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的微博上有这样一句话:“人平均一辈子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再有了。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5次了,这5次机会里又有两次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 3次机会了。”
乒联杯具:奖杯张冠李戴
这届世乒赛荷兰办得很成功,只是完美的收官阶段被国际乒联搅黄了。代表男单冠军的圣·勃莱德杯和代表女双冠军的波普杯被张冠李戴,站在领奖台上的张继科手里拿着女双的冠军奖杯波普杯,也是一脸的无奈。
成绩很圆满,但奖杯却发错了。领完奖后,张继科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就像球拍检测超标一样,但结果是不能更改了”。张继科还透露赛前得到刘国正的“点化”,决赛前,刘国正给张继科发信息,告诫他“打不好时,把球放慢一点儿。”张继科说这些话很管用。刘国正2001年拯救七个赛点,张继科这次第六局险些丧失七个赛点,他坦言与刘国正还有很大差距。张继科获得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也为自己在伦敦奥运会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肌肉男是这样炼成的
世乒赛夺冠,张继科撕掉上衣,向世界亮出了他一身的腱子肉。一个乒乓球运动员练出这样的身体素质,张继科小时候没少吃苦。
张继科曾被誉为“乒乓神童”,但是这个“神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张继科的父母说,小时候他是个挺调皮的孩子,但为了训练,他从小就没有玩的时间,也没有其他爱好,陪伴他的只有一张球台,有时候练累了的小继科会在球台旁睡着了。“那时家里就两间房子,把其他家具全都调到另一间房子里,把这间倒出来,放了一张乒乓球台,因为张继科当时身高不够,我就在地上铺了一层木板,在木板上打。”张传铭说。虽然年纪小,但张传铭的要求却异常严格。从幼儿园开始,张继科每天除了上课,练习时间都在3个小时以上。为了训练儿子,张传铭花样儿很多,每天晚上蛙跳、单腿跳、交叉步、并步、跨跳。“要是完成不了训练计划,没达到我的满意,肯定我要给他补课、加时,要体罚,体罚是跑长跑,做身体训练,蹦楼梯,还有我骑摩托车,25迈的速度,他要跑到我前面去。”
15岁之前,张继科没尝过失败的滋味。12岁进入鲁能专业队,14岁入选国家二队,15岁就进入了国家队,他的乒乓之路看起来比谁都一帆风顺。那时的张继科,无论省级比赛还是国家级比赛,总能拿到第一名,成绩很耀眼。
遭受挫折后曾想出国打球
现在看起来,那种感觉就是“飘”。“刚入选国家队那段时间自我感觉特别好,不知道该珍惜什么。所以那段时间进步很慢,也没有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张继科说。刚在队里待了几个月,张继科就因为违反队规,被下调回了省队。而此时,受不了打击的张继科不想再打球了。
回忆起2003年张继科被调整回省队的经历,鲁能乒乓球队教练谷青成说:“那段时间他特别消沉,一度萌生出国打球的想法。我们当然不能同意,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如果出国打球就完了。”父亲张传铭问张继科:“你就这么放弃,对得起咱爷儿俩这么多年的付出吗?”张传铭让张继科考虑一夜,如果想好了不打,那就放弃。第二天,张继科对父亲说,他不想放弃,还要继续打。
“其实回省队之后的那段时间我才真正明白,应该怎么样去做好每一件事。回到省队以后我就想,我一定要打回国家队,因为我具备打回去的能力。那段时间我只能把训练时间加长,其他人都是一天两节课,我就一天上三节课。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我也会再找个人陪我训练。确实挺累的,我当时就想,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打回去。”那时的张继科想抓住,但不确定还有没有机会,现在有了机会,他比很多人更知道珍惜。
放下奖杯新挑战在等待
中国男队在厦门备战世乒赛期间,张继科得到一个新外号:“藏獒”。刘国梁夸他在赛场上有着难以被驯服的气质,跟藏獒一样凶悍。刘国梁在封闭集训期间多次点名批评张继科,有一次直截了当地骂道:“你要再这样不好好练,你就滚蛋!”
国乒有个“潜规则”,刘国梁越是狠批的队员,越有可能被委以重任。刘国梁如此“折磨”张继科,就是希望他能够经得住考验,这样才有可能在以后挑起大梁。“藏獒”张继科真的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可能是因为品尝过失去的滋味,所以他重新站到这个位置时,一次次给出惊喜:首次团体世乒赛就在决赛中出场拿分,首次世界杯获得亚军,首次参加单项世乒赛就登顶。赛后,就连刘国梁都忍不住夸张继科这次的确有些超水平发挥。刘国梁坦言,目前看这是张继科发挥最完美的一次,但“也许以后还能更完美”。
是的,还会更加完美。回味起这次胜利,张继科说:“第一次捧起奖杯是很激动,但是颁奖结束后新的挑战就在等我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张继科爽快回应:“能参加的话,那就是伦敦了!”
(时报鹿特丹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