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之皓:平淡是真
文/李美多
1980年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次比赛中,施之皓感冒发烧,他想弃权,徐寅生对他说:“将来正式比赛时,需要你上,即使感冒你也要顶下来。现在患点小毛病。这正是锻炼意志的好机会,花钱还买不来呢。”施之皓点点头,上场了,但是在场上打得有些松懈。赛后,李富荣在总结会上不留情面地批评了他:“你今天发烧还坚持上场,应该表扬,但你没有全力以赴去拼,如果36届世界比赛当中你也发烧了,而你又必须上场,怎么办?也这么打吗?”
那时正值36届世乒赛前夕,受到批评的施之皓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心想为男队打翻身仗。说来也巧,36届世乒赛时,施之皓还真发烧了。与法国队比赛时,教练安排他上场,他二话没说,带病上阵,硬是把两盘比赛给赢了下来。
团体决赛在中国和匈牙利两队之间展开。匈牙利队的阵容还是上届团体决战的原班人马:克兰帕尔、盖尔盖伊和约尼尔。中国队上场的是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第一盘,施之皓对阵约尼尔,0比2败下阵来。第四盘,施之皓又负克兰帕尔。
虽然施之皓在比赛中连丢两分,但中国队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当时国内报纸刊登了一张打了翻身仗的男队领奖照片,是队里的“业余记者”梁友能拍的。照片上,李富荣的笑容苦中有乐;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谢赛克、蔡振华笑得畅快;施之皓的脸上则写着歉意。
在情绪最低落的日子里,幸好有甜蜜的爱情相伴。1985年曹燕华在第38届世乒赛上蝉联女单冠军之后,两个人回到了家乡上海。当年也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围棋选手孙文彤,至今还记得这两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同乘一辆白色小摩托车同进同出校园的情景,真是羡煞旁人。大学生当了不到一年,曹燕华和施之皓先后到了日本讲习,一年之后,两人双双飞往德国,从世外桃园一般的格伦藻移居到不来梅,施之皓从俱乐部主力队员到教练,曹燕华从球员到家庭主妇,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现在想想,施之皓觉得在德国的那段日子,虽然平淡,但却是最开心幸福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平平淡淡的。”
1995年回国之后,施之皓在体制内当起了教练做得有声有色,曹燕华在体制外做生意,办学校,干得风声水起。“生活更丰富,更精彩了,而付出的必然也更多了。”在付出的那一部分当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一段童话般的婚姻无疾而终。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德国出生的小比利,已经年满18岁,长成了一米八的帅小伙儿,面相酷似父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收获,是施之皓最有成就感的一年。而2010年的下半年,因为莫斯科世乒赛上女团的失利,则是施之皓执教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当运动员时的失败、挫折,都是个人的东西,而这半年来所承担的,可能不完全是我个人能够承担得起的。责任不一样,承担的东西也不一样。”
现在,施之皓的执教方式有了很多改变,对运动员也更加理解:“身为运动员,不管在哪一个年代,承受的压力都是一样的。有时候碰到失败,运动员可能感觉天都要塌了,其实经历多了自己就会调节了。包括孔令辉和刘国梁,他们都经历过失败,所有的大满贯队员,除了张怡宁都输过两分。所以我认为现在的队员,像刘诗雯,多经历一些失败,没有太多坏处。因为每个人走的道路不一样,有人可能是成功之后,才经历失败;也有些运动员是还没成功就先经历失败,然后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取得成功。”
现在,除了乒乓球,最让施之皓牵挂的就是儿子小比利。因为父母职业和家庭的原因,生活中的经历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一些,也更有个性。施之皓常对儿子讲:“人生本来很平淡,不管干什么事业,肯定是痛苦的时候多,开心的时候少。”让施之皓欣慰的是,如今已长大成人的小比利很懂事,诚实善良,也很孝顺,“自己的孩子能做到这些,我就很满足了。”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每每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施之皓不禁唏嘘感慨,“当年我和蔡振华、谢赛克同一时期在国家队,受的教育也差不多,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也很默契。现在有时候聚在一起,不敢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但肯定是我们最真的时候,无拘无束,想说什么想做什么,不需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