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沙排为何进步幅度减慢 尖子稀缺全运战略影响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22日09:0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刚刚结束的2011年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中国队凭借张希/薛晨在女子组夺得的一枚铜牌,使中国沙排时隔一届后重新回到世锦赛奖牌榜行列。然而,与鼎峰时期的2007年和2008年相比,中国沙排整体实力有一定下降,出现这一现象,应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

  高高组合战术大获成功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沙滩排球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展这项运动,绝大多数运动员是从室内排球转行的。2006年前,中国沙排在国际比赛取得过一些良好成绩,但实力有限加上一些主观因素,造成前两届奥运会战绩不佳的局面。

  2005年全运会后,由于一拨老将退役,中国沙排队面临队伍重组。当时决策层没有再跟随大多数队伍包括一些传统强队惯用的“高矮组合”,而是提出“高高组合” 新思想,通过提高场上高度来增强网上攻防实力。基于这一思想,组成了田佳(1米77)/王洁(1米87)、薛晨(1米90)/张希(1米84)、王露(1米88)/季琳君(1米81)、左曼(1米80)/张莹(1米82)等“高高组合”,男队也组成了一对“高高组合”—— 徐林胤(2米03)/吴鹏根(2米01)。

  在此基础上,中国沙排改变以往闷在家里苦练的做法,而是主动走出去。近几年,中国沙排队在赛季开始前都会到美国集训一段时间,通过与传统强国接轨,达到开眼界、提水平的宗旨。 近距离接触使中 国队教练和队员对美国人先进的技战术思想有了更深认识,同时频繁的中美队员对抗比赛无形之中也提升了中国队实力。

  2006赛季,中国沙排的高高组合战术大获成功。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在世界巡回赛多次摘金夺银,原本只属于世界三流水平的男子沙排更是突飞猛进,当年吴鹏根/徐林胤不断刷新中国男沙在世界巡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赛季初创造了第9名的历史新高,到赛季末已把最好名将推进到第3名。

  此后两年,中国沙排保持强势劲头。2007年世锦赛,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分获女子组亚军、第4名,吴鹏根/徐林胤取得男子组第5名;2008年奥运会,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分别获得女子组亚军、第三名,吴鹏根/徐林胤取得男子组第9名。这两次大赛均创造了中国沙排世界顶尖大赛历史最好成绩。

  全运战略影响国手发展

  国家队各主力组合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色和身材条件配备的,各组合没有一对来自于同一个省市队。2009年是全运会,鉴于沙排国际比赛赛事频繁,为了不影响各省市队的备战,当年中国沙排决策层亮出一个非常规动作,拆掉以往组合,取代而之的一个个省市队组合,如张希/黄影(江苏)、吴鹏根/殷瑞(江苏)、徐林胤/李佳鲁(上海)、薛晨/张莹(福建)……

  这是国家队回报地方队多年支持做出的一个姿态。然而,由于人员配备明显不及前两年合理,导致中国沙排成绩不跌。2009年,中国沙排诸新组合在国际赛场仅夺得一枚银牌,世锦赛诸组合均被挡在八强之外。

  去年初,中国沙排重新进行大手术,张希和薛晨,吴鹏根和徐林胤时隔一年后“重续前缘”。这两对组合毕竟在国际赛场有过不俗战绩,短时间合作后基本找到原来的默契度,张希/薛晨全年三次夺得巡回赛冠军,在女子组仅次于巴西名将拉里萨/朱里安娜。尤为令人兴奋的是,吴鹏根/徐林胤两次夺得巡回赛冠军,结束了中国男沙无国际比赛冠军的历史,成为去年表现最出色的男子组合之一。这两对组合的强势表现,预示着中国沙排重新在世界赛场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全运战略对中国沙排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沙排选手本就是半路出家,对沙面的感觉和技术细腻度不及欧美高手,加上一年多没有在一起合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力提高的幅度。以张希/薛晨为例,2006年和2007年,她俩实力明显逊色于巴西选手拉里萨/朱里安娜,2008年时与这对组合的实力不分伯仲,2009年两人因全运会而拆开,使她俩一年多时间没有在一起合练。近几年来,拉里萨/朱里安娜一直手拉手,实力稳步向前,当美国名将沃尔什/梅这对一姐因前者生子不得不拆开时,拉里萨/朱里安娜很自然地成为新王者,09赛季和10赛季分别4次、7次夺得巡回赛冠军,这次问鼎世锦赛,结束了无冕冠军的历史。

  后备力量不足缺少冲劲

  由于伦敦奥运会日益临近,各国选手对国际比赛普遍重视,本赛季世界巡回赛开赛以来,张希/薛晨、吴鹏根/徐林胤的成绩明显不及去年同期。

  世界巡回赛已进行了多站比赛,从前几站情况看,几乎每站比赛都会涌现出一两对黑马:男子方面,捷克公开赛上一对来自瑞士的无名之辈夺得第三名。中国大满贯赛,第三名、第四名均不是名角儿。女子方面,名不见经传的一对意大利组合在波兰公开赛、中国大满贯赛连续闯进四强。夺得中国大满贯赛亚军的德国选手霍尔特维克/塞姆勒尔仅是赛会31号种子。荷兰选手凯泽尔/范伊尔塞尔有一定名气,但连续夺得中国(上海)公开赛和波兰公开赛冠军,亦属冷门。刚刚结束的世锦赛,拉脱维亚组合普拉温斯和斯梅丁斯、捷克组合卡拉帕洛娃/哈耶克洛娃分获男子组、女子组第四名。

  沃尔什/梅二次握手,增加了中国女沙冲击伦敦奥运会金牌的难度。为了参加伦敦奥运会,美国名将沃尔什复出,与老搭档梅重新配合,这对顶尖组合的出现,对任何一对高手都是一个威胁。虽然重新配合时间不长,但沃尔什/梅今年以来已夺得一站巡回赛冠军和世锦赛亚军,整体成绩仅次于拉里萨/朱里安娜。

  一位国手向笔者透露,本赛季不太顺利,原因有很多:一是体能不足,去年赛季结束很晚,年初马上投入训练、比赛,感觉比较疲劳。二是新对手冲击力强,和三四年前中国沙排新组合一鸣惊人的情况一样,近段时间有一些有特色的组合出现,冲击力较大。这样的对手需要细腻的技术来对抗,相比之下,技术并不是中国沙排的特长。

  中国沙排选手几乎是室内排球选手转行的,而且转行时间普遍较晚。与室内排球相比,沙排对选手技术全面性要求更高,和美国、巴西等沙排传统国家相比,中国选手的技术细腻度处于劣势,这是中国沙排未能登顶世界顶尖大赛的最大障碍。另外,后备人才的缺乏阻碍着中国沙排的发展,2006年涌现出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和吴鹏根/徐林胤三对世界一流组合后,近5年时间国内再没有出现新的世界级组合。田佳/王洁退役后,中国女沙和男沙一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仅有张希/薛晨这对独苗苗,“平时缺少理想的训练对手,是我们状态难以稳定的一个因素。”这位国手说。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沙排决策层已作出对策,男子沙排主教练薛刚透露:“当初王洁、张希、薛晨、吴鹏根、徐林胤等新手迅速涌现,与当时国家队拥有一些年轻选手有很大关系。近几年,中国沙排具有与世界一流选手抗衡的实力,国家队主要精力放在几位主力选手身上,放松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鉴于此,今年起国家队增加了几位年轻选手,参加了国内举行的三站国际比赛,但要把他们打造成世界级选手,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王全立)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沙滩排球世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沙排 沙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