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83.5个世界冠军--记中国乒乓球队的传承与创新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15日09:19  中国体育报

  自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中国乒乓球队在过去近60年的时间长河中由弱到强,缔造了一个长盛不衰的历史奇迹。

  从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一代又一代乒乓国手以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向世界乒坛高峰发起全面冲击,并数次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舞台上重演包揽全部金牌的辉煌时刻,在世界乒坛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乒乓长城。

  数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几代乒乓球人拼搏不息用汗水积淀成了卓越的乒乓文化,涌现出“人生能有几回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创新才有生命力”等一系列倡导先进文化的格言和故事,这都已经成了全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等三大赛中已经获得过183.5个世界冠军,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始终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长期以来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这个伟大战斗集体的生命线,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让中国乒乓球队的各项工作长期保持着勃勃生机。在坚持和发扬传统的同时,通过深入研究项目发展规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中国乒乓球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发展道路。曾担任中国乒乓球队首任总教练的徐寅生,无疑为这个集体创新求变传统的培育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运动员时,徐寅生就享有“智多星”的美誉。后来徐寅生不论是身为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任总教练,还是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协主席、国际乒联主席,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都给人留下了思维超前、勇于创新的鲜明印记。

  1971年在中国乒坛关于打法发展方向的大争论中,徐寅生主张在近台快攻的“快、准、狠、变”四字风格中加上一个“转”字,从而完善了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而在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徐寅生亲手推动了小球变大球的改革,有力促进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被誉为“有胆有识的乒乓球战略家”。

  创新求变的传统在中国乒乓球界得到了持续的继承和发扬,到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的时候,这支伟大的球队首次在世乒赛上完成了包揽金牌的壮举,时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李富荣率队在世界乒坛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富荣执教生涯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特别善于打造秘密武器,比如第33届世乒赛时的许绍发和陆元盛、第34届的王俊和黄亮、第36届的蔡振华和谢赛克等人,都有自己独创的打法和独特的技术。

  作为中国乒坛的杰出帅才,李富荣还出任过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亚乒联盟主席,并亲手培养了很多帅才,其中许绍发和蔡振华后来都担任了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特别是自1989年蔡振华回国执教之后,中国乒乓球队一步一个台阶迈入了一个持续辉煌的新时期。蔡振华在执教期间打造出了中国特色的横板弧圈球进攻打法以及进攻型弧圈球技术的金钥匙,他选准男双为突破口,率队一路突围,并在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上带领中国队再次经历了包揽7项冠军的巅峰时刻。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冠军的辉煌战绩在世界大赛中屡屡重现,其中党的组织一直是这个战斗集体的强大保障。如今在中国乒乓球队,刘国梁、施之皓、孔令辉、王励勤、马琳、王皓、郭焱等出色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连不久前在鹿特丹世乒赛上夺得女单冠军的90后小将丁宁都已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临乒乓文化在国内的空前繁荣,身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乒协主席和亚乒联盟主席的蔡振华,却已经习惯于用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去看待乒乓球运动以及我们的乒乓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任凭国际乒坛风云变幻,在国际乒联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面前,中国乒乓球队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在变革中冲到最前面,这绝非巧合,更不是历史中的偶然。本报记者 葛会忠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