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6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经过两批试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两批试点单位现已覆盖27个省(区、市、生产建设兵团)62个区(市)531个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日前,全国学校体育场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召开,8个单位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他们的做法很具借鉴意义,本版将连续刊出,为各地提供思路。
作为2008年金昌市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学校,我校在省、市体育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基本情况
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是一所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学校占地60亩,现已建成4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坪操场、5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20副乒乓球台,所有场地都由塑胶铺设,同时配有30余件全民健身器材,而且有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
30多年来,学校坚持与多家单位开展体育共建活动,曾承担过多项地方和企业的大型运动赛事,是金昌市体育传统学校。近年来,我校体育工作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自2008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单位以来,共接受3万余名市民进校健身,为公众的体育健身和金昌市“四城联创”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的氛围。我校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因势利导,把市民关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剖报道,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公布了开放时间等相关内容。同时,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向老师学生们宣传开放的意义,让师生都做宣传员、运动员。
2、继承共建共育传统,创新发展思路。我校长期与企业、驻地部队、消防队、新闻宣传、文教、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共建关系,经常组织职工联谊活动和球类邀请赛。按照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要求,学校将工作手臂延伸到社区,并不遗余力地使之完善和发展。
3、组织保障,服务社会。学校认真落实《金昌市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试点工作方案》,积极配合社区、街道开展活动。先后与金昌市学校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所在社区、街道签订协议书。根据社区需求和学校实际,学校制定了《金昌四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值班人员工作制度》、《安全预案制度》等制度,规范了工作行为。
4、引入社会服务,让学校体育设施更专业化向公众开放。为做好健身指导,学校建立了以体育教师为主的辅导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了相关专业人员和青年志愿者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服务人员。
多年的体育“外交”使学校尝到了改革发展的甜头。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2005年以来,在市教育局、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6-2009年,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更新和添置体育设施,与此同时,市体育局每年为学校赠送了价值2万余元的健身器材,并就如何深入开展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多次指导。
三、对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的思考
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中场地器材的损耗,公共财产的破坏与人身安全,体育场地环境卫生的保洁、值班人员工作量、开放制度的修改完善,在管理中个别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等问题。学校认为,要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开放水平,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新型的、绿色的公共资源共享观念,要主动为市民提供体育文化资源,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发挥效益;要进一步构建新型的体育文化,把更多的市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中来。
2、完善保障支持体系。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建立完善的体育伤害事故的公共保障制度,并设立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3、希望各级政府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开放纳入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