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乒乓球为何长盛不衰,我们的“国球”50年来为何长久问鼎?要素当然有很多,但是,当看到北京民间乒乓球俱乐部的蓬蓬勃勃,我们起码可以找到答案之一。
无论是只有4张球台的迷你型俱乐部,还是拥有3000多会员的大型俱乐部;无论是能请来德国队主帅的俱乐部,还是拥有外籍会员的俱乐部;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散布于京城的大大小小乒乓球俱乐部,可持续的发展、热火朝天的景象,其实也是我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非常令人欣慰。这种状况、这种基础,应该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令人艳羡的。
然而,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若想寻求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往往就需要有一种突破,就像航天器突破音障一样。对于北京民间的乒乓球俱乐部发展而言,现在也许需要一种集约式的演进,从而推动群众性乒乓球运动向更高一级提升。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单位”出面,或者是一家俱乐部发起,创设一个业余俱乐部乒乓球联赛,相信应该会一呼百应。
有过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从内部自娱自乐开始,到约战、邀战、挑战,民间游戏与民间体育项目的发展,凡是能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起来的,都会走这样一条相同的发展路径。而北京的民间乒乓球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把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起来,最后发展到网状格局,则将一定是一种全新的局面。尝试办联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了解,目前京城已有点对点的乒球俱乐部间比赛了,那么,我们何尝不因势利导,把它做大呢?(竞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