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福明:没准备好辉煌就开始了 奥运参赛前被激醒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22日10:06  北国网-辽沈晚报

  孙福明,这位憨厚的柔道冠军一直没有脱离体育圈子。没有争议、没有争执,她的日子过得一直不错。用孙福明的话说:她从来都对生活赐予她的一切感到满足,无论是巅峰还是谷底,前面的这一条路都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就算上面布满荆棘,也要硬着头皮趟过去。“我就是一块大海绵,生活就是不断地让你吸饱水然后再用力捏出去的循环过程。”孙福明如是说,“尽管如此,但我仍感到幸福和满足。 ”

  大院搬迁,孙福明的工作地点转移到了奥体中心的综合训练馆,相比昔日的大院,崭新的办公室似乎更敞亮一些,但却远远不如过去的温馨、舒适。谈及大院儿,这个让她心甘情愿地将数十年运动生涯全部挥洒其中的所在,孙福明总是记得1988年6月,她刚踏入大院的那个初夏,正在修建它的大门。“那会儿虽然大院里的设备不如后期那样完备,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简直就是天堂!环境好什么的倒是小事,最重要的这是一种肯定,好像眼前的这条路一下子就被拉长了。由于柔道的训练期较长,需要耗费多年的时间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当时形成了一个梯队。对于像我这种刚去的就是给上一届的做陪练,心里美坏了!当然,偶尔也会偷偷地想: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人给我做陪练呢?什么时候才有人送我去比赛呢?!就好像一个梦,没有奢望、没有渴求,我只是按照教练帮我铺好的路一直往前走下去。 ”

  话说大院修大门儿一事儿,为何始终让孙福明印象深刻,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点对于这位初来乍到的姑娘,大院给她留下的第一印象根深蒂固;第二点,究其修大门的原因,着实有点意思。

  最初的大院应该是四通八达的,所谓四通八达就是整座院校有数个校门,按照正常思路理解,这很明智,因为院内工作生活的师生们能够根据所前往方向的不同来选择从那个门出入,如此大大地降低了无用功并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

  但数年后,这种多门的弊端逐渐展露。院内的运动员年龄刚巧恰逢青春期,性格叛逆自是不用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即便是家长终日守在身边督促却也是无济于事的,更何况将他们成群结队地独立放逐在这个大院里?

  另一方面也令校方堪忧,因为终日与体育运动为伍,因此院内学生十分灵活,攀爬乃至跳楼一类的事故更是时有发生,别误会,这绝不是轻生,而是逃夜,这个词对于青春期的住校生而言似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每当学校方面决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此种状况管制之时,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就更加强烈,久而久之形成了虽屡禁却不止的局面,但工作总是要做下去的,面对问题总是要迎难而上的,最终校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辅助办法——那就是将原来的为数众多的出口统统堵住,虽然说类似跳墙跳楼一类的情况可能还会时有发生,但至少不至于像过去那样猖獗了,如果你想跑出去,你就得动点脑子同时还得花大力气。

  对于这种调皮捣蛋公然破坏学校纪律以及秩序的行为,孙福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名列其中的,倒不是她不敢,而是她把心思都用在了训练上,这绝不是吹的,如果你想当世界冠军,这点毅力还是要有的。

  孙福明不承认自己是个十足的柔道天才,她认为在此方面遵循着“三分天才,七分努力”的原则,更何况,柔道队的训练在当年的大院来讲都是标兵级别的。总而言之,她是个听话的孩子,随着上一届队员的退役,她终于站在了梯队的前沿!“事实上这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在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可能偶尔想想当年会有点小感慨,但不会跟中了彩票大奖似的那种亢奋感觉。成绩跟训练和勤奋是绝对分不开的,说实话我做陪练那会儿,教练总说我,也总提溜我,当时我也合计,咋总说我呢?我本来脸儿就小,说两句就脸通红,但脾气绝对地好,没有情绪,每天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成绩就是这样一点点上去的。 ”

  1994年,孙福明参加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获得了无差别级冠军。

  似乎,一个人的辉煌时代就这么开启了,孙福明还没准备好,可她的人生轨迹就开始不断地上升,她兴奋但又有点担忧,谁知道这制高点什么时候能来?它又会什么时候走呢?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孙福明在她生涯中的第一个奥运会上辉煌夺冠,她不知道这个波峰还能持续多久,这个金牌有点让她患得患失。

  话说孙福明这枚金牌实在来之不易,技术是一方面,心理是一方面,但机会又是另一方面。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孙福明的恩师——柔道教父刘永福。刘永福教授学生的原则是先做人后学艺,毋庸置疑,孙福明是个听话的学生,她一门心思按着师傅指着的方向闷头狂奔,当然,可能偶尔也会质疑一下自己的能力,毕竟没试过的事情,谁的心里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比如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孙福明当时有点迷糊,师傅说她的技术成绩没问题,但她对能否入选担心不已。甚至把“那能行吗?”当成了那一时期的口头禅,这无疑让这初出茅庐的姑娘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但对于夺冠而言,这却是莫大的阻碍。

  见此状,教父有点恼怒,但他仍旧选择以一种平静的姿态面对弟子:“能否争取到这一名额是我的事儿,但能否夺冠就是你的事儿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孙福明瞬间意识到,这不是自己应该操心的问题,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虽说这机会是个未知数,但她却必须要把这准备变成一个定数。

  正所谓好事多磨。刘永福虽然顺利地为孙福明争取到了参赛的机会,而且孙福明以其坚实的功底顺利突破重围,但最终能参加奥运会的只有一个名额,这就意味着必须在孙福明以及北京的一位选手中选择其中的一位。

  孙福明有点豁出去的感觉,根据她的成绩来看,如果给她这次机会,她可以肯定地说有把握夺个奥运冠军回来,这不就是一个运动员终身的辉煌吗?她夜以继日地将自己搁浅在柔道的海岸线上,舍弃了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一如既往,甚至从未扭过头去看热闹,那些女孩子所谓的时尚、纤细的身材,对她来说似乎一切都是遥不可及的,但她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她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放弃再多她也无怨无悔,而如今,这目标正与她隔河相望,这河水她是否能趟得过去?

  毋庸置疑,北京选手无论从营养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比孙福明要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经济因素,孙福明有点干靠的感觉,但她必须这么靠着,也就是每天玩命地练,这样她才能心里有底,把这“准备”做充分。

  经过反复的协商,最终上级决定,让辽宁的孙福明和北京的选手打一场比赛,三场两胜制,孙福明顿时乐开了花,她摩拳擦掌,因为机会来了。

  比赛安排在两天进行,前两场分别占用头一天的上下午,第二场在次日上午。比赛首日,孙福明感觉自己跟扎了鸡血似的兴奋,她的憨厚却从未掩盖住她的自信,她觉得自己必须得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这样从气势上将她压倒,自己的胜算就会大大提升,结果正如她所愿,在第一场比赛中,她三下五除二地把对手干掉了。

  孙福明很开心,她想,如果下午这场比赛赢了,第二天就不用再比了,那就意味着她将少担惊受怕一个上午,两局全胜,完美收官。但倘若输了,也不必绝望,总结失误,因为第二天上午的一场还有机会……

  抱着这样的心态,孙福明在下午的比赛中又赢了!不好意思,她有点太高调了,让这场竞争赛少了许多看点,但她以此为乐,因为亚特兰大奥运会离她更近了。

  经历了奥运冠军的辉煌,孙福明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她迎来了人生中的低谷,但她说过,自己是一块大海绵,她心甘情愿地按照教练的指示,再去给别人做陪练,然后面对着失败和一塌糊涂的现状,但即便如此,她仍旧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并且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沿着教练指下的这条路走下去。

  直到2005年,孙福明真正退了下来,尽管这期间,她再也没能重拾亚特兰大的辉煌,但她却始终是快乐的,有时候她甚至不希望爬那么高,但却又忍不住总朝着奥运冠军那方向使劲儿。

  退役后,孙福明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她从一名运动员摇身一变成了柔道队的领队,从被管理到管理,孙福明起初还有点不适应,但很快地她就摇身一变成了之前领队的角色。“以前总觉得领队跟我们说的那些都不愿意听,但到了我做这个职务的时候跟她说的话还是一样一样的!心里也清楚队员们肯定不爱听,但我是真心实意为她们好啊!还得说,没辙! ”

  如今,孙福明的角色再度转换,她负责安排奥运冠军退役后的工作去向,用她的话说,没有她适应不了的工作,因为她是从运动员一路走来的,所以这世上没有她吃不下的苦。

  淡出了柔道,孙福明决心要与肥肉说拜拜,尽管从做领队那会儿她就开始了减肥的长期斗争,但中间经历了生子这一过程,让她的体重迅速反弹。

  孙福明一边剥着饭盒里的大虾一边说:“其实减肥就是少油少盐,晚上不要吃就可以了,如果能瘦就再瘦一点,如果不能就保持这样也不错! ”

  大院赐予她的,不仅仅是冲刺奥运冠军的勇气和力量,当她从那条跑道上走下来,才发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乃至于追求美,它都会助你一臂之力,它就是大院精神。记者 顾珍妮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孙福明 柔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