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乒羽PK天壤之别 乒乓国手豪车无数3月联赛赚百万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3月01日10:37  《球迷》报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简称“乒超联赛”)前身是1995年诞生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1998年联赛改成以主客场形式举办的中国乒乓球甲级俱乐部比赛,1999年又发展成中国乒超联赛。从联赛成为“乒超”的那一年算起,至今已经走入了第12个年头。这些年中,乒羽中心上上下下一直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NBA式的精品赛事。从拒绝外援到“养狼计划”,从赛程零散到一般国际赛事为联赛让路,从首次摘牌到标王标后的诞生,乒超联赛在摸索中缓缓前行。

  乒超年复一年的进行着,同属一个中心的羽毛球队何时开展自己的超级联赛自然受人关注。这些年中,总教练李永波不止一次被媒体追问,羽超联赛何时能够开启大幕。曾经,他说,有想法,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渐渐地,口风似乎越来越松了。终于,羽超联赛在去年迎来了自己的“元年”。这一年,羽超联赛没有正式引进外援,外界将其视为中国选手自己的游戏。有待商榷的赛制让球员们疲于奔命,原本也想让球员们像乒超选手那样钱包鼓起来,但是事实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2月12日,新赛季羽超联赛重新开打。经历了“元年”的摸索后,如今的羽超开始了变化。陶菲克、李宗伟、古健杰/陈文宏、基多/塞蒂亚万6大外援登陆羽超赛场。陶菲克既是中国羽超第一个外援,也是乒羽中心宣称打造羽坛NBA的重要一步。据悉,他的单场出场费为10万元。赛程基本保持一周一赛,从没有电视直播到与广东卫视合作,羽超在不断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同属乒羽中心的乒超和羽超,就像是一对兄弟。二者之间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毕竟它们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自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今,正在逐步成长的“小兄弟”羽超,可以向已经走入第12个年头的“老大哥”乒超学习借鉴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它可以在成长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央视转播

  重视vs放弃

  在央五的转播中,如果说还有哪个联赛的收视率比乒超高,那只能是NBA了。难怪李娜在闯入澳网决赛后,曾经惊讶地说:“央五不是只转播乒乓球、篮球吗?什么时候也关注网球了?”据悉,在2008年底的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体育频道乒乓球分类赛事转播合作伙伴,被作为第22条央视资源,进行单独招标,标价为4700万元。而另外两个被单独拿出来招标的分类赛事合作伙伴,分别是篮球(5880万)和网球(3530万)。

  乒超联赛受到如此关注,赛事本身的精彩是一个重要原因,与央五对乒乓球赛事的大力支持更是密不可分。早在2007年世乒赛时,央视体育频道主任江和平就表示,中国优先是央视体育频道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国球自然是国家电视台首先支持的项目。从2007年“直通萨格勒布”,到2008年持续关注乒超,央视体育频道始终将黄金时间贡献给乒乓球。乒乓球的国球地位,是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

  羽毛球项目也是中国体育的优势项目,但是其地位根本无法和乒乓球抗衡。上赛季羽超联赛,尽管有林丹、陈金等国家队一线球星同场竞技,但却没有得到央视的垂青。央视开出的转播价格在2000万元以上,一场就要50万元,这对于乒羽中心而言简直就是天价。没有电视台全程介入,联赛在宣传方面的力度没有达到预期,企业参与热情也受到影响,从而也限制了羽毛球爱好者的关注力度。下定决心要恢复羽超的总局乒羽中心为适应项目发展需要,自掏400万元作为办赛经费。虽然乒羽中心一直没有放弃与央视的协商,但是新赛季的羽超依然没有得到央视的眷顾。央视方面的态度是,确定不转。原因并非单纯的价格问题,关键是收视率,而且比赛时间段不固定。最终,广东卫视出手了,每周选一场比赛进行转播。

  球员收入

  高VS低

  国家体育总局大院里,各训练馆门口停着车档次最高的当数乒乓球馆。从宝马X5到保时捷跑车再到奥迪Q7,乒乓球队员和教练的座驾总是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当初刘国梁刚换Q7时,那大家伙往训练馆门口一停着实引人关注,时任中国女排主帅的陈忠和路过的时候都忍不住停下来扒头儿往车里瞧。还有一段“轶闻”,说当初李金羽去总局大院办事,回来的时候和队友们描述,乒乓球队的那些好车都把他看傻眼了。

  去年,乒超联赛改革中对运动员的薪水做出了明确限定:特级运动员年薪80万-120万,一级运动员年薪30万-60万。而此前,运动员的薪水只是有个薪金范围。前几年,乒超也曾打出限薪的旗号,但是并没有过于明确的标准。而且,当时所说的不超过100万,更是让一些俱乐部满肚子苦水。他们说,所谓的不超过100万,其实倒是给定了个底线——也就是不低于100万。 一线国手每年仅3个月的联赛,税前收入达到近350万。联赛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是俱乐部却要花费几百万的工资,这的确有些难以承受。

  在非奥运年里,乒乓球国手们的收入主要分为三块,乒超薪水、国际比赛奖金以及广告收入。其中最大头、也是最好赚的当数乒超的薪水。一位圈内人士透露,“像马琳、王励勤这样的奥运冠军,一年乒超的收入绝对不止‘限薪’的那么多,应该有200万左右,加上各种广告以及国际比赛的奖金,一年下来也有300万-400万。这其中最大头肯定还是乒超的收入。”

  国内羽毛球选手收入主要来自基本工资、比赛奖金和广告代言。不过,能挣大钱的,也无非是林丹等少数国家队知名选手,而绝大多数地方队球员甚至连参加比赛、赢取奖金的机会都很少,只能依靠每月一千多元的基本工资生活。羽超联赛的创立,将普遍提高参赛选手的收入。乒羽中心对此进行了“明码标价”:参赛选手根据竞技水平分为3个等级,A级选手(含外援)年薪在10万至20万之间,B级为5万至8万元,C级为1万至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此规定中不包含球员出场费和胜场奖金。据悉,如果林丹参赛,除年薪外还可获得上百万元出场费,而其他选手则可通过赢得比赛收获额外奖金,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球员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提升选手的职业意识。

  羽超元年奖金分配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基本工资,无论上场与否都是这些钱;第二,除了年薪,还有高昂的出场费;第三,联赛开始阶段采用基本工资制度,中途变更为根据上场与否、上场次数、比赛输以及赢了什么样的运动员来发放不同数额的奖金。不同的奖金分配制度,导致球员收入差异过大。新赛季,乒羽中心规定了奖金分配原则:各个俱乐部在发放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引进外援

  养狼VS门槛高

  乒超当初引进外援时,态度也是相当谨慎的。作为乒乓大国,中国有义务为提高这项运动整体发展做贡献。但是,考虑到奥运年时的特殊性,乒超引援也会列出“黑名单”,将一些构成威胁的选手拒之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到项目的长远发展,乒超放松了对外援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国乒“养狼计划”的重要举措。

  羽超新赛季,引援大手笔。随着乒羽中心政策的放宽,6名大牌外援集体登陆羽超赛场。可以说,羽超引进的是绝对的大牌,因为乒羽中心规定,外援必须在各单项排名世界前八名。去年底进行的中国香港羽毛球赛期间,陶菲克与广州队正式签下了合约,征战中国羽超俱乐部联赛,他也成为第一位加盟羽超联赛的外援。俱乐部不仅为他开出了单场比赛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出场费,同时还可以在7个主场和7个客场中根据赛程选择场次(最少要参加两场)的绝高自主性。

  赞助商

  排他性VS“霸王条款”

  去年的乒超联赛冠名注册时,北京女乒就曾遭遇阻碍,乒超联赛赞助商的“排他性”,使得其不得不更换赞助商,否则不准许注册。如今的羽超联赛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只是,这一次的问题更多是被圈内人士戏称为“霸王条款”。即:所有国家队队员在羽超联赛期间,只能使用国家队目前使用的品牌装备。而在众多有意向赞助羽超联赛的赞助商中,有很多是体育器材生产商,因此这一条款直接地将众多赞助商挡在了羽超的门槛之外。一位体育器材商曾经抱怨:“现在的羽超联赛,不到100个选手,有几个不是国家队的?我们作为器材商,赞助羽超图个啥?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出现在比赛中吗,国家队来这一个规定,就是不想让我们玩啊!我们掏了几百万赞助球队,结果我们队的球员却使用其他品牌的装备去比赛,我们岂不成了冤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愿意一年为球队赞助500万的赞助商,一下子也缩水为200万元。而且,这还是出于和球队方面的朋友关系,属于友情赞助。□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苏娅辉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乒超 羽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