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组显成效 众将各有侧重--国羽锁定奥运双打重点

  伦敦奥运会的脚步渐近,中国羽毛球队为了适应规则和赛制的变化,通过一系列调整,逐步完善双打项目的优化重组,准备在今年5月即将开始的奥运积分赛上大展拳脚。

  重组,已显成效

  识时务者,远见于未萌;防患于未然。

  早在2009年底确认伦敦奥运会将改变赛制后,国羽大军便逐步酝酿、尝试着将现有双打组合重新分配。在经历了最初阶段的微调和2010年世锦赛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总教练李永波表示,双打拆分重组的效果不错,最终竞争伦敦奥运会资格的双打配对已经确定。

  男双方面,身经百战的“风云”组合依旧担当重任,而去年年底才开始搭档的郭振东/柴飚也成为冲击奥运会的一对重点。

  女双的“整改”可能算是全队动静最大也最引人注目的了,这多少与奥运冠军杜婧/于洋被拆开不无关系。对此,主管双打项目的副总教练田秉毅笑言:“女双输不起,一定要做到强强联合。”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女双组在世锦赛后进行了大大小小数次调整,最终确定了于洋/王晓理、田卿/赵芸蕾、马晋/成淑以及杜婧/潘攀4对组合参加奥运积分赛。

  混双项目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锁定了赵芸蕾/张楠、田卿/陶嘉明、于洋/何汉斌、马晋/徐晨4对组合。

  谈及优化重组的原因,最重要的目的自然是适应伦敦奥运会规则和赛制的变化。“从三对组合参赛减少到两对组合,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做到万无一失。”田秉毅和整个双打教练组为此费了不少心思。

  去年尤伯杯失利后,严峻的形势让所有人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所谓“不破不立”。若要做到强强联合,必须重新审视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于是,教练们忍痛割爱,由王晓理代替饱受伤病困扰、进攻能力逐渐削弱的杜婧,和于洋配成新搭档,率先吹响优化重组的号角。通过一系列比赛的磨合,这对组合展现出雄厚的实力,也很快得到了教练组的肯定。而亚运会期间,临时搭档的田卿/赵芸蕾凭借良好的发挥,斩获金牌。教练们认为,这对组合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明显的缺陷。于是,第二对女双主力也就此产生。

  男双与混双的调整,更多是为了减少运动员兼项的情况发生。“双打和混双的跑动站位不一样,有时候容易混淆。还不如让他们集中精力打一项,训练起来也更专一。”总教练李永波分析道。在男双主教练张军看来,参赛名额的减少逼迫男双也必须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而伦敦奥运会引入小组赛机制,又一下提高了对男运动员体能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兼项,而且两项都能进决赛,一共得打10场球,压力太大,体能很难有保证。韩国的李龙大已经不打混双了,我们的队员也应该尽量避免兼项。”张军说。考虑到这几点因素,队里将郭振东/柴飚组成了以老带新的阵容,而张楠和徐晨将主要偏向于混双项目。

  提高,只争朝夕

  一年的光景,国羽大军完成了三个双打项目的“变脸”大戏。无论是新搭档还是老组合,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需要在通往伦敦的漫漫征途中加强和改进。

  男双保持新老结合 

  调整后的中国男双仍然保持着北京奥运会新老结合的特点。

  作为双打组里的陌生面孔,郭振东/柴飚配对只有短短三四个月,配合起来还远未达到熟悉的程度,但他们在携手征战的中国香港、马来西亚、韩国和全英四站比赛中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尤其是闯入全英公开赛四强,这是中国男双20年来首度有两对组合闯入半决赛。“这也坚定了我们要继续保持下去的信心。”张军说。

  对于这对组合的优势和特点,张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俩的发接发基础好,发球质量高。柴飚的封网和进攻以及郭振东在后场的进攻都很有威胁。两个人的防守能力比较强。”然而,发挥不稳定也是他们目前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柴飚需要减少无谓失误,郭振东则要加强能力,提高积极性,这样才能增加反击压上的机会。这可能是他们接下来需要改变的地方。”由于年纪尚轻,张军担心几场胜利会让柴飚沾沾自喜,“毕竟他还不是世界单项赛冠军,也没有完全具备冲击奥运冠军的实力。”于是,想尽办法给弟子泼冷水也成了张军的工作内容之一。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年轻的柴飚属于比赛型选手,“大赛不发怵,心态好,爆发力强,能打出气势”,再加上郭振东经验丰富,发挥稳定,张军对他们充满期待。

  如果不出意外,2012年将是蔡赟/傅海峰第三次踏上奥运赛场。对于“风云”组合的目标,张军直言不讳:“就是夺冠。”在多数人眼中,年逾30的蔡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体力和精力均在下降,而张军却有着不同的见解:“男双运动员的成熟期其实是28到30岁,蔡傅正值当打之年。最重要的是,除了拿冠军这条华山之路,他们别无选择。伦敦厮杀必须豁出去打,不给自己留后路。”虽然技术水平高、大赛经验丰富,但“吃老本”早就不能帮助蔡赟/傅海峰立于不败之地。“与以往相比,他们连续进行两三场高水平对抗的能力在减退。所以保证系统训练,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非常关键。”张军认为,重要的是必须激发蔡赟/傅海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志,挖掘他们的潜能。“去年蔡赟在晋江集训时练得非常苦,身体每天都有剧烈反应,但他还是咬牙挺过来了。我希望接下来备战伦敦奥运会,他们也能同样逼着自己去调整。”

  尽管总教练李永波表示蔡赟/傅海峰、郭振东/柴飚是征战伦敦奥运会的重点组合,但张军仍然对沈烨/洪炜这样的年轻选手不放松,鼓励他们努力冲击队友,同时更要在国际赛场证明自己的实力。“竞争的同时突出重点。”这才是张军希望男双组形成的备战氛围。

  女双形成良性竞争

  为了实现“强强联合”,国羽女双进行了最“剧烈”的拆对重组,打破以往所有的配对安排,形成四对各具特色的新组合。主教练陈其遒坦言,现阶段,于洋/王晓理和田卿/赵芸蕾的实力略微高出其他两对组合,但总体而言,大家的水平非常接近,会彼此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整体实力的提升。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全英公开赛女双决赛中,配对半年的于洋/王晓理仅用时27分钟,就以21:2和21:9问鼎冠军。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充分展现了中国女双的“恐怖”实力。实际上,教练组从一开始就以“打造最强组合”的标准要求她们,通过几站比赛的磨合,也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不过,陈其遒也毫不避讳地指出,王晓理要努力加强稳定性、对球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包括碰到不同对手不同困难的应变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而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出色、大赛经验丰富的于洋,则需要加强系统的体能训练。“有了充沛的体能,她的优势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来。”陈其遒介绍说,在未来的时日里,稳住进攻,加强防守,做到攻守兼备是这对组合坚定的方向。“这样,今后面对对手,尤其是韩国组合时,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还有东西能够拿得出来。”这是陈其遒对于洋/王晓理的期望。

  凭借亚运会的优异成绩,教练组很快便确定田卿与赵芸蕾组成搭档争夺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陈其遒看来,这两位姑娘在和原先的配手搭档时就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实力。配在一处后,打法比较全面,可以形成互补。在亚运会之后的几站公开赛中,田卿/赵芸蕾均有不俗表现。“但她们目前需要确立自己的打法和风格。”陈指导认为,这对组合与于洋/王晓理有着太大的不同,“她们并非绝对进攻力强,而是相持能力占优。在前半场上有优势,如何扩大这个优势是她们面临的问题。”

  马晋/成淑和杜婧/潘攀这两对组合都是在今年年初的韩国赛才开始亮相国际赛场的。就前者而言,她们特点突出,软肋却也明显。马晋在前半场的能力出众,成淑进攻的威胁比较大。二者结合,是她们的优势。但在集中防守方面,这对搭档目前还比较弱。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无论马晋还是成淑,单看她们各自的防守能力并不差,也具备了对抗的实力,为什么捏到一处却不理想了呢?对此,陈其遒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马晋在打混双时主要是在网前组织进攻,到了女双,她可能更希望展现自己后场进攻的能力,所以在网前并不像混双一样能坚持自己组织好、速度快、创造能力强的特点。如果她能转变想法,为成淑制造更多的进攻机会,那将会有很大改变。而成淑,在对球的理解上仍存在上升空间。不仅仅是埋头苦练,还要动脑子琢磨,让场上的球路更活一些。”

  谈及杜婧/潘攀,陈其遒对她们搭档后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几站比赛都打败了外国选手,还是不错的。”不过,由于杜婧的起点比较高,很容易用当时和于洋配对时进攻凶狠、分边压上速度快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状态。可是,眼下的配手潘攀原先一直打防守反击,节奏上没有那么快,两人经常感觉踩不到一个点上,仍需时间来磨合。

  混双阵容丰满整齐  

  目前国羽大军的四对混双组合丰满整齐,各自特点鲜明,可谓春和景明,希望如炬。

  张楠/赵芸蕾发接发细腻连贯,跑动积极,控制面积大。赵芸蕾封网及时,防守坚固,张楠则控球能力出色。倘若张楠连续进攻的实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在多拍之后能够扮演一拍定乾坤的角色,赵芸蕾跟进逼抢的合理性得以强化,这对组合的空间会很大。

  田卿/陶嘉明属于实力派,攻防都很全面。田卿网前细节需要磨练得再精巧些,陶嘉明需增强跑动连贯性训练,提高最后一拍解决战斗的能力。张军开诚布公地指出,田陶二将需要提高稳定性,提高实战中的应变力,特别是在逆境中求生存、争胜利的能力,这样,“他们将很有出路”。

  于洋/何汉斌原本在去年世锦赛后被拆开重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他们还是感到老配手之间形成的默契很难被取代。于是,教练将他们重新组在一起,场上发挥果然更好。“如果以百分制算,于洋/何汉斌的进攻能达到97、98分,但何汉斌的防守和控球可能也只有5、60分。”陈其遒认为,何汉斌在配合中对球的理解和出球连贯性必须加强。

  徐晨/马晋是一对出色的组合,此前刚刚夺得全英公开赛冠军。徐晨人高马大,进攻凶狠,但多拍和控球的实力以及与同伴的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弥补。马晋在前半场创造机会的能力在女队员中数一数二,相比之下,她在对机会的把握上,尤其是比较硬朗的封网还很欠缺。

  就当下实力而言,中国队目前的四对混双选手都在伯仲之间,没有形成当年张军/高崚或者郑波/高崚为绝对主力的情势,很难明确谁最后更有把握获得冠军。因此,混双组首先面临的是内部竞争,有两对组合脱颖而出获得参赛资格,然后另两对组合努力配合队友“同仇敌忾”,阻击外国对手,为夺金铺平道路。不过,张军认为,形成这样一套整齐的阵容很难得,加之徐晨、张楠两位男选手在调整后侧重混双的发展,使得人员配置比较丰满,这对冲击奥运金牌非常有利。

  这四对组合中,赵芸蕾、田卿、于洋3位姑娘都身兼两项,任务相当重。“她们是女双和混双的绝对主力,少了任何一个人,我们的厚度就受到影响。”陈其遒说。在这种情况下,3位队员的体能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足以保证两个项目的需求。因此,姑娘们在一周中的训练强度比普通不兼项的球员都要大很多。经常是上午高质量完成了女双的训练,下午还要完成长达60至80分钟的混双课程。“女运动员在混双项目中的体能消耗并不是非常大,但却要求精力集中的时间更长,确实不容易。”陈其遒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发现田卿和赵芸蕾经常在比赛中两项都能打入决赛。就目前看来,她们的体力和精力并未显现出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将时间拉开,在长达一年的奥运积分赛中,她们能不能完全胜任,还有待教练组进一步考察。除此之外,控制伤病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冲冠,没有后路

  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未来的目标肯定不是获得奥运参赛资格,而是多拿金牌。在实践的路途中,势必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

  纵观整个羽坛形势,中国队在双打项目上的主要对手并未发生太多变化,伦敦奥运会依旧是“老玩家”之间的游戏。尽管完成了优化重组,一如郭振东/柴飚等新组合也陆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对手会对中国的新组合进行研究分析,并不断发起挑战、制造困难,队员们的前途也愈加艰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别人进步的同时必须跟着进步,否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张军自然懂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好。“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自己。不把自己逼上绝路,很难有豁出去的气魄。”在他看来,伦敦奥运会引入小组赛带来的最大问题,恐怕是运动员对比赛的态度有可能不如以往严谨。“因为小组赛允许出现一点点小问题。第一场输了,或许后面赢了还能晋级。正是有了这种想法,有些队员在第一场球的投入程度有可能不如以前的淘汰赛,比赛本身也没有那么刺激了。”张军担心在这种赛制下,队员们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留后路。

  女双主教练陈其遒则认为,只有两对组合有资格参赛,这本身就注定了整个过程不容有误。原先集团作战的感觉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上下半区各有一对选手单打独斗,毫无依靠。“必须各自守住自己的那条线,形势严峻,压力也相当大。”陈其遒说。

  客观的困难相对好克服,而来自人为的主观因素有时却防不胜防。

  全英公开赛刚刚结束那段时间,副总教练田秉毅经常泡在馆里和双打组的教练员、运动员一起研究发球环节。“针对裁判的判罚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做好自己。”田秉毅深知,这种来自外部的阻力很可能会出现在不久后的伦敦奥运会上。

  早在2008年,傅海峰和沈烨也曾经遭受过同一裁判的“严惩”。在一局半的比赛里,中国组合竟被判了10个发球违例。无奈之下,张军只得请裁判长站在场边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被动的中国队只能自己尽量进行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裁判确实难以挑出毛病;另一方面,发球的威胁很可能就减弱了许多。而欧洲运动员由于某种原因,发球还可以拎得很高,过网就下坠。中国队员却只能挑球,从下往上发,对方接发球又很凶,如此一来,我们的起跑线就落在了别人身后,比赛也因此变成在不公平的条件下进行。

  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仅剩下16个月的光景,大笨钟古老深沉的鸣响似在耳畔。“冲冠,没有后路!这也是中国羽毛球队的传统。”李永波说:“竞技本身就没有一马平川,高山也罢,水火也好,相信我们的将士总会到达终极目标。”

  愿国羽大军精挑细选出的这10对双打组合能在各自的项目中创造佳绩,在通往伦敦的沙场上,气呑万里如虎,直捣黄龙,高奏凯歌。(刘紫园)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羽联超级系列赛专题   《羽毛球》杂志专栏

更多关于 国羽 羽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