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乒赛混双催生国乒新世界冠军 张超成史上第102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21:01  新浪体育
张超终成世界冠军张超终成世界冠军

  新浪体育讯 当地时间5月13日,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决出混双项目的冠军,中国组合张超/曹臻在决赛中以4比1战胜队友郝帅/木子,获得冠军,同时帮助中国队获得世乒赛该项目十一连冠。本场比赛也诞生了一位新的世界冠军——张超,他是中国队史上第102位世界冠军。@乒乓球微博新闻播报

  张超出生于1985年,今年26岁,他的打法特点是右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此前,张超曾参加过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与2009年横滨世乒赛。在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中,张超与陈晴配合参加混双比赛,在1/8决赛中以2比4负于中国香港组合梁柱恩/林菱,无缘八强。两年之后,凭借在“直通横滨”队内选拔赛中的出色表现,张超获得了男单比赛的“入场券”,同时他还获得了混双比赛的参赛资格。在男单比赛中,张超在第三轮比赛中苦战七局,最终以3比4惜败于韩国选手金廷勋,无缘十六强。在混双比赛中,张超/姚彦在半决赛中以2比4负于队友李平/曹臻,最终获得铜牌。

  本届世乒赛,张超仅参加混双比赛,他的搭档是上届世乒赛混双冠军曹臻。在首轮比赛中,张超/曹臻及时进入比赛状态,以4比1战胜墨西哥组合马科斯/席尔瓦,获得“开门红”。第二轮比赛,张超/曹臻再接再厉,以4比2力克奥地利组合菲格尔/李嫱冰。接着,张超/曹臻又在第三轮比赛中以4比0完胜西班牙组合马查多/沈燕飞,晋级十六强。

  在1/8决赛中,张超/曹臻在面对新加坡组合庞学杰/于梦雨时稳扎稳打,以4比2胜出。在1/4决赛中,张超/曹臻遇到了些许阻碍,此前淘汰中国组合闫安/冯亚兰的韩国组合徐贤德/石磊表现得十分顽强。最终,张超/曹臻在苦战七局后以4比3险胜,获得半决赛的“入场券”。

  在半决赛中,张超/曹臻配合默契,以4比1战胜中国香港组合张钰/姜华珺,晋级决赛。这也是张超首次打进世乒赛单项赛的决赛。在决赛中,面对队友郝帅/木子,张超/曹臻先是连胜三局,以3比0领先。虽然郝帅/木子在第四局中扳回一局,但张超/曹臻没有受到前一局失利的影响,在第五局中打得十分坚决,最终在取胜该局后以4比1战胜郝帅/木子,获得冠军。

  成为世界冠军的张超十分激动,他表示:“冠军对我来说意义很不一样。”在他看来,对比双方实力,他与搭档曹臻在这场决赛中是处于下风的,“赢了捡着,输了正常。我们赢主要还是赢在心态上,我们打出了八成水平,郝帅/木子所发挥的水平其实连一半水平都没有。”

  此前,中国队已经有101个人获得过世界冠军。

  中国队世界冠军顺序(括号中为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时间)

  1、  容国团(1959年世乒赛) 

  2、  徐寅生(1961年世乒赛)

  3、  李富荣(1961年世乒赛)

  4、  王传耀(1961年世乒赛)

  5、  庄则栋(1961年世乒赛)

  6、  邱钟惠(1961年世乒赛)

  7、  张燮林(1963年世乒赛)

  8、  王家声(1963年世乒赛)

  9、  王志良(1963年世乒赛)

  10、周兰荪(1965年世乒赛)

  11、林慧卿(1965年世乒赛)

  12、郑敏之(1965年世乒赛)

  13、李赫男(1965年世乒赛)

  14、梁丽珍(1965年世乒赛)

  15、梁戈亮(1971年世乒赛)

  16、李景光(1971年世乒赛)

  17、郗恩庭(1971年世乒赛)

  18、胡玉兰(1973年世乒赛)

  19、李莉(1973年世乒赛)

  20、许绍发(1975年世乒赛)

  21、陆元盛(1975年世乒赛)

  22、李鹏(1975年世乒赛)

  23、李振恃(1975年世乒赛)

  24、葛新爱(1975年世乒赛)

  25、张立(1975年世乒赛)

  26、郑怀颖(1975年世乒赛)

  27、郭跃华(1977年世乒赛)

  28、黄亮(1977年世乒赛)

  29、王俊(1977年世乒赛)

  30、张德英(1977年世乒赛)

  31、杨莹(1977年世乒赛)

  32、朱香云(1977年世乒赛)

  33、曹燕华(1979年世乒赛)

  34、蔡振华(1981年世乒赛)

  35、施之皓(1981年世乒赛)

  36、谢赛克(1981年世乒赛)

  37、王会元(1981年世乒赛)

  38、童玲(1981年世乒赛)

  39、黄俊群(1981年世乒赛)

  40、齐宝香(1981年世乒赛)

  41、江嘉良(1983年世乒赛)

  42、范长茂(1983年世乒赛)

  43、戴丽丽(1983年世乒赛)

  44、耿丽娟(1983年世乒赛)

  45、倪夏莲(1983年世乒赛)

  46、沈剑萍(1983年世乒赛)

  47、陈龙灿(1985年世乒赛)

  48、陈新华(1985年世乒赛)

  49、何智丽(1985年世乒赛)

  50、韦晴光(1987年世乒赛)

  51、滕义(1987年世乒赛)

  52、王浩(1987年世乒赛)

  53、惠钧(1987年世乒赛)

  54、陈静(1987年世乒赛)

  55、焦志敏(1987年世乒赛)

  56、李惠芬(1987年世乒赛)

  57、邓亚萍(1989年世乒赛)

  58、乔红(1989年世乒赛)

  59、陈子荷(1989年世乒赛)

  60、胡小新(1989年世乒赛)

  61、马文革(1989年世界杯单打)

  62、高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

  63、王涛(1991年世乒赛)

  64、刘伟(1991年世乒赛)

  65、谢超杰(1991年世界杯团体)

  66、张雷(1991年世界杯团体)

  67、吕林(1992年奥运会)

  68、乔云萍(1993年世乒赛)

  69、刘国梁(1994年世界杯团体)

  70、丁松(1994年世界杯团体)

  71、秦志戬(1994年世界杯团体)

  72、林志刚(1994年世界杯团体)

  73、孔令辉(1995年世乒赛)

  74、杨影(1995世界杯团体)

  75、王楠(1997年世乒赛)

  76、李菊(1997年世乒赛)

  77、邬娜(1997年世乒赛)

  78、王晨(1997年世乒赛)

  79、马琳(1999年世乒赛)

  80、张莹莹(1999年世乒赛)

  81、张怡宁(2000年世乒赛)

  82、孙晋(2000年世乒赛)

  83、王辉(2000年世乒赛)

  84、王励勤(2000年奥运会)

  85、阎森(2000年奥运会)

  86、刘国正(2001年世乒赛)

  87、牛剑锋(2004年世乒赛)

  88、郭跃(2004年世乒赛)

  89、王皓(2004年世乒赛)

  90、陈玘(2004年奥运会)

  91、郭焱(2006年世乒赛)

  92、李晓霞(2006年世乒赛)

  93、马龙(2006年世乒赛)

  94、李平(2009年世乒赛)

  95、曹臻(2009年世乒赛)

  96、刘诗雯(2009年世界杯)

  97、丁宁(2009年世界杯团体)

  98、张继科(2009年世界杯团体)

  98、许昕(2009年世界杯团体)

  100、邱贻可(2009年世界杯团体)

  101、郝帅(2010年世界杯团体)

  102、张超(2011年世乒赛)

  (止大)


分享到:

相关专题: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超 世乒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