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跳水队待了8年后,跳水名帅胡恩勇选择了激流勇退,这个星期,他终于回到了珠江边的家。羊城晚报记者也因此获得了一次与这位“造星教练”深谈的机会。
羊城晚报:在国家队8年,为何这个时候决定离开?
胡恩勇:主要还是家庭和身体方面的原因。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将家庭丢在一边,我的很多学生都当了父母,而我的家庭至今还是两个人。当然学生在我的心里占了很重的位置,我和他们很亲,他们在家庭氛围上已经满足了我。可以说在子女方面,我并不感觉有什么缺失,但主要还是觉得亏欠了老婆(肖燕娟,胡恩勇的第一代“大弟子”)。
羊城晚报:当年仅20岁出头,怎么做到带出一名奥运冠军,乃至奠定跳水界“教父级”的地位,您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胡恩勇:以前有记者问我,我只是低调地说:“我命好。”从技术上说,别人走过的路我不走,打个比方,转体的技术,之前所有人都手放在头上转,但我要求他们两手放在胸前转。这样解决了当时跳水界普遍存在的转体时腰松的问题。我很喜欢思考,以前每天训练结束躺下后,我就强迫自己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想到解决方法后,很兴奋,心里不断想“快点天亮,快点天亮,去训练,去训练”。
羊城晚报:你会很注重队员的天分吗?
胡恩勇:我认为应该根据队员不同的条件,给他们设计不同的路。老实说,淑伟以前的条件不是很好,我前几天还和淑伟、阿卓(余卓成)他们开玩笑,说小时候两人坐跳板上练打开,淑伟像个榄核,屁股是尖的,坐在上面摇摇晃晃,因为他的腰特别直。阿卓就特别柔,做得特别稳。所以说淑伟的以前天分是不够用的。但是你拿到一个学生时就要分析,给他设计不同的成功的路。我一开始用了三年的时间给淑伟打基础,不光技术上,还包括身体、机体能力和心理基础。他1985年从揭阳过来的,前三年一直在打基础,一直在练5米台的两周半,或是10米台跳简单的入水和规定动作。直到1988年8月才正式学动作,结果10月就拿了全国第六,第二年拿全国冠军,1990年拿亚运会世锦赛冠军,1991年拿世界杯,1992年夺奥运会金牌。这些神奇的速度跟基础分不开。
羊城晚报:你如何评价国家跳水队如今人员构成的长处和短板?
胡恩勇:中国跳水队在技术、人才积累上非常雄厚,拿出去都是第一。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应该是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不一定是训练学角度的问题。中国体育现在的体制管理,令每个人24小时都在想训练。中国跳水队智商很高,但情商怎么样呢?这方面的开发空间更大。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广东跳水的现状?
胡恩勇:广东跳水一向是全国跳水的拳头项目,我一直觉得能在广东从事跳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现在广东跳水还是一个如何求精的问题。现在没有一个省搞业余训练的体校、人数能够比得上广东。如何在这么大的面上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在训练的理解上就要更加广,如果太狭隘,想精是做不到的。所以不应该停留在训练学上。我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可以提供,和大家一起分享。
羊城晚报:您现在正值壮年(49岁),可以说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加上您在跳水界的经验和地位,回到广东后,有无长远的规划?
胡恩勇:作为教练,我觉得自己比较全面,不像一些教练,起点就是国家队,切入的就是金字塔的顶尖,面对的都是精英。我是从最低点开始,队员八九岁到体校那会就由我带着,一直带到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我可以说,与我拥有相同经历和经验的,全国也没有太多。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些都回馈给我们广东。
羊城晚报记者 苏荇
对话
胡恩勇,中国跳水界的广东籍名帅,尤其善于发掘基层跳水苗子。他刚执教广东队不久,就从基层体校带出了一批名将: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跳台冠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男子跳台单/双人冠军、亚运会冠军孙淑伟,悉尼奥运会男子跳板亚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男子3米板单/双人冠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1米跳板冠军余卓成,世界锦标赛女子跳台单/双人亚军、亚运会女子跳台个人冠军、世界杯团体冠军蔡玉燕……执教孙淑伟时期最为人称道,从1988年孙淑伟第一次参加全国赛,到1992年夺得奥运会冠军,四年周期,师徒二人囊括世界跳水所有重要赛事冠军,创造了跳水界的奇迹。
胡恩勇在教练工作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摸索出一套创新实效的训练方式,像“倒立斜坡上下行走”、“沙坑行走”和“海绵垫行走”等训练方法,解决了以往跳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腕关节容易损伤的难题,收到很好的效果。
进入国家队任教后,如今已经夺得奥运会冠军的何冲、王峰和夺得世锦赛冠军的何姿,一开始都在胡恩勇旗下。在他的发掘下,弟子秦凯也终于踏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胡恩勇也因此被媒体誉为“造星教练”。
一滴水的回流
--回到珠江边的胡恩勇道出成功秘诀
在胡恩勇的家里,客厅最醒目的位置有一排柜子,里面分门别类展示着他的骄傲,右手边,是一排排的勋章,据他介绍,当弟子拿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教练员才有资格获颁这样的奖章。要论在那些奖章中,哪一块带来的记忆最深刻,胡恩勇沉吟片刻:“还是淑伟第一次拿世界冠军那块吧。”在胡恩勇看来,那块的意义不光是第一次,而是代表了更简单、单纯的一个年代和记忆。“还记得淑伟第一次拿奥运冠军后,我们一起庆祝的地点是珠江边的大排档,一边吃,一边还有人指指点点‘那不是孙淑伟吗!’那时候我们真的是很简单,但也很快乐。”
走自己的路
胡恩勇才20岁出头,便带出了奥运会冠军。回忆起成功的秘诀,已到了停下来梳理自己人生经验的他并没有虚伪的、矫揉作态的谦虚,“我敢走自己的路,别人走过的路我不走”。
那时候的他,抱着一股狂热的劲头,每天训练结束后,躺在床板上不断地思考如何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难题,一旦想出解决方法,便兴奋地等待天亮的那一刻,好奔赴训练场。那段日子里,他的一系列创新,比如“倒立斜坡上下行走”、“沙坑行走”和“海绵垫行走”等都开创了跳水界的先河,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在谈到为何有这样的热忱、这样的责任心时,他说:“为人师表,怎么令学生尊重你,主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看你怎么要求自己。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意念:队员最美好的年华给了你,你真的要对得起他,否则你就是害了他的一生。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运动员不可能个个拿冠军,但每个队员离开时,你应该让他带着朝气离开,而不是一种失败感。”
胡恩勇提倡因材施教,在他看来,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关键看教练是否有多一条成功的路让学生走。因此,不论是对孙淑伟、余卓成,还是国家队的秦凯、何姿、周吕鑫等,他都有不同的培养方法。
传承的力量
1973年12月17日,当胡恩勇第一次进入二沙岛训练基地,躺在床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对面墙上的那首诗最后一句:“亚运夺标我重来”。37年后,当他回到广州亚运会,重遇那首诗的作者———胡恩勇在二沙岛的第一位恩师黎振德,他对师傅说:“黎指导,亚运夺标我重来。自1990年我带淑伟北上,20年后我南下广州,其间我5次参加亚运会,今天又是亚运夺标我重来。”这番话,让70多岁的老先生激动得几度落泪,“他对我说,‘没想到37年了,你还记得!’”
在胡恩勇看来,正是当年的一位位师傅,为他铺就了一条漂亮扎实的轨道,而他又把这些传授给了自己的徒弟,“这就是一种传承的力量。”如今回到广东跳水队,“我就像一滴水,这十几年来北上,就像一滴滴入珠江的水珠,随着江河流到别处,兜兜转转,如今又流回珠江。”他说。
羊城晚报记者 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