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冠军杨威对母校感恩 直言要让儿子也练体操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0月24日01:47  武汉晨报

  记者张琳

  ………………

  “如果说,父母给了我们身体,那么是母校给了我们智慧,我们成功的每一步都与母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昨天在出席母校校庆时,杨威如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恩和谢意。而在随后的采访中,杨威谈起了自己快一岁的儿子,他说:“我也会让他练体操。”

  感谢母校

  1990年杨威成为武汉体院附属体校的学生,在这里他度过了6年的时光。“在这里,不但提高了运动水平,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文化和知识。”杨威说,“从湖北省队刚到国家队的那段时光,我一度感觉遇到了瓶颈,很难有提高。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在母校学到的知识,最终帮助我突破了瓶颈。必须承认,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一个运动员真正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知识让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让人学会思考,因此,我要特别感谢那几年母校对我的培养。”

  为了参加校庆,出席了湖北省运会开幕式的杨威提前返回了武汉。这两天,他没事就到体院的体操馆看学弟学妹们训练。“每次回母校,感觉都不一样,场馆条件越来越好。不过,当我看到学弟学妹们训练时,又想起我小时候在这里的训练生活。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当年我自己对体操的热爱。不管场馆如何变,刻苦的训练不会改变。我希望他们小时候能多吃点苦,长大了也能取得好成绩,为国家争光。”

  中国体操仍有实力

  前天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刚刚夺得世锦赛团体金牌。不过,在男子全能这个传统优势项目上,中国队两名选手分列第六和第十一。而这个项目正是杨威退役之前最拿手的,国内媒体都在感叹,杨威退役后,谁能扛起男子全能的大旗?

  “我一直在关注他们的比赛。”杨威说,“中国男队的实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的。虽然今年我、李小鹏、黄旭都退役了,但队里还有滕海滨、陈一冰、冯喆,他们都是很有实力和经验的运动员。离2012年奥运会还两年时间,只要好好地训练,充分发掘潜力,我想到时奥运金牌仍然有戏。”

  对于中国队这次只拿到全能项目的第六,杨威说:“这很正常呀。我也拿过第六,运动员的成长需要过程。全能金牌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练起来特别难,需要比单项付出更多。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这次拿到第六,就会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儿、要提高的地方在哪儿,下次才能提高。我相信,后面的运动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先充电再执教

  退役后,杨威最近在忙什么呢?是否想过进入国家队执教,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运动员?杨威昨天说:“当国家队的教练,培养一名奥运冠军,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我的教练黄玉斌也是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才有今天的成就。至于我以后的事业是从商、从政,还是从教?我真的还没想好,对于我个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充电,学习更多的知识。”杨威透露,自己目前已经进入北体大冠军班攻读硕士学位。

  去年底,杨威当了爸爸。谈起小名“杨杨杨”的儿子,杨威说:“我会让儿子练练体操。体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练练对他成长有好处。当然,我不会给他压力,也不会要求他拿奥运冠军,刚开始就是锻炼身体好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