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排接应大幅度调整出人意料 老将殷娜回归增变数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12:1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2011年中国女排20人大名单于今天正式公布。与此前公布的先期集训名单相比,这份20人大名单出现了较大变化,米杨、王娜、邱亚楠、单丹娜和杨珺菁五人正式入围首批集训、同样担纲接应位置的曾春蕾和张磊均不参加第一批集训以及老将殷娜的回归使得球队各个位置的变数都有所增加。

  联赛抢眼新人首度入围 二传自由人补充新鲜血液

  近年来女排联赛的整体水平有所下滑各个位置都没有太多的新人冒尖,国家队在二传和自由人两个关键位置很难找到合适的替补人选,相继入围的王茜、沈静思、卞雨倩等人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乏善可陈。此次中国女排在这两个位置又一次做出调整,在联赛中有不错表现的二传米杨、王娜和自由人单丹娜均顺入围首批集训名单,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出国家队教练组在二传和自由人位置上调整的决心。

  此次共有三名二传入围。虽然老将冯坤并不在列令人稍感遗憾,但是除了多年来稳坐主力位置的魏秋月外,两名在联赛中有不错表现的年轻二传米杨和王娜的入围还是让人看到一丝新意。本赛季的联赛在魏秋月缺席之际米杨顶替其担纲天津队主二传表现不俗,与队友配合默契以及在快攻上调动较为得力还是让天津队保持了应有的竞争力。浙江队能够成为本赛季进步最快的球队,主二传王娜在进攻组织上的合理调配同样功不可没,同时她的发球破坏性较强也令人印象深刻。

  自由人位置去年在国际比赛中屡遭诟病的王茜此番虽在20人名单内却无缘首批集训,老将张娴和新秀单丹娜将联袂挑起重担。单丹娜的一传和防守较为均衡在联赛中表现抢眼。虽然她的一传也时有波动,但是在浙江队多次出现两人接发球的情况下单丹娜也能基本顶住,表现出了不错的培养潜质。

  接应大幅度调整出人意料 邱亚楠获良机或有人改位置

  此次调整幅度最大的位置当属接应位置。中国女排的接应究竟是否应该参与接一传是近年来颇具争议的话题,去年周苏红的火线回归让中国队在这个位置的争议锐减。今年随着周苏红无缘20人名单,谁能够在这个位置挑起大梁再度成为焦点。这份20人大名单中张磊和曾春蕾双双无缘首次集训令人倍感意外。获得参加首次集训机会的“正牌”接应只有新秀邱亚楠一人,这也意味着曾经在国家队和俱乐部打过接应的殷娜和范琳琳或许将面临位置更改。

  来自浙江的接应邱亚楠是今年联赛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新人。在浙江队无须参与一传的邱亚楠表现出了较强的攻击力,前后排强攻都令人印象较为深刻,整体风格与中国传统接应不同。年轻的邱亚楠在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之时就赢得了一次不错的机会,在主要竞争对手张磊、曾春蕾均不参与首次集训之时,风格独树一帜的邱亚楠能否抓住机会备受期待。

  去年在国际比赛中被委以重任的张磊以及国内最受期待的“左撇子”接应曾春蕾双双无缘首次集训出人意料。这一意外情况的出现从侧面反应出或许国家队教练在接应位置的用人思路上出现了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入围的部分主攻选手有转打接应的可能性,技术全面的殷娜、攻击力较强的范琳琳都有可能成为接应人选。

  老将殷娜回归增加变数 副攻难有新意杨珺菁值得期待

  主攻线上最受瞩目的变化当属两位天津名将殷娜和李娟的“一进一出”。尽管李娟在国家队效力多年褒贬不一,但是作为国内难得的串联技术较为过硬的选手,她的离队对于本就串联薄弱的中国队还是有负面影响。因伤久违国家队的殷娜的回归对于李娟的离开是一个有效补充,只是高度上还不如李娟的殷娜若是担纲主攻将在网口上更加吃力。考虑到中国女排在主攻位置有着惠若琪、杨婕、王一梅、范琳琳等身体条件更加出色的选手,殷娜在新一届中国国女排的定位极有可能是接应。

  主攻线其他人的入选都在情理之中。陈丽怡虽然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受挫,但是联赛中相对出色的发挥还是让她再度入围。伤愈复出的惠若琪、攻击力出色的王一梅、范琳琳以及有着较好培养潜质的杨婕均顺利入围新一届中国女排。在少了老将李娟之后,年轻选手能否及时顶上对于女排新军也是一个考验。

  相比其它位置的调整,中国队在副攻线上的调整幅度并不惹眼,最受器重的马蕴雯、薛明和徐云丽三名老将均顺利入选。尽管在联赛中表现不俗的杨舟没能获得首次集训的机会令人稍感遗憾,但是来自八一队的杨珺菁的表现还是值得期待。作为中国队副攻线上难得的身体较为硬朗的选手,进攻上颇具特色的杨珺菁能否获得机会同样受到关注。

  新一届中国女排补充了不少新鲜血液且没有德高望重的老将压阵。在球队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年轻选手能有怎样的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球队本赛季的成绩。希望入围的新人都有机会获得在国际赛场上亮相的机会。 

  (高加索)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