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布勃卡忠告青奥小将 不要因为体育运动放弃学业

  “在这里读书,命很‘苦’。”陈慧莲笑着对记者说,她是新加坡体育学校策略传播高级主管。青奥会的游泳和射击比赛就设在体校,一流的设施让人赞叹,参加青奥会的156名新加坡选手中,有22人出自体校,这也激起了记者的兴趣。

  虽然“命苦”,但每年报考体校者的录取比例是10∶1,可谓趋之若鹜。创立不过6年时间,体校在名声上已可以和新加坡一流中学比肩。这是因为,体校的学生不仅能发展自己运动方面的专长,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取一流高校。“鱼与熊掌”兼得的模式,自然吸引了众多报考者。

  为新加坡有运动天分的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更多优秀运动员,这是政府创建体校的目的。注重学业和运动的平衡,这是体校的立身之本。体校设立9个项目,包括羽毛球、保龄球、高尔夫、足球、帆船、游泳、田径等,都是当地流行的运动。学生们每天和普通中学的孩子一样完成各门功课,在清晨和下午则各有一次训练。虽然绝对时间不长,但强调训练质量。陈慧莲的女儿柔仪今年刚刚从体校毕业,她曾获得槟城国际保龄球公开赛女子青年冠军,接下来,将就读体校与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联手推出的体育与休闲管理课程,“她已经做好打算了,3年后去悉尼上大学,将来做一名体育心理学家。”陈慧莲说起女儿,很是欣慰。

  “来这里的孩子,个个都想当冠军,但我们知道,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必须在学业和训练之间做出合理规划。”陈慧莲说。曾取得多哈亚运会女子50米蝶泳金牌的陶李,也是体校的学生,如今,她准备攻读一所新西兰大学的预科。点燃本届青奥会主火炬的帆船选手蔡旺龙,也是体校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3名体校学生进入多支新加坡国家队。让每个学生都有个光明前途,也将这里打造为新加坡国手的“摇篮”,这双重目标,体校同步推进。

  参加青奥会的选手年龄介于14岁到18岁之间,在学习和训练之间把握平衡,正是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获得女子铁人三项季军的美国选手凯利自称“还不是专业选手”,只是参加了学校的体育活动小组。因为要参加青奥会,则加大了训练强度,“我很喜欢铁人三项,但学习也不能放松。未来如何,要看自己的发展。”

  如何把握这种平衡,对于中国年轻运动员来说,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小小年纪进入专业队后,就脱离了普通教育体系,“训练结束很难有时间学习了”,“也许退役以后可以去念书吧。”这是很多年轻选手的想法。但竞技体育本身是金字塔型的前进模式,对于其中的绝大部分运动员来说,没有一定的教育基础,转型时往往发现,真的很难。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认为,改变训练观念,优化训练模式,对于一些项目的年轻运动员来说,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果北体附属竞技体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考上北大清华,何愁家长不送孩子来这里。”这样,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体育的教育功能。

  “一个人的运动生涯终归短暂,不要因为体育运动而放弃学业。所以在做运动员时,就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而学习就是在为你的未来打基础。也许会很辛苦,但这是为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取得成功。”国际奥委会委员、曾经的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这样忠告青奥会的运动员们。

  (本报新加坡8月18日电) 


相关专题:2010年青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青奥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