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是世界羽毛球运动高水平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至60年代,王文教、陈福寿、汤仙虎、侯加昌等印尼华侨的归来,使中国的羽毛球水平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世界强队。在这些归国华侨中,汤仙虎就是一位献身中国羽坛的传奇人物。
汤仙虎祖籍广东,1942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自小酷爱羽毛球。1961年,中国诚招华侨子女回国建设国家。18岁的汤仙虎,虽然不会讲中文,但他深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回到中国打球,感到十分荣幸。出生在印尼的汤仙虎,继承了印尼羽毛球细腻、灵活的风格,拥有很高的竞赛水平,自然就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的担纲大梁之一。汤仙虎把印尼的羽毛球技术带回中国,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快速下压并上网控制网前、头顶扣杀以及快速灵活的步法等。这些出色的技术使他很快成为中国羽毛球队中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63年至1965年间,中国队曾四度击败印尼队。1965年冬,中国羽毛球队在访问北欧诸国的比赛中凯歌高奏,连续击败羽毛球强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正是这次访问北欧的行程,使汤仙虎大放异彩,所向披靡。60、70年代,他击败过当时所有的男单世界冠军,也是从那时起,欧洲人称霸世界羽坛的格局才被彻底打破。汤仙虎本人1963年至1975年的十多年间在众多国际比赛中创先了连续不败的骄人战绩,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
汤仙虎代表中国先后征战近20年,其战绩是显赫的。1963年,他获得新兴力量运动会羽毛球男单冠军;1966年获得亚新会团体、男双和男单冠军;1978年获得第八届亚运会混双冠军。直到37岁,他才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1985年,汤仙虎重返印尼,奉养年事已高的父母。1996年汤仙虎的父亲逝世,在办理完父亲丧事之后,他说服母亲一同回到福州。1998年,他出任中国男单教练,培养了悉尼奥运会冠军吉新鹏。2002年,62岁的汤仙虎又出任中国羽毛球男双的教练。在羽毛球历史上,汤仙虎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他在37岁才退役,是年龄最大的羽球选手;另一个就是他在62岁高龄接掌中国男双帅印,成为年龄最大的羽毛球教练。
2002年,汤仙虎回到国家羽毛球队指导男子双打。首先,他把重点放在打造年轻组合上,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在训练方法上,他把树立明确的战术意识摆在首位,训练和比赛中不断要求队员“要有意识地出球”,他还把战术观点写成文字,贴在训练馆的墙上,时刻提醒队员。在深入研究国外男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汤仙虎根据队员的自身特点确立中国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强化特长训练。2003年伯明翰世锦赛,中国队两个男双跻身前四强;2004年的印尼公开赛,郑波/桑洋一举夺得男双冠军,成为中国队有史以来在这项公开赛中问鼎男双的第一对组合。2004年,中国男双不但获得了汤姆斯杯赛冠军,并且还有两对双打选手取得了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汤仙虎上任男双主教练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期限:两年内一定把中国男双带出来。因为他明白,越来越差的身体状况,已经容不得再浪费时间了。仅仅一年多时间,他提前实现了把中国男双带进世界一流水平的诺言。在中国男双竞赛水平快速蹿升的背后,却是汤仙虎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
汤姆斯杯夺冠后,汤仙虎抽空回到福州老家,这对62岁的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仅仅10天后,他就随队伍奔赴湖南益阳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集训。益阳潮湿闷热的天气,给汤仙虎制造了不小的难题。因为容易怕冷,空调成了汤仙虎的大忌。在益阳35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汤仙虎不得不住进医院打点滴。回到北京后,他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颈椎、肠胃、心脏,一齐向汤仙虎亮起了红灯。北京寒冷的冬天是汤仙虎的大敌,用他的话说是“怕冷不怕热”。于是中国羽毛球队每年的冬训选在了福建晋江。汤仙虎就利用队伍参加国际羽联分站赛的间隙,回福州治疗、休养。队伍回到北京后,他不仅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药丸为伴,连住宿也必须和医生在一起。
男双队员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日常训练通常由教练陆亨文带队,但详细的训练计划却是汤仙虎指导制定的。他们不会忘记,每周两次的队会对汤仙虎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他一边指挥队员训练,一边与疾病作斗争,决心使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带领队伍出征雅典。雅典奥运会后,汤仙虎退出国家队教练组,按照计划回到福州家中,过起了宁静、淡泊的生活。
几个印尼归国华侨:王文教、陈福寿、汤仙虎与侯加昌,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滋养中,在世界羽坛为中国开拓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们对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和腾飞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虽然在他们参赛的时候没有取得世界冠军,但他们培养的后继者实现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心愿。中国羽坛年轻的主帅、总教练李永波带领队伍拿到了苏迪曼杯和奥运会冠军等重要赛事的奖杯。在汤仙虎退休后,李永波代表全队决定,聘请他为中国羽毛球队终身顾问。
(摘自《励志与使命——中国体育人的奋斗事迹》第37-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