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世乒赛落幕之时,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的票选结果也产生了。原本王励勤高票当选主席一职,但考虑到中国队平时训练任务较重,很难抽出时间出国参加若干会议,他最终主动将主席一职让出,只任委员,任期两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表示,提名王励勤是因为他的形象和语言能力俱佳,高票当选是国际乒联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中国乒乓球的肯定。
世乒赛结束后,代表团要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中转返京。途中间歇,大多数队员都去购物,而王励勤却选择了参观梵高博物馆。他说12年后重游荷兰,并在阿姆斯特丹这座欧洲名城短暂停留,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
“一个人的作品,可能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梵高的早期作品,颜色非常暗淡,充斥着深刻的悲剧意味。可是自从去往巴黎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所以他中后期的作品变得十分活泼和美好。”王励勤饶有兴致地讲述他在梵高博物馆看到、体会到的一切。
从一开始对外在的追求到现在注重内在的修炼,王励勤说,现在的自己真的成熟了,他知道,经历得越多,心会更宽阔,生活也会更加多彩。
这次去鹿特丹,跟以往参加的7次世乒赛相比有点不一样,自己非常看重这次比赛。因为去年没有机会去莫斯科参加世乒赛团体赛,所以越是到了这种阶段,自己越想去珍惜比赛的机会。这次出征,出发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有些激动的,因为是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去参赛,而且目前队内竞争这么激烈,我能够去参赛,起码证明了自己的位置和能力。
抽签结果出来之后,大家可能觉得我这个1/4区比较难打,是个“死亡之组”,但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每个区都差不多,因为你想要最终取得冠军的话,强手都是要碰到的。如果输,前面输跟后面输没什么区别。跟外国人打,压力相对大一些,跟队里的人打,因为相互之间比较了解,胜负很难说,主要看发挥。因为没有场外指导,也没有人给你做指挥,就得靠自己了。赛前我没有给自己制定硬性的指标,首先就是不能输外国人,再有就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练的东西体现出来,这样的话可能心态上会好一些。
跟高礼泽那场比赛,是真的有一些压力了,也感受到了世乒赛的气氛。之前两场比赛是在副馆打的,跟高礼泽这场是第一次到主馆打,或多或少有一点紧张感。跟许昕那场,自己准备得比较充分,包括技战术的准备和心态的调整都是比较到位的,场上体现出来的东西跟自己赛前准备的差不多。
8进4对张继科那场球,我觉得准备上还可以,主要是自己临场的变化不够好,没有想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从第四局开始,自己的直接失误比较多,显得有些侥幸,想着自己的东西太多,分析局面这方面相对少一些,领先的时候自己还是有点保守,在处理球上应该更加自信一点。第一局输了,在局面对自己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第二局、第三局处理得还不错。但是接下来对方在发球环节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发球质量更高了,而自己处理球的手段不够多。整场比赛我有两个发球失误,第四局的第一个发球失误,是因为自己想变化,发了个长球,结果失误;然后8︰9时,我那个球想发得直一点儿,落点好一点儿,但当时可能拼命追求落点,心态上有些不稳定,所以导致出手的动作有些变形。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能够再积极一点儿、再释放一点儿的话,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比赛输了的当天,自己还是比较平静的,只是第二天我去场地,看队友的比赛,才有点儿前一天输球后的反应,心想比赛就这么结束了么?我怎么还有没打够的感觉。但是最终的结果我能够接受,自己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张继科最后能拿到冠军,战胜波尔、王皓,确实很不容易,也祝贺他。
从比赛的结果看,年轻运动员发挥得好一些,如果他们能够开启这个新的时代,真的感觉欣慰也为他们高兴。而对于自己来说,之前也不是没赢过,即便我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也是正常的,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谁的时代都有可能过去,再出色、再优秀的运动员,你如果永远站在这个位置,说明所有人都没有进步。所以鹿特丹世乒赛对我而言,真的没有太多遗憾。
12年前,也是在荷兰打比赛,当时发生的一切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信心满满地想去拿到冠军,结果却输给埃洛瓦,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经历的第一次挫折。虽然当时所受的打击非常大,但现在回想也是一件好事情,让自己认识到自己还缺少什么,需要做的是什么。所以这次去的时候,也在想一定不能再犯当年的错误。12年前的自己和12年后的自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联赛期间我希望能够调整一下,除了要打好联赛以外,自己也会仔细地去考虑一些问题,除了在打球方面如何继续提高,还要考虑一下将来的职业规划,会多跟教练、家人、朋友沟通一下。
至于再去刷新中国队参加世乒赛单项赛次数这个纪录,目前还没有想过,因为不知道自己两年之后是个什么状态,当然从自己内心还是非常愿意保持这个状态去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赛,但这个状态不仅需要保持,还需要提高和进步,因为年轻运动员他们也在进步。鹿特丹到底是不是终点,我不知道,是终点也是起点吧。
采编/栾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