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访新加坡最大经适房小区 房价高涨与青奥会无关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04:50  扬子晚报
大巴窑组屋一角。
大巴窑组屋一角。

  在国内就听人说起新加坡的“组屋”。“组屋”其实就是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它决定着全国80%人口的住房大事,意义重大。连日采访,总能听到一些新加坡人抱怨房市过热、房价太高的声音。恰逢青奥,却不知道这二者是否有关。昨天,记者来到了新加坡最有名的组屋区大巴窑新镇,体验异国的“经济适用小区”,感受狮城民间社区的青奥氛围。

  从“居者有其屋”到“有其镇”

  走出位于大巴窑新镇的地铁站,记者已经站在这个新加坡最大组屋区之一的心脏地带。眼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10余行人往来其间,还有三五居民坐在广场的一个休息区内闲话家常。在广场一侧建有舞台,其上关于几日前某场潮剧演出的横幅还没撤下。

  沿着四通八达的道路,记者漫无目的地在大巴窑闲逛,虽说脚下的土地是全新加坡首座由组屋区整合成的新镇,更吸引过包括温家宝、朱镕基以及英国女王等要人前来观摩取经。但一圈逛下来,其实面积也就相当于南京一个中等大小的街道社区。只是林立的住宅楼动辄数十层高,而且据说每5年就要集中翻新整修一次,再加上各种错落有致、造型现代的图书馆、医院、教堂、学校、俱乐部等配套设施,从格局和气势上看,自非那些几栋甚至一栋住宅楼构成的普通组屋所能比拟。记者数了一下,大巴窑共分作8条街巷,每条街巷两侧都有数十栋组屋楼,多达300多栋。每隔两三个街巷,就会有广场和各种配套设施。巴士站、的士站遍布整个新镇,而两个可通往新加坡岛城各个地方的地铁站则位于大巴窑的中心,市民出行很方便。

  据说,新加坡建屋局不久前刚刚把办事处搬到了大巴窑新镇入口处,新加坡人想申请购买组屋必须来到这里登记、排队和抽签。50年前,正是由全新组建的建屋局,启动了让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的“组屋”计划。如今,80%以上的新加坡人用完全能够承受的价格以及低税贷款,从政府那里购买了高质量的组屋。这让新加坡政府曾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新加坡已成为一个人人都有房子住的国家。

  “居者有其屋”实现之后,让居者住得更宽、更好成了建屋局的主要任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镇计划开始启动。继第一个新镇大巴窑之后,新加坡目前已经建成类似新镇20多个。

  青奥会对新加坡房价没什么影响

  跟东京、中国香港乃至内地的一些大城市相比,新加坡人绝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向政府直接购买的组屋,价格低廉。采访时,大巴窑一家叫做胜和产业的房地产中介公司经理马克告诉记者,5年前,一间三室一厅的4房式组屋,通常只需新币20万元左右,即使在地理位置最优、价格最高的大巴窑,这个数字也不会超过25万。这对平均年收入近5万新币的新加坡人来说,负担非常之轻。

  马克告诉记者,政府组屋虽然便宜,却不是以牺牲品质来实现的。这里新建的组屋区,论建筑质量和小区环境都非常好。之所以如此便宜,主要是因为没有地契,以及建屋局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而其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成批建造的集中优势,也是压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新加坡的组屋,往往是越造越高。二三十层楼的组屋随处可见,甚至已经出现50多层高的“摩天组屋”。

  “这几年房市很热,组屋的价格出现攀升,像在大巴窑,我们昨天刚刚成交一套5房式的组屋,卖到70万,比5年前翻了一番。”马克说,房价的高企跟政府翻修的时间有关,所以5年出现一次比较大的上涨很正常,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作用。

  说起青奥会,马克认为这和房市并无太大关系。“新加坡的居住格局相对成熟,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新的居民聚集区。”不过他透露,因为青奥的原因刺激了新加坡旅游,长时间停留的游客很难订到合适宾馆,所以租房市场最近很火爆,“大巴窑新镇有两座体育馆承办青奥赛事,加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在一间4房式组屋的月租价涨到近2000新元。”

  居民“贡献”出平时锻炼的体育馆

  马克说的两座体育馆,分别是刚刚举办了排球和举重比赛的大巴窑体育馆,以及即将举行跳水比赛的大巴窑游泳馆。青奥会之前,它们作为大巴窑新镇配套设施,以低廉收费供市民健身。

  尽管昨天没有跳水比赛,但游泳馆的入口处仍站着志愿者和保安,将没有证件者拒之门外。

  在大巴窑的购物街,记者遇到住在1巷176栋16楼的大巴窑人罗安泰。54岁的他每周开3天出租车,昨天刚好休息。罗告诉记者,他每周都会花两天时间去锻炼,体育场馆收费很便宜,很多场地还可免费预订。“开青奥会,对我们的锻炼的确会有一些影响。”罗安泰说,从开始整修直到赛事结束,场馆大约要暂停开放两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去邻近的组屋区的体育场馆。要不就是和太太散步,或者在广场打拳,总之还好啦。毕竟是国家的事,总要支持的。再说赛事结束后,据说场馆设施要比现在好多啦。” 

  其实除了“贡献”出体育场馆,记者还在大巴窑新镇看到了不少“青奥”的痕迹。因为邻近场馆,一些住在本地的志愿者能在休息时间回家吃饭小憩,所以紫色的志愿者服在小区内随处可见;此外因为大巴窑的名声在外,住民们对背着摄像机的各国记者早已不再陌生,有时甚至还能遇到前来体验新加坡民间风情的运动员。 

  特派记者 张磊 汤敏 薛玲


相关专题:2010年青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新加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