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13枚金牌,结束世锦赛之行的中国举重队9月29日回到了北京。此次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世锦赛是伦敦奥运会资格之一,因此各参赛队尽遣主力。不过,实力最为强劲的中国队却派出了中青结合的队伍征战。
女举重任新人担当
中国女举总教练马文辉并没有率队征战世锦赛,而是留守北京,带领刘春红、曹磊、王明娟、杨炼、李萍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备战亚运会。中国女举派出的7名选手中6名为新人,唯一一个有过世锦赛经历的是来自福建的53公斤级选手陈晓婷,她曾征战过去年的韩国世锦赛,并取得过1金2银的成绩,这些选手都曾跻身国内赛事的前三名。
7个级别竞争之后,中国女举获得7枚金牌,其中仅有2枚总成绩金牌。这是一个糟糕的战绩,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女子举重并非如传说中的“随便派个人参赛都能夺冠”。自女子举重跻身奥运项目10年来,世界女举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女举的优势日益缩小。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女子举重存在人才断档和萎缩的尴尬。从年龄层上看,目前担当重任的刘春红已经25岁,曹磊已经27岁,而她俩所处的69公斤级、75公斤级仍没有能够接替的选手出现,就连一直引以为傲的48公斤级在本届世锦赛也遭受重创,没了杨炼和王明娟。
陈晓婷此次世锦赛上获得了53公斤级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这个级别自2000年后曾短暂陷入低谷,尽管在2004年后由李萍将该级别带出了低谷并屡次夺取世锦赛冠军,但仍然没有争取到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现在陈晓婷拿下3枚金牌,可以与李萍形成对峙竞争关系,但这个级别在伦敦奥运会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还是一个疑问。
对中国女举在安塔利亚世锦赛冲击最大的并非统对手韩国、泰国、土耳其、俄罗斯,而是朝鲜、白俄罗斯。中国女举在63公斤级和75公斤以上级“失守”后就喊出了“狼来了”,现在狼已经来到了身边。
奥运级别战略不变
世锦赛上,派出全主力参赛的中国男举仅获得了56公斤级和69公斤级的总成绩金牌,这个结果如果放到奥运会上看属于正常水平,但细看下来便会找到遗憾——优势级别62公斤级金牌的旁落。
优势被打破只能怪自己进步太慢,并非对手进步太快。男队总教练陈文斌表示,世界举重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此次世锦赛上多名选手触摸到320公斤。320公斤是预计中的奥运冠军成绩,近几届世锦赛、奥运会的冠军总成绩基本上都在这个重量上下浮动2至3公斤。此次世锦赛上,冠军选手的总成绩正好就是320公斤。中国选手没能触碰到金牌,一与自身伤病有关,二与成绩恢复情况和能力有关。伤病是男举此行低成功率的因素之一,如陆永;赛前期望值过高是导致低成功率的又一因素,如77公斤级的吕小军。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男举优势比较突出的就是69公斤级,冠军得主廖辉在夺冠同时还刷新了世界纪录,此次世锦赛其总成绩领先对手21公斤;56公斤级略有优势,但已经无法与往日相提并论;62公斤级、77公斤级和85公斤级的竞争越来越惨烈。陈文斌表示,亚美尼亚、韩国、朝鲜、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男举的冲击力很强,亚美尼亚自77公斤级以上的中大级别,哈萨克斯坦的两个中级别对中国的威胁很大。
“虽然这次没有达到赛前预定的金牌数量,但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对小伙子们仍充满信心。”陈文斌说,“我们奥运的级别战略不会因此次世锦赛的成绩而更改。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好。”
以14枚金牌结束世锦赛征途,这算得上是举重队近年来在世锦赛上的最差战绩,尤其是4枚总成绩金牌的背后更暴露了中国举重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岌岌可危。9月30日,全体举重将士将回到训练馆开始恢复性训练。(本报记者 肖苑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