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6月4日体育专电 述评:两个“含金量”缺一不可——中国拳击公开赛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卢羽晨 黄勇 李劲峰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拳击公开赛上,中国队和贵州队联手夺取了13个项目中的9金。近七成的夺金率,并非全因中国拳手“强势”,反倒多少折射出赛事的“明星味”和“含金量”不足,距“国际品牌赛事”这一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这次比赛,真正一线的拳手来得不是很多”。中国拳击协会主席常建平坦言,虽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升星”,但中国拳击公开赛尚不属于国际拳联三星级赛事,由于此类赛事没有国际积分奖励,加上办赛时间与欧洲拳击锦标赛冲突,因此除了哈萨克斯坦等西亚拳手外,世界顶级选手来黔参赛者寥寥。
专程从巴基斯坦千里迢迢来采访的资深拳击记者福阿德·胡赛因惊讶于看到如此多的中国拳手闯入决赛,“感觉决赛要么就是中国选手,要么就是哈萨克斯坦等西亚选手,菲律宾、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手倒不是很多”。
其实抛开参赛拳手的因素,单从赛事角度来看,为提高自身影响力,促进中国拳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中国拳击赛事的举办也亟待更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和运行。
常建平过去也曾表示,作为一项市场化极高的体育项目,成功的拳击比赛往往能吸引全球上亿观众的眼球,吸引赞助商、转播商、媒体等不同群体,以达到各层次互动,进而不断推动拳击运动的发展,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介绍,目前中国拳击赛事除了中国拳击联赛外,其他单项赛事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牵头承办。
承办世界拳王争霸赛和中国拳击公开赛的贵州省,近年来正着力将贵阳打造成为“拳击之都”,试图通过一系列国际品牌赛事,在强化中国优秀拳手世界影响力的同时,向世界展示“多彩贵州”的新形象,以期“一举多赢”。
较之去年,第二届中国拳击公开赛虽然在参赛队和人数上均有所提升,接待服务也颇为到位,然而在文艺表演、舞美效果以及赛场气氛、电视转播等方面则略显美中不足。据主办方解释,原因有二,其一是今年的公开赛由于紧接着世界拳王争霸赛个人决赛,所以筹备时间仅有短短一个月左右,其二是赛事经验稍有不足。
其实,打造国际品牌赛事,还需密切关注国际拳坛最新变化动向和办赛形式的发展潮流。近年来,拳击运动在国际上屡经大变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国际奥委会旗下的国际拳联“试水”职业赛制。作为国际拳联精心打造的一项赛事,世界拳王争霸赛创办目的在于提高业余拳击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和可看性的同时,保障了拳手实现收入与奥运资格共赢。
吴经国在谈到未来拳击发展时曾表示,拳击运动若希望成功造“星”并吸引更多关注,就要做到娱乐性与竞赛性并存。这样一来,观众在收看赛事时,就既能够享受拳击带来的冲击,又能在赛间穿插的娱乐活动里得到放松,从而更加乐意关注拳击,那么赛事的市场化运营也就会水到渠成。
现代竞技体育产业,绝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待参赛人员和组织比赛而已,更需要大牌明星的吸引力,以增加比赛的“含金量”;同时,还要通过专业化的媒体运营、票务管理、商业赞助、周边产品(纪念品等)开发等齐头并进,才能给产业带来经济意义上的“含金量”。
两个“含金量”,缺一不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