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2011年第6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颁奖仪式上,饰演《斗士》男主角、拳手米基·沃德的好莱坞著名影星马克·沃尔伯格及扮演女主角的梅丽萨·莱奥分获男女最佳配角奖。虽然与揭晓前获得6项大奖提名相比有差距,但这毕竟是继《百万美元宝贝》荣膺奥斯卡金像多项大奖后,拳击题材的影片又一次在好莱坞体育题材影片中风光无限的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颁奖仪式上,曾获得多项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洛奇》男主角史泰龙作为嘉宾应邀登台,介绍《斗士》拍摄的全过程和表现的人生社会内涵,还有两位男女主角的精彩演技,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另外,意大利裔的美国著名影星德尼罗在这次颁奖仪式上,荣膺了最佳终身成就奖。此前,德尼罗多次摘得包括奥斯卡等多项大奖。其中,他主演的反映拳击题材影响并风行一时的《愤怒的公牛》,获得198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此次重登领奖台,意义不同寻常。
应该说,自电影问世100多年来,反映拳手人生酸甜苦辣的影片一直是体育题材中的“大哥大”,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数量还是获奖次数,均高居榜首,特别是影视作品多达22000多部,是绝对的冠军。例如,就在《斗士》获奖的同时,另一部拳击题材的影片《Lights Out》(出局)也于今年元旦后上映,并受到拳击界和影评家们的好评。
其中,在1月11日的电影首发式上,该片的著名导演沃伦·莱特、著名拳手米基·沃德、前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烟火”乔·弗雷泽、“左拳王”霍姆斯、英国的世界重量级冠军刘易斯、乌克兰巨人、身兼世界三大拳击组织重量级冠军的弗拉基米尔·克利钦科、美国著名教练斯图沃德等均高端亮相,为影片造势。
另外,去年12月,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黑人世界重量级拳王、绰号“褐色轰炸机”乔·路易斯的歌剧,也在美国著名的林肯中心隆重上演,可见拳击题材的影片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是好莱坞影视作品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一位名叫罗兰德·伯根的好莱坞电影评论家曾在一篇评论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拳击题材的影片生命力为何如此旺盛?这类题材的影片为何吸引好莱坞许多大导演乐此不疲?从萧伯纳到巴德·舒尔伯格等美国名作家笔下描写拳击的故事和感受的作品为何那么多?”其实,答案是多方面的。
首先,用纯粹的电影术语来说,在银幕上设计两个人发生冲突,要比围绕某些复杂的集体项目比赛模式要容易得多。在拳击比赛中,落后的一方仍可以有与领先者一样的精彩表演。
其次,拳击是一对一的对抗形式,双方打斗激烈,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
另外,由于拳击手大多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通过自身的奋斗最后成为英雄式的人物,这也很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心理。
在拳击影片制作中,制片人可以将许多戏剧性的场面一个个剪辑拼接后,清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场景和拳击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写镜头很容易让观众看得一清二楚。
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将有更多的拳击题材问世并获奖,带给观众和拳迷以愉悦和深刻的内涵。据最新消息,《斗士》已经获得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不管能否最终折桂,都足以说明拳击题材的影片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