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回到青岛集训,张继科第一时间联系申蓬华报到;在北仑封闭训练时,男队的智囊团们来参观,团员尹霄刚到北仑,张继科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请他吃饭;男队出战莫斯科前,不会系领带的张继科把脖子伸给钟金勇帮忙,赢得冠军后马上发信息给钟指导,让他一起高兴。拿到人生中第一个洲际比赛单打冠军,张继科拎着奖品——尼康单反相机来到肖战的房间说:“肖指导,这个相机太大,平时我也不用,带回去也麻烦,就送给你吧。”——语气一如既往地别扭,表情一如既往地不好意思,虽然肖战拿着专业相机也没用,但还是笑着收下,他觉得这是张继科在与他分享第一个洲际冠军的喜悦,他很感动。
把自己的成长随时与恩师们分享,张继科现在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自己那颗感恩的心。
印象之七:细心
胆大心细,这个词形容张继科来最恰当不过。爸爸曾教给他两句话,“做别人喜欢的事”和“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喜欢”。张传铭这么举例,“跟教练吃饭的时候,有点眼力见儿,给教练倒点水,这就是做别人喜欢的事。每局比赛结束后,把球捡回来交给裁判,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事,做完了人家还觉得这孩子懂礼貌,这就叫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喜欢。”张继科听进去了,照做。“他现在在待人接物方面特别放心,无论谁找他签字、照相,都一定点头说好,一点架子没有。”
张继科的球迷叫“蝌蚪”,刚喜欢上他的人,有时候不敢去找他要签名,鼓足勇气跑过去,反而被吓得更厉害,因为没想到张继科太好说话,要多少签多少,有的球迷嚷:“继科,还有个朋友在往这赶,马上就来。”张继科就能站在原地等,等来了球迷,签了名再走。
张继科会在妈妈生日当天的0点发信息给她,徐锡英每次都觉得孩子训练比赛那么辛苦,还想着自己,会默默流泪。只要和母亲有关的节日,张继科都会送礼物给妈妈。前不久在青岛买了房子给父母,青岛二体——现在的鲁能乒乓球队青岛训练基地的徐宪主任经常以此鼓励小队员们,“要好好打球,将来有出息要像从这里走出去的张继科那样,孝顺父母。”
在鲁能打联赛的时候,张继科除了回报这支培养他的队伍,认真打球以外,还能细心地发现队友们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及时跟谷青成教练沟通,谷青成说:“这是张继科和以前比明显成熟的一点,有他在,球队现在更加团结。”
在青岛集训前,张继科跑到超市买东西,打电话给同寝室的闫安问他想吃什么,最后方便面、饮料、零食买了一大堆,还特意给肖战拎了一箱他爱喝的苏打水。
张继科说,他喜欢照顾人。说完邪邪地笑了,“照顾人能攒点人品,对打比赛可能有帮助!”
对张继科的印象很多,总结出了这么几点其实远远拼不齐他整个人。很多人愿意说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记者却愿意看他是被温暖和斗志包围着的小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张继科身边已经开了些美丽的花,但他最终想要的是结出的那粒果,所以在花丛旁他不愿逗留,只想继续奋斗前进。
记者手记
我特别喜欢采访张继科。
约他采访最痛快,给他发信息,只要不是在训练,马上就会得到回复,如果是在训练,回复时也会加上一句,“不好意思,刚才在训练。”有时候采访时间和地点需要反复敲定,张继科回信息回得不厌其烦,最后我就“放肆”起来,问个其他队员的电话号码,也发信息麻烦他。
我第一次采访张继科是在2008年,当时宋斐说,这期稿子缺点年轻面孔,选个帅哥来写,于是选了当时两次公开赛成绩还算凑合的帅哥张继科。地点约在新世界商场下面的仙踪林,我特没“人品”地迟到了,张继科已经点好了饮料等在那。见我特紧张,他告诉我点的是绿茶奶昔,喝了不会长胖。那次他请客,可惜我采访得不够熟练,说话磕磕巴巴,在这里道个歉。
世乒赛后我采访他,激动地说了一句恭喜,之后顿时没词儿了,搞得张继科直笑,说又不是不认识,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啊?
其实我采访他的机会不算多,写过他封面故事的,一次是李美多,一次是吕海波。那两次都不是他单独上封面,这次单独成为封面人物的机会让我逮到了。但我采访的时候依旧是磕磕巴巴,邪门了,每次我采访他,状态都不好,不过希望我能跟他打球似的,状态不好的时候反倒能赢。
细想,我磕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张继科真的不爱说话,基本是我问一句,他答一句,甚至就答几个字,一点不会讲故事,我也没法依照他的回答引申问题,结果就搞得采访过程非常死板。
虽然每次采访都不怎么精彩,但不妨碍我成为他的球迷。其实编辑部里有好几个张继科的球迷,他们都说他打球的动作漂亮,让人眼前一亮,我是觉得看他打球有激情,也有紧张感,刺激。众所周知我是张怡宁的铁杆粉丝,宁姐在场上有种让人特放心的感觉,这方面,继科同学还需努力。
有一次我带着很厚的签名本去国家队,他看见后第一个跑过来签,虽然当时已经进入加练时间,但我还是要借此机会向在旁边等了我们一会儿的肖指导说,对不起!对不起!
在我看来张继科是个特别好的孩子,对别人好得实在。国家队二组的宋鸿远也是鲁能的一员,曾经被退回省队过,张继科着急,“我跟他说过要好好打球,别老得瑟。”后来宋鸿远又回归了,个子长高了不少,张继科看到他后笑得特高兴。
在北仑封闭训练的时候,张继科用调整的那一天给削球手刘燚当“陪练”,中午带着他和尹霄一起吃饭,自然是张继科请客。
张继科虽然话不多,回答问题惜字如金,但是会在我很无奈地关掉录音笔后突然问:“你来青岛吃螃蟹了吗?现在正是好时候,肉特多!”还非让你尝尝他小时候爱喝的饮料不可,“我在超市偶然发现的,我小时候就特爱喝,居然还有卖,我买了好几瓶,你拿点儿,肯定爱喝!”
这些话会让你突然觉得,这不是那个要么冷着脸回答问题,要么认真低头刷胶皮酷酷的张继科。所以我说,他可能不是个背负着沉重包袱的人,他只是个很简单的人(这个观点得到了肖指导的认可哦),前卫、时尚、帅气、有个性、有目标,更重要的是张继科是个被温暖包围的孩子,因为他让我感觉到很温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