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组图) |
亚运会创办至今,几乎与新中国的发展同步。亚运会的兴旺壮大,伴随着中国由弱趋强的历史进步。从亚运会这面“镜子”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崛起的轨迹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品格。
1974年,中国运动员首次踏进亚运赛场,获33枚金牌,金牌榜列第三。这一尚可的成绩,正是新中国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折射和沉淀。
中国选手苏之渤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射击自选小口径手枪50米慢射比赛中,以552环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1974年9月5日,中国女运动员李亚敏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上,打破女子标准手枪25米60发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打破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也是这届亚运会打破的惟一一项世界纪录。
四年后,中国第二次派选手参加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争得51枚金牌,在金牌榜上列第二。
中国选手梁戈亮和张立分别获得第八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囊括这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全部7块金牌。
1982年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第三次出征的中国代表团获61枚金牌,破天荒地超过30年来独占8届亚运会金牌榜第一的日本队。这次突破,与一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七顶桂冠,以及两年后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无一不是民族崛起、国力增强所形成的历史必然。
1982年11月30日,中国运动员邹振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田径赛中,以16.80米的成绩打破三级跳远16.56米的亚运会纪录,并获得冠军。
1982年12月1日,中国选手朱建华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男子跳高比赛中成功越过2.33米的高度,并该成绩获得冠军。
新德里、汉城、北京、广岛、曼谷、釜山直至多哈,中国队24年内连续7届保持亚运会金牌榜第一,表明中国的亚洲体坛盟主地位不可撼动。
1986年9月24日,中国选手李宁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十届亚运会上夺得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吊环、自由体操4项冠军,开创了“李宁时代”。
1986年10月5日,在汉城举行的第十届亚运会的最后一天,由蔡建明、李丰、余壮辉、郑晨组成的中国队在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以39秒17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刷新了亚洲纪录,为中国团夺得第94枚金牌,使中国队在金牌总数上以94比93战胜韩国队,登上金牌总数榜首的位置。
1990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夺得总共310枚金牌中的183枚。
1994年10月4日,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上,中国体操选手莫慧兰在女子体操团体赛的高低杠比赛中获9.95最高分。莫慧兰在这届亚运会上共获得女子团体、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5枚金牌。在广岛亚运会体操竞技场上,中国选手夺取了14个项目中的13枚金牌,刮起了强劲威猛的“中国旋风”。
1994年10月12日,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女子足球决赛中,中国队以2比0战胜东道主日本队,获得冠军。
2006年12月6日,中国选手张楠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比赛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以来所夺得的第100枚体操金牌。
2006年12月7日,中国选手丁俊晖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斯诺克男子个人决赛中夺得金牌。这是丁俊晖在这届亚运会上夺得的第三枚金牌。
从36年前推开亚运会大门开始,中国人的亚运之路虽经历坎坷,但越走越宽广,中国人在亚洲体育事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中国体育的发展将为亚洲体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