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西记者:输球不能怪一人 意队每天练10小时很正常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06:20  东方体育日报

  “输球不能怪一个人”

  佩希拉-卡瓦略,巴西排协官网记者,常年跟随巴西女排进行报道,这个小个子女生说自己对中国队不算熟悉,但她很肯定:“输球绝不是因为某一个球员的关系,缺少任何人都不是借口。”

  巴西女排首轮爆冷负于日本,让佩希拉很受打击,“绝对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失利,在巴西国内也引起了很大震动。”可是请她比较中日排球,佩希拉却面露难色,“我知道现在的中国队不在最佳状态,绝对不是。你们的4号(惠若琪)受伤了,这对全队伤害很大。不过在巴西排球的理念里,输球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的原因,不能只归咎到一个队员,这不公平。当然了,4号的缺阵仍是中国队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她是一个如此全面的球员……你们的1号(王一梅)也很棒,进攻超级棒,但4号仍然是最棒的。”佩希拉说,惠若琪不满20岁的年龄同样令她印象深刻,“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年轻球员可供选择,但是在巴西,我们不担心谢拉、法比亚娜们没有接替者。”

  今年她刚进行了一个巴西青年队的深入报道,“我们国家有一个训练中心,把全国学校里打排球最好的男孩女孩都召集进来,从十五六岁开始培养,各级国家队就是从中选择球员。”那么这个后备库有多大呢?“全巴西打排球的人数仅次于踢足球的,所以训练中心从不愁生源,每年可供挑选的新生大约有数百名吧。”听到这些,我于是没好意思告诉她:中国目前注册在案的女排运动员,总共也就100多人。

  每天训练10小时不可思议

  2007年初接手意大利女排后,将这支2002年世锦赛冠军带上了新高度,当年即取得世界杯冠军。现在这支新老结合的蓝衣军团实力均衡而强大,因此被问及为何队里有不少30岁上下的老将时,巴伯里尼甚至觉得被冒犯了。

  “不不,我选择队员并不以年龄为基准,我并不是刻意选择了很多老将,而是因为她们依然状态很好。”他强调自己绝非用人保守,“我知道在中国,30岁对于选手来说或许是个问题。但是在意大利,30岁的选手依然能有很好的状态,而谁状态好,我就会选择谁加入队伍,毕竟我需要一批实力出众的队员,带领意大利闯进2012年的奥运会。”

  在巴伯里尼的概念里,年龄和伤病无法画上等号,“不要说什么到了30岁队员就会有伤病,我的队员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她们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而身为教练,我们也当然要帮助她们维持状态。”

  至于练得太狠这一概念,对于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而言更是无从说起,“我们的队员因为还有欧洲联赛要参加,每年都有起码50场比赛要打,所以帮助她们恢复,并控制训练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让他评论每天训练8-10小时属于什么水平,“天呐,简直不可想象!”巴伯里尼还重复了一遍“8到10小时”以示确认,“可能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想法吧,但他应该找到对球队合适的训练,这时间很多。”可能觉得这样的表达还不足以充分强调自己的观点又补充了一句,“太多了。”

  必须给队员足够的休息时间

  带领美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奇迹般地战胜巴西队、夺得冠军后,新西兰人麦卡琼接过了郎平的教鞭、入主美国女排。他的目标是像巴西人吉马良斯一样,成为率领男女国家队都夺得奥运金牌的神奇教练,但也像吉马良斯一样,他说不会将带男队那一套全盘搬到女队来。

  “我们训练,四五个小时一天。”麦卡琼说,每年要等在各国联赛效力的球员回来集结可不是件易事,何况还要保证她们的休整,部分老将就连大奖赛也不是完整参加,比如洛根·汤姆只打了后两站分站赛和总决赛,结束后她又会有个长长的假期。

  在麦卡琼看来,休息就是避免受伤、以及伤病后康复的最有效途径。“伤病的积累,对于队伍和运动员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道难题。国家队的训练量都很大,我们队伍中也有伤病——据我了解,中国队也有复杂的伤病情况。所以不能让队员们一直训练,我们的康复手段是世界一流的,但我还是会尽量给队员们安排休息时间。”


相关专题: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