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短道队闭门不出尚未安排训练 周洋见记者就“变脸”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10:47  云南日报
世界冠军周洋,身着便装还是认得出来。世界冠军周洋,身着便装还是认得出来。

  “欢迎国家短道速滑队到中心集训!”在红塔体育基地内,接待方用这样的方式欢迎着国家短道速滑队的队员和教练。然而随着丽江冲突事件曝光,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短道速滑队却刻意选择了低调。昨日在红塔基地,队伍没有训练,而队员们几乎全部选择闭门不出,或许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可以冲淡一切……   

  记者“混”不上酒店三楼

  昨日上午的红塔基地望湖宾馆,一切如故,只是各个楼层之间,明显增加了安保巡查。

  丽江冲突事件曝光后,国家短道速滑队7日晚返回昆明并入住望湖宾馆,随着短道速滑队下榻宾馆,这里的安保明显加强。据了解,宾馆已经接到上级通知,防火防盗防记者,确保队员不受外界的干扰。

  7日晚9点半左右,国家短道速滑队抵达酒店,安保人员一度拒绝记者进入大堂,并声称队员们需要空间,也需要休息。昨日上午,当记者再度来到望湖宾馆时,记者可以随意进入大堂,只是想进入二楼以上的客房区域则被限制。无奈之下,记者只好返回大堂等候。整个上午,望湖宾馆一切都显得很平静,办理入住宾馆的客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国家短道速滑队就住在这里,而队员所住的三楼,更是每间房门都紧闭。尽管没有训练,但队员们都选择了“躲”在房内,没有相互之间的串门,甚至连房门都没有打开过。整个上午,每个房间的大门就这样紧紧地关闭着。

  虽说每个房间的大门都是关闭着的,但宾馆的安保人员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不仅增加了巡查,而且对进入客房部的人员都提高了警惕。当记者尝试“混”上三楼时,巡查的安保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来到记者面前,并礼貌地请记者离开。

  世界冠军周洋躲镜头

  中午12点,三楼终于有房间打开房门,队员们开始三三两两下楼吃中午饭,这是整个上午短道速滑的队员们唯一的一次抛头露面,没有身着印有“中国”的队服,甚至很少有队员身着运动服,几乎都选择了便装前往餐厅就餐,或许在队员们看来,这样或许显得低调一些。记者并没有看到王濛的身影,记者数了数,只有不到20名队员下楼就餐,也就是说,还有包括王濛在内的多名队员,中午都没有下楼。

  年轻队员身着便装,或许显得低调,几乎不会有人认出来,但对于世界冠军周洋来说,不管她怎样变换自己的服饰,早已是明星的她还是逃不过记者的眼睛。在没有发现记者之前,周洋还显得很轻松,与身边的小队员有说有笑,但当她发现有摄影记者用相机对准她时,周洋的脸上还是显示出了一丝不自然,并有意躲避记者的相机镜头。

  在冲突事件发生后,速滑队集体选择了低调,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甚至连拍照也刻意躲闪。

  就餐后,队员们火速返回房间,整个下午,房间的房门依然紧闭。

  红塔基地未接到训练通知

  按照计划,国家短道速滑队从10日开始进行训练,尽管速滑队已经返回了基地,但似乎队伍并没有更改自己的训练计划,记者从红塔基地冰上运动中心了解到,至今中心没有接到队伍要求训练的通知。而且今、明两天都没有通知要留场地训练。

  记者昨日到红塔基地后,率先来到了冰上运动中心,不过训练场除了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行冰上活动之外,根本没有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影子。无奈之下,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只好采访冰上活动中心的管理人员。面对记者的采访,中心管理人员表示,没有接到关于国家短道速滑队要来训练的通知。到昨日为止,中心接到的通知仍是从10日开始,接待国家队的训练。随后记者来到基地内的力量房,这里也没有接到任何关于国家短道速滑队前来训练的通知。“如果他们要来训练,都会提前通知我们的。”力量房的管理人员表示说。

  没有接到更改训练的通知,也就是说尽管国家短道速滑队回到了昆明,但他们并没有更改自己的训练计划,看来今天队员们还将在房间“躲”一天。

  首席记者 杨杰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关专题:短道速滑队丽江引冲突专题 

更多关于 周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