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标准面面俱到 为何选择有多有少
“我们念初三的时候,体育课就是跑圈,不跑就去投实心球,就是为了中考。效果是有,大家中考体育成绩都差不多,没几个人丢分,但很难培养起对体育的兴趣。初三以后,我就不跑步了。再跑,就到了高三,因为体育会考又要开始了”,这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对中学阶段体育考试的回忆,道出了中考体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偏差。
天津市第一中学的操场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锻炼的学生。有3人表示中考体育不是什么负担,因为平时一直参加体育活动。另一位女生则觉得有压力,尤其对800米跑视为畏途,“咬牙吧,最近得天天练。考过去肯定不练了。我还是喜欢跳绳”。
孩子们对一些中考体育项目不感兴趣,不能同“不喜欢体育”画等号。中考体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少年基本身体素质指标,如耐力、力量、速度等。但是,“体育天地游戏始”,如果不是从引导兴趣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就难免出现填鸭式的恶补。“喜欢打篮球的孩子一定比喜欢跑步的多很多,但为了中考,体育课都用来跑步了,兴趣又怎么培养呢?”那位大学生当年的感受也提醒教育部门,在中考体育的推行过程中,应当更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设计和落实。
中考体育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称得上面面俱到,把握与评估身体机能及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既要客观,更要注意对兴趣的引导,各地有着自己的方案。
北京市的中考体育只设4个项目,以男生为例,1000米跑和篮球运球必考,另在引体向上和掷实心球之间选择一项。上海市则有4大类16项之多,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球类等。考试指标是刚性的,兴趣则不那么容易衡量。用指标还是用兴趣去引导孩子投身运动,哪个更具有可持续性,应当不难回答。中考体育如何从显性指标促动孩子内在的兴趣,在考试中提供更多选择,应当是积极的尝试。这也体现出体育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很多受访者都认同这样的观念:体育是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把体育还给孩子”通过考试能否实现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说:“外国孩子并不考体育,但中国的情况,考与不考很不一样。现阶段,考体育还是积极意义更多。”
中央教科所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拿出的调查数据,清楚地表明现阶段初中体育教育的缺失:只有不足50%的学校能够达到每周3节体育课,不足30%的学校能够达到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此外,城市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体育教师配置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以此衡量,中考体育的推行不失其价值,“如果没有中考,初三体育课基本被取消。体育考试对加强体育师资建设也有促进。从去年开始,国家教师特岗计划中就加入了体育、艺术教师”,吴键说。
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现实催生了中考体育的推行。中考体育的初衷,在于把体育还给孩子。这里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把体育的时间还给孩子,二是把体育的兴趣还给孩子。中考体育考的是孩子,更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追根溯源,学生体质的下降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是体育时间被各类文化课所挤占。中考体育这根杠杆最该撬动的是教育体系中对体育价值、体育规律长期的忽视。与其考前加练,不如不折不扣地实行“每天一小时”。否则,中考体育自身都有走入应试教育误区的危险。
吴键说:“中考体育眼下好的效果也可能是暂时的,还要长期观察。但是,给人们的启示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有办法的。有效果的手段应坚持并完善。现在中考体育最大的问题是追求考试筛选、选拔的作用,急功近利的做法必须克服。”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东江认为,体育不仅给孩子带来健康的身体,更是规则意识潜移默化的体认过程,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方式。以此审视中考体育的价值,有助于积极调整其中出现的问题,更有助于深层触动现有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是促动一时还是影响一生?中考体育在提醒人们:仅有考试是不够的。
(汪大昭 薛 原 许立群 张雅萍 邢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