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观众:“我想留下这张大运会比赛的门票做纪念,可以吗?”
剪票员:“可是按规定,您进场后我们必须将票根剪下来。”
观众:“求求你啦……”
大运会还未举行,这一幕当然不是发生在赛场上,而是记者近日在深大志愿者培训课堂上看到的情景。“剪票员”中断表演,问大家:如果是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台下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10分钟后,培训继续。剪票员:“建议您用手机将这张门票拍下来作为留念,还能发给远方的朋友分享,行吗?”观众:“好主意。”台下一片掌声。
“剪票员”名叫古维,是深圳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也曾是一名亚运会志愿者。现在,作为志愿者培训讲师,她将自己的服务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志愿者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微笑成为志愿者的名片”……
作为本土高校,深圳大学共向大运会输送超过1.5万名志愿者,其中包括1.1万名赛会志愿者。而由80多名教师组成的志愿者培训讲师团,则是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担负着将热情的学生们培训成为优秀大运志愿者的重任。
打开培训课程表,记者看到,安全防范引导、外事工作常识、志愿服务与文明礼仪、大运外语、医学救护与志愿者心理调适、应急处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八门课程是志愿者的“必修课”,针对一些“十里挑一”的核心志愿者,还要适当增加团队建设与管理、跨文化交流等课程。
深大志愿者工作中心副主任陈云飞告诉记者,讲师团成员是根据课程要求从全校各院系挑选出来的,授课全属义务,可是各学院的老师都争着参加。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培训一般在晚上或者周末进行。深大志愿者数量大,一名培训讲师通常一周要上好几节培训课。大家戏称现在的生活是“白加黑”、“五加二”。
深圳大学医学院教授卢君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培训师之一,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骨折了、中暑了怎么处置?卢君强不仅讲理论,更通过橡皮人课具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因为要求听他的课的学生太多了,卢老师又将自己的课程录制成视频教学片,挂在深大志愿者服务网站上,让学生随时学习。
陈云飞说,在志愿者培训讲师团中,像古维和卢君强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