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超当年曾与王皓并驾齐驱 三战世乒赛终圆冠军梦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21:22  新浪体育
张超这一刻等得太久张超这一刻等得太久

  新浪体育讯 鹿特丹世乒赛,曹臻连续第二次捧起赫杜赛克杯,她的搭档张超则是首次品尝到世界冠军的滋味,这位与王皓、陈杞同时代的中生代国手,在自己的第三次世乒赛征程收获了姗姗来迟的世界冠军,他也是目前坚持在国家队的“六小龙”中的五位国手中,最后一位迈进世界冠军行列的选手。@乒乓球微博新闻播报

  七八年前,中国男乒涌现出六位20岁左右的小将,他们是王皓、邱贻可、陈玘、郝帅、张超和单明杰,《乒乓世界》杂志送给他们一个响亮的称号——“六小龙”。“六小龙”出道时间稍有前后,当时王皓已经跨进中国男乒五虎上将之列,邱贻可在世乒赛打败了德国名将波尔,陈玘则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体现出不俗的双打才华。张超和郝帅、单明杰一样,均以技术全面而著称。虽然当时还没有突出战绩,但在2003年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张超展现了自己不俗的单打才华,力压王皓、陈玘等夺得冠军。

  城运会是国内青年才俊最高级别的竞技舞台,能在这一赛事上收获金牌,意味着很可能在今后迎来美好的前景。然而,在好手如云的国乒,技术全面但特色不太鲜明的张超在同拨选手中却渐渐落伍,王皓、陈玘出席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并收获金银牌,郝帅迈进了中国男乒主力行列,桀骜不驯的邱贻可在教练心目的位置居高不下,一段时间过后,“六小龙”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曾被公认为江苏男乒新一代旗手的单明杰甚至过早掉队,这位才华横溢的新秀退出了国家队行列。

  在被王皓们渐渐拉开距离的同时,马龙、张继科、许昕等师弟先后超越了张超,成为国乒主力阵容的新生力量,张超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处于夹缝中的张超没有灰心丧气,他在有限的空间努力坚持着,力求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2007年,张超首次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可惜混双比赛仅打入16强后便草草收兵。2009年横滨世乒赛,张超表现明显上了一层台阶,虽然他是男单七虎将中唯一输在外国选手拍下的,但与韩国选手金廷勋的那场1/16决赛,张超没有输在士气上,只是运气稍逊败下阵来。混双比赛,张超和队友姚彦成功把守住自己的阵地,夺得一枚铜牌。

  当时,王皓、陈玘将多次在世界三大赛摘取金牌,甚至加冕奥运冠军。北京奥运会后,邱贻可、郝帅先后象征性地参加了世界杯团体赛,并登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当郝帅在半年前跨进世界冠军之列时,留守在国家队的“六小龙”五国手中,只有张超一人还没有登上世界冠军榜。

  鹿特丹是张超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对于年已26岁的他来说,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冲击世界冠军的机会。这届世乒赛大战,张超证明自己是强者,在涉险跨进四强后又打进了决赛。冠亚军决赛,张超表现出比郝帅高出一筹的心理素质,屡屡依靠搏杀得分。越战越勇的张超,终于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收获了一个姗姗来迟的世界冠军。(王全立)


分享到:

相关专题: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超 王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