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乒超,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上海乒乓球依然如当年那般叱咤风云。但在市场的检验下,它却在资本堆积的世界里,无可避免地显现出自己陈旧的一面。我们有着傲人的过去,也有着未知的未来。乒超是一面反光镜,它映射出内部的自身问题,却也在无意间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人才,是个硬伤
首先就是让人诟病的后备人才问题,在王励勤之后我们有谁?许昕的确是个人才,但在曾经百花齐放的上海乒坛,这样一个“独养儿子”,是不是太少了点?
人才稀少是一种无奈,这是让曹燕华这位乒校校长最为郁闷的地方。作为一所培养后备人才的学校,曹燕华和她手下的这批孩子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由于本地孩子少有练乒乓球的,曹燕华学校里现在大多数都是新上海人,在这批孩子身上承载着父辈庞大的梦想,可就当家长们砸了培训费下去,学校也好不容易捱到手下的几个孩子冒头了,政策却改了,紧巴巴了许多,于是,这些孩子只能继续等待。
等待的过程是折磨人的,同样磨去的,还有人对未来的耐心。
事实上,对于乒乓球,上海一直是全力支持着,大到承办世界大赛,小到项目培养,一直在尽心尽力地扶持着。 45岁的曹乒校副校长陈宝熙告诉记者,要不是有政府支持,学校也很难走到今天。“办校初期主要是经费困难,1999年2月份开办,到了年底,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曹燕华把房子卖掉了,自己租了房子住。那时候上海的房价还不高,才卖了40万。”
但曹燕华硬是咬着牙挺了下来,区体育局划拨的办学扶持经费也由最初的每年2万到15万,再到现在的42万,随着学校名气打响和成绩上升,在政府的扶持与学校的坚持之下,经济效应终于在三年后发生了好转,这样一步一步,才把这个上海后备人才摇篮之一,给慢慢培养了出来。
时至今日,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已经包揽了上海一半后备人才的输送,只不过,这些效果的显现现在还不直接,不迅速。或许对于尚在慢慢重启的上海乒乓球来讲,一切还需要时间去改变吧,内外环境的宽松,也是需要时间去磨合与等待的。
资金,期待到位
其次,所谓上海乒乓球的衰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票房低落。那么上海乒乓球市场到底是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呢?官方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在2005年的上海世乒赛上,总门票收入计1180万元,日上座率均超过九成,是历史上最为赚钱的一届。而与此同时,每天在上海每个角落也都有不同的乒乓球比赛在上演,或民间,或官方,或商业,或公益。只是在冰与火的双重矛盾下,上海乒乓球尴尬前行着。
说上海乒乓球两面实不为过。老百姓与赛事的严重脱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市场运作下的必然。
与热钱涌入的其他俱乐部所不同的是,上海队似乎并未真正被热捧过。据圈内人士透露,投资乒超一家俱乐部资金大约是在700万元左右,如此庞大的金额是很多商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由于乒超市场的特殊性,这笔700万元的支出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是缩减到最低限的金额。除了主力运动员过百万的年薪,俱乐部日常开销与比赛花费,这些都必须包含在内。而真正赞助商所能得到的回报,却无法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当年投资时间最长的圣雪绒俱乐部老总王戈,至今仍让很多圈内人记忆犹新,2005年王励勤离开上海队,在没有大将支撑的情况下,圣雪绒依然表示要坚持下去,当时王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掷地有声,他说圣雪绒就是爱乒乓球,一定坚持到底!可惜的是,当年惨淡的现实还是把他们吓退了回去,2008年,他们无声无息地退出乒超市场,也就是从他们离开的这一年开始,上海俱乐部陷入了一年换一老板的尴尬境地。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圣雪绒退出乒超资本市场的第二年,刚刚接棒的冠生园就成功验收成果,上海男乒在这一年年底拿到了久违的冠军。但可惜的是,这一由众多乒乓人努力的结果,并未把上海乒乓球推到一个巅峰,所有的绚丽仅仅是在2008年年底昙花一现,就归于沉寂了。
如果当年有人还记得上海男乒夺冠场面的话,应该更为忠实地记录下上海球迷的热情。在好成绩的刺激之下,回报本可以来一个触底反弹,可正是资本市场对于乒乓球的漠视,才生生把这股热腾劲给压了下去。
在2011年乒超男团的8支球队中,上海队目前的境遇的确无法与其他财大气粗的俱乐部相比。但本周也有好消息传来,据悉,上海乒超俱乐部的赞助商有望在近期敲定,起码裸奔的尴尬情况,是不会出现了。希望,这是上海乒乓球春天的开始。
晨报记者 黄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