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先锋赛事,作为国内延续时间最长的大型国际化商业赛事之母,北京马拉松在2010年的金秋十月,迎来了她的而立庆典。
为时代留影,为城市编年。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北京马拉松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多方平台上,一次又一次地承载起时代先锋的使命,同时也在每一个年轮里,与全世界的路跑爱好者一起见证了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成长。“值此而立之年,北京马拉松在竞赛组织、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和突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杜兆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赛事名称由北京国际马拉松到北京马拉松的改变,使赛事更加专业和国际化。赛事标志的全新更改,在提高赛事品牌价值的同时,也打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崭新的面貌。最为重要的是为庆祝北京马拉松30周年生日,中国田径协会携手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重磅推出了2010年北京马拉松博览会,成功迈出了进军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的关键一步。”
2010年北京马拉松博览会以跑动、时尚为主题,在以全新的方式展示最前沿的路跑相关产品的同时,也为所有参与者上演了一场缤纷炫动的路跑文化盛宴。博览会的举办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北京马拉松赛事体系,丰富了赛事内涵,可以为每一位路跑爱好者提供最直接最专业最全面的路跑产品及服务,完美实现赛事参与者、企业与消费者的多方互利共赢,而且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路跑运动的普及,引导我国路跑运动产品消费,培育并扩大中国路跑市场的开发,必将起到先锋式引领作用。
“在国际上,马拉松博览会一般都是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杜兆才说:“马拉松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赛事载体,2010年北京马拉松博览会的举办必将具有里程碑的纪念意义,今年我们是首次举办,这也是一种尝试,我想这种形式肯定会继续下去。现在马拉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路跑项目,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内容,从竞技体育到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以及文化、马拉松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等内容都非常丰富,每次比赛都有数万名选手参赛,这对商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舞台。”
对北京马拉松来说,多年来她不仅在商业赛事的实践中一直扮演着先锋的角色,在竞技体育的层面上,她更是一个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早在1981年的首届北京马拉松赛的时候,整个比赛还只有几十名专业选手参加,现在每年参赛的专业和业余选手总数已经超过了3万多人。”杜兆才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王军霞是1994年北京马拉松的女子组冠军,去年夺得柏林世锦赛马拉松冠军的白雪则在2008年和2009年的赛事中两度夺冠。另外周春秀和朱晓琳等名将也都在北京马拉松赛上创造过好成绩。
“在北京马拉松的带动下,我们的竞技水平,尤其是女子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杜兆才说:“北京马拉松为我国的专业选手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每年都有许多世界顶级的专业马拉松选手前来参赛,给我们国内的选手创造了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从田径奥运争光计划来看,经过多年来的积淀和发展,马拉松已经成为中国田径的重点项目,在梯队建设上,国内的高水平长跑后备人才基地已经有30多个。而且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也已经增设了马拉松团体项目。
与此同时,在全民健身领域,受北京马拉松的带动和影响,目前国内的路跑运动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始举办马拉松赛事,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着30年发展历史的北京马拉松,作为路跑赛事的领头羊,无疑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杜兆才说:“马拉松作为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名片,是非常有效的全民健身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健身意识越来越强。而马拉松赛事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大众参与的健身平台。”
走过30年,北京马拉松有太多的故事让人感动,有太多的画面令人震撼,有太多的突破和创新让这个伟大的赛事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如今北京马拉松已经成为国际田联的金牌赛事,现在她的各方面标准都已经向国际顶级赛事看齐。”杜兆才说,一直以来北京马拉松作为北京的城市名片,她的成长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相信今后在多方的密切合作下,北京马拉松的品质和影响力还会迎来新的提升和飞跃。(记者 葛会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