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奥马术成罗格主义试验田 中国队分享大洋洲荣誉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09:13  东方网-文汇报

  体育没有国界,奥林匹克世界大同。这个近乎乌托邦式的想法在首届青奥会上得到了实践。今天上午,刚下过雨的新加坡赛马场迎来了马术团体赛的第2轮,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味道。经过令人窒息的附加赛,上海骑手徐正阳赢得一枚银牌,更准确地说,这份团体荣誉属于“大洋洲”。

  在国际奥委会的设计下,青奥会马术比赛成为“罗格主义”的试验田,即重交流、轻比赛。就规则而言,这项为年轻人“度身打造”的比赛出现了不少变化:路线简化、时限放宽,障碍高度也由原先的1.4米以上降至现在的1.2米。不过这些都谈不上真正的变革,让人们感到好奇的是一个新鲜名词:“洲际组队”。

  参赛的30名骑手依照大洲类别,重新整合成6支队伍。由于亚洲国家的选手超标,中国队、中国香港队、阿曼队被颠覆性地编入大洋洲队;其余5支队伍分别为: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以及中北美洲与加勒比群岛。不仅如此,为了缩小强弱差距,突出交流的意义,所有马匹都由组委会提供,以抽签方式来确定骑手的坐骑。

  徐正阳所属的大洋洲队一有机会就分享彼此的比赛心得,经验最为丰富的澳大利亚男孩托马斯理所当然地扮演起智库角色。“他给了大家很多建议,没有任何保留。靠集体的力量赢得了荣誉,让我感到很幸福。”来自中国香港的Jasmine赛后笑靥如花。

  对于这项主打友谊牌的比赛,胜利与失败并非最重要的。徐正阳说,大家通过比赛交上了朋友,有几次在青奥村邂逅,每次都聊得很开心。“这种创新的做法贴近了青奥会的宗旨,各国年轻人在这里学会了欣赏与尊重。”徐正阳的父亲、前中国现代五项队教练徐根发说。骑手如此,教练也是一样。比赛时,经常目睹不同国家的教练凑在一起低声耳语,评点对方弟子的表现;比赛后,双方见面都会主动招呼,送上鼓励或祝贺的话语。

  对话、交流的姿态贯穿了比赛过程,颁奖环节则将重心落在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价值的教育。一侧的看台悬挂上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而另一侧缓缓升起了3面圣洁的奥林匹克会旗。在庄严的奥林匹克会歌声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骑手肩并肩站在一起。这样的时刻,奥林匹克成为共有的情感与信仰。

  本报特派记者黄春宇

  (本报新加坡8月20日专电)


相关专题:2010年青奥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