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乒赛夺冠冯天薇还有终极梦想:伦敦奥运要拿金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09:25  乒乓世界杂志
世乒赛夺冠冯天薇还有终极梦想:伦敦奥运要拿金牌

《乒乓世界》2010年第八期封面

  冯天薇的终极梦想

  ■文/李美多 图/夏娃 边玉翔 白宇

  莫斯科世乒赛,让冯天薇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

  忍者神龟

  这一天是7月2日星期五,太原骄阳似火。早上8点25分,冯天薇一身短打扮,背着双肩球包,蹬着一双白色CROCS,出现在漳泽商务酒店的大厅里。不时有人在她不远处比比划划,说的话大同小异,“看,那就是新加坡的冯天薇。”

  冯天薇看起来和两年前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帅气的短发,依旧很有礼貌,微笑着和你打招呼。只是眼睛有点肿,看起来像没睡好觉似的。

  5分钟后,冯天薇和队友刘娟钻进了银灰色的商务轿车。轿车穿过繁闹的市区,20分钟后,驶入位于晋阳街100号的山西体育职业学院院内。路上,冯天薇从包里掏出一管儿眼药水,熟练地把药水滴入双眼。一个月来,每天如此冲洗眼部6次,冯天薇练出了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能自如上药的本领。

  一层是乒乓球馆,有十几张台子,四周墙壁有些斑驳,每张台子旁边摆放两个木制的小板凳,用于放置队员的球包、球衣和球鞋。馆内没有空调,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早已大汗淋漓。两个大一点的队员给冯天薇和刘娟腾了张球台出来。冯天薇换好衣服和球鞋,一边围绕着球台活动身体,一边和刘娟说说笑笑,黑色的运动上衣被汗水浸湿了一大块。做好准备活动后,冯天薇用发卡把额前的头发别了起来,开始和刘娟进行对练。少倾,脸上便布满了豆大的汗珠,倔强的头发也完全被汗水打湿,伏贴地贴在脑后。为了不让汗水流到眼睛里,冯天薇不时走到旁边拿白色毛巾抹去脸上的汗水。

  之前的一个月和接下来的两个月,这里都是冯天薇的大本营。6月1日,莫斯科世乒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冯天薇在新加坡只休息了两个小时,便马不停蹄地飞到太原,这时她的身份是大同云冈—金地矿业俱乐部的队员。6月9日,冯天薇打了乒超联赛第一役,3比0赢了山东鲁能的韩国外援金暻娥。也是从那时起,冯天薇的眼睛出了问题——水土不服过敏了。

  “你看我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之前最严重的时候眼睛只剩一条缝儿,肿得和鼻梁一样高。”冯天薇指着自己的眼睛和记者说,“还通红,忍者神龟似的。我都不好意思出门。”为了不耽误比赛,那段时间,冯天薇跑遍了大同大大小小的医院,每天输液,有一次扎到了血管外面,当时胳膊上就鼓了一个大包。即便是这样,冯天薇仍然一场比赛不落。“其实这时候她要是不上场,大家也都能理解,但她一定坚持要上。”大同俱乐部的段领队说。

  7月1日下午2点,刚刚打完“世界VS中国乒乓球团体挑战赛”的冯天薇,从上海飞到太原,稍作休整,就来到酒店的健身房练身体。第二天从上午8点半练到中午11点。中午在酒店自助餐厅吃饭时,不时有人过来要她签名合影。下午又练了三个多小时,发多球,打双打,练套路……下午6点50分,球馆只剩下她、刘娟以及新加坡女队主教练周树森和大同俱乐部教练卜帮民。几个小队员等不及要和冯天薇合影,照完像冯天薇又和刘娟抠起了技术细节。之前,因为眼睛的问题,冯天薇有三个星期没怎么练,她要抓紧一切时间“补课”。

  这次在太原,有更多的人认得冯天薇。与两年前北京奥运会时相比,她的头顶不仅多了一个世界冠军的光环,更因为新加坡女队战胜的是“不败”的中国队。在那场令人窒息的决赛中,冯天薇独拿两分,为新加坡创造了历史。

  成熟的标志

  即便过去了一个多月,跟冯天薇聊起莫斯科世乒赛夺冠的点点滴滴,她还是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冯天薇清楚地记得,夺冠后的几天,自己一直处于恍惚之中,仿佛在梦里一般。“我的白日梦都成真了。之前想参加奥运会,没想到真就参加了,还拿了银牌。然后想成为世界冠军,没想到这次就真拿了。”

  赛后,冯天薇被无数次问及同一个问题:“拿世界冠军,有没有想到?”她连声说:“没想到,没想到,打成这样自己都有些惊讶。”

  莫斯科世乒赛前,冯天薇和队友在台湾进行集训。赛前目标是第二,对手列了5、6个,中国队并不在其中。集训时间一共不到40天,时间紧巴巴的。

  小组赛抽签时,新加坡队的运气不错,没有碰到亚洲队,比赛也打得顺风顺水。半决赛3比0胜了德国后,冯天薇松了一口气,任务完成了!

  决赛前,新加坡女队主教练周树森在接受央视体育频道李武军的采访时说:“对中国队我们绝对是下风,估计局面会出现一边倒。”而当冯天薇被问道获胜的机会有多大时,她呵呵一笑,“不知道。”

  2010年5月30日,对新加坡来说,注定不是个平凡的日子。

  距离比赛还有两个多小时,新加坡女队和中国女队乘坐同一辆巴士,从宇宙酒店出发前往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馆。冯天薇和中国队员们有说有笑,还和刘诗雯、丁宁相约比赛结束后好好逛逛莫斯科。

  那时估计连冯天薇自己都没有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女团决赛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一盘,冯天薇3比2逆转丁宁,一下子让所有在场的、电视机前的人或者紧张或者兴奋起来。最后一球结束,电视机里传来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领队黄飚来自前方的声音,“后面三局,冯天薇关键时刻发挥非常稳定,表现出了世界超一流的技术水平。冯天薇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接发球有变化,敢于挑打。在进攻上勇于搏杀,没有选择稳,频频采用进攻性的击打……”

  关于冯天薇为何能够逆转,有很多种说法。而冯天薇自己的总结是,除了对方压力太大影响了发挥,还要归结于自己“心态平稳”。从现场的表现看,无论是0比2落后,还是第四局3︰8落后,还是追平逆转,冯天薇始终是一张“扑克牌脸”,甚至还挂着一丝轻松。

  “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比较平稳,这是不是成熟的一种标志?”冯天薇微笑着反问记者。

  实际上,成熟注定是用很多代价换来的。在冯天薇的记忆里,和丁宁有过一次极其类似的交手,只是角色发生了置换。那是半年前,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冯天薇3比1领先,被丁宁追到3平,决胜局冯天薇7︰3领先,却莫名其妙连续丢分,最终惜败。

  那是冯天薇与丁宁六、七次交手中唯一一次领先,她回忆说:“当时我想马上就快赢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失控了。在场上失控也正常,但打到像我们这样的水平,领先时失控是不可原谅的。”

  那一次失控强烈地刺激到了冯天薇,在进行了一番深刻透彻的剖析之后,先赢后输的情况明显减少。也许正是对“失控”有过刻骨铭心的体会,莫斯科世乒赛决赛场上,冯天薇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手的变化。“跟我领先失控的感觉很相似,我能感觉到她们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手了。”

  与刘诗雯的决胜局后半局,冯天薇不像之前那么平静了,每胜一球,必振臂呐喊。冯天薇后来回忆:“那时就看谁更坚定,从心态上来看,我不比她下风。打到后来,我明显感觉她出手没有那么果断,有些犹豫。”

  这正是冯天薇的“可怕”之处,它可以在世乒赛团体决赛赛场上,冷静地控制自己、看清对手,可以给自己之前没有胜过的丁宁、刘诗雯以突然一击,可以让场外的周树森从“绝望”到惊喜得合不拢嘴。

  当然,正如周树森所说,新加坡队此次夺冠是因为自己没有包袱,可以放开了拼,而且“赶上了好时候”——没有了张怡宁、王楠的中国女队尚显稚嫩。

  关于这一点,冯天薇做出了这样的解读,“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张怡宁2004年奥运会之前也有过失常,郭跃、李晓霞成熟之前也输过很多。现在反过来看丁宁和刘诗雯,觉得她们更可怕了,因为她们又要成长了。”

  母亲的怀疑

  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馆兴奋剂检验室,气息尚未平复的冯天薇等待着接受尿检,在她还嘀咕着“可别有什么问题,那可全完了”时,她的手机里已经有100多条新短信和十几个未接来电。

  其中一个电话是冯天薇的妈妈刘春萍打来的。冯天薇回拨过去时明显感觉到妈妈的兴奋,“我觉得她比我激动,以前她很少表扬我,但她在电话里表扬我了。”

  5月31日,新加坡机场。刘春萍手捧鲜花,夹杂在欢迎的人群中,等待着女儿的出现。抱着奖杯的冯天薇第一个走出来,和母亲深情拥抱在一起,“妈妈,这是我送你的礼物,你高兴吗?”“高兴,高兴……”刘春萍还没说完,眼圈红了。

  现在回忆起那一幕,冯天薇仍然会鼻子发酸。

  其实,从一开始,刘春萍对女儿在球上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求女儿有个好身体。之前冯天薇来到新加坡,对妈妈说:“我想打奥运会,我要在奥运会上拿牌。”刘春萍一脸狐疑,“可能吗?”在所有的银牌都拿过之后,冯天薇动了拿世界冠军的念头,刘春萍看了她一眼说:“你行吗?”“你看着吧。”女儿真拿了世界冠军,刘春萍笑了,“看来你真是行。”

  现在回头再看,冯天薇认为这是妈妈的激将法。女儿拿了世界冠军,刘春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也终于找到机会“释放”了。

  “打完比赛,我妈火了。很多记者要采访她,天天像大红人似的。现在都一个月了,我妈心情还没平静呢。给我打电话,说谁谁又说什么了,我说‘行了吧,都一个月了,你还这样呢?’”

  从莫斯科回到新加坡后的第三天,冯天薇获得2009年新加坡最佳女运动员奖,在颁奖典礼上,刘春萍与新加坡副总理隔着冯天薇,她对女儿说:“你到那边坐着,我和总理聊会天。”

  “一般人会特别拘束,她不会,聊得特别好,没一会人家有几个孩子她都问清楚了。” 冯天薇说自己的性格和母亲完全相反,要是母亲的性格,就打不了乒乓球了,踢足球还行。

  但事实上,冯天薇受母亲的影响很深。冯天薇平时很少和刘春萍说球,说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当她遇到不开心的事,和别人说不了的话时,就会向母亲倾诉。每次说完,冯天薇都会觉得浑身轻松。正是刘春萍乐观积极的性格,让冯天薇觉得发生再大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成长

  在新加坡,有一家近两千人的球迷俱乐部,其中很多是冯天薇的粉丝。闲暇时,冯天薇会和球迷吃吃饭,聊聊天。而回到中国,冯天薇也会感到国内粉丝的“疯狂”。在湖南打比赛时,有球迷为看她比赛特意从广州逃课来到长沙,还有很多请假来的。“我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但是心里也很过意不去,真的不希望他们因为我耽误自己正常的工作学习。”

  世乒赛后,新加坡的媒体,连续一个星期火热报道女队夺冠的消息。6月26日,新加坡还为乒乓球女队举行巡游庆典活动,这样的活动在新加坡历史上只有两次,上一次是她们的乒乓球女队获得北京奥运会团体银牌的时候。

  现在,无论在新加坡,还是在中国,冯天薇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按照冯天薇的个性,“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

  有人说冯天薇很幸运,也有人说冯天薇的野心很大。这些说辞基于冯天薇两年来的变化。2008年夏天,“白手起家”的冯天薇不仅代表新加坡参加了北京奥运会,还拿了银牌。两年后,又得了世乒赛团体冠军。对于中国队来说,这个对手未免成长得太快了。

  从银色到金色,内行人都知道,对于乒乓球项目上的非中国队选手来说,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就像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教练们常说的:从高手到顶尖高手,看似一步之遥,但哪一个不是从非人的折磨和煎熬中走过来的?

  2008年下半年对冯天薇来说有些难过。和任何一个刚刚经历大赛的运动员一样,她也有状态起伏的低潮期。冯天薇回忆,刚打完奥运会时,在一些小场地打比赛就会提不起精神,觉得没什么意思,觉得只有在奥运会赛场上才能展现自己,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思想境界不够高。

  奥运会后紧接着是世界杯,冯天薇打了季军。成绩还算不错,但她至今仍觉得遗憾,因为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8进4时冯天薇赢了郭跃,半决赛对帖雅娜,这并不让冯天薇担心,毕竟自己还没输给过她。出人意料的是,帖雅娜一上场发挥极好,而冯天薇则像不会打了似的。这次,冯天薇不但输了,而且是0比4完败。

  “那场球真不应该输,赢了我就可以和李晓霞争冠亚军了。虽然我肯定是下风,但毕竟还有机会拼一下啊。”当时冯天薇几乎把所有的第二都拿过了,她第一次感觉拿冠军的渴望如此强烈。

  这场比赛让冯天薇一下子陷入了苦闷,输了都不知道为什么输。训练中时不时就会嘀咕:是不是最近太累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冯天薇很讨厌自己的这种状态,对她来说最难过的不是问题有多大,而是找不到问题。

  有人说运动员的第一个重大比赛都不会打得太好,但这条“定律”显然不适用于冯天薇。参加奥运会时,她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一路杀出来。但是,奥运会后一切似乎变得不那么顺畅。

  她不得不认真地重新审视自己,“其实奥运会时我还没有绝对的实力占住那个位置,成绩是拼出去的,奥运会后我在别人眼里位置变了,别人来拼我。如果我还是用以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肯定不行。”

  意识到这一点,冯天薇的心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虽然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此后,冯天薇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这不光表现在平时训练加班加点,她时刻提醒着自己,无论是大错小错都不能轻易犯。有人问她有必要这么紧张吗?她认定一点:虽然还没在大赛中犯过很大的错误,但如果不注意小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栽大跟头。

  2009年,冯天薇的赛程表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要参加世乒赛、世界杯、亚洲杯等“规定项目”,还有十余场大大小小的公开赛,另外,还要回中国打为期三个月的乒超联赛。终于,在年底长沙举行的总冠军赛上,冯天薇扛不住了。

  那次冯天薇输给了帕夫洛维奇,这又是一场不该输的球。冯天薇边打边想哭,比赛一结束眼泪夺眶而出。在她印象中,那是她第一次因为输球而流泪,“状态特别不好,平时能赢的却输了。让我难受的不是这个,是那会儿打球打恶心了,在场上我都不想拿起球拍。”在总冠军赛之前,冯天薇刚刚在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拿了女团冠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和混双亚军,密集的赛事已让她的身体和心理接近极限。

  为了不影响参加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井浚泓(新加坡女乒教练)耐心地安抚冯天薇,还给她放了一周假。总决赛之后,冯天薇休了一个长假,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哈尔滨,回到了北京陪奶奶。再回来时已是三周之后。经过那次“折腾”,冯天薇彻底练出来了,任何比赛不会有太多情绪波动,输了找原因,赢了也不会太兴奋。

  冯天薇说自己很幸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贵人”。刚到新加坡时,是刘国栋激发出了她的求胜欲望;在她徘徊不定时,是井浚泓坚定了她的信心;现在,有着丰富执教女队经验的周树森又给了她更多的空间。

  “老天对我真的很好。有很多人付出的比我多,但是机会不如我多。可能16岁之前我经受的挫折比较多,16岁之后就转运了。”

  但事实上,冯天薇对自己有着再清楚不过的认识。周树森说:“打比赛输了,冯天薇从来不找客观原因。”对于这个不低的评价,冯天薇的“理论”是:“一旦找了客观原因,就意味着你要一直为这个‘客观原因’找下去。就像你撒了第一个谎,你以后都要为这个谎去圆谎。之所以有‘客观原因’,还是因为你主观有问题。比如海绵不好打,输了,为什么海绵不好打呢?因为你比赛前没有挑一块好打的海绵,还是你自己的问题。只要时刻想到自己存在问题,你就可以进步。”

  面对面地看到这样的冯天薇,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她的理智成熟和娴熟的表达能力。凡是跟冯天薇有过接触的人,对她的评价都是一致的好:沉稳、坚韧、落落大方、处事得体……她自己也觉得这两年成长了不少,“境界不低,但还有待提高,在成长,但还不成熟。我还没办法完全地驾驭自己,有时以前出现过的问题还会反复。什么时候能做到像张怡宁、王楠那样就好了。”

  读书

  冯天薇是新加坡女乒的队长,这是大家一致推举的结果。平时的“管辖范围”就是比赛前统一下大家的服装,没什么实权。5个人中,除了于梦雨,她的年龄最小,但大家对她比较认,觉得她不像一般女孩那样斤斤计较,一是一,二是二。

  平时在队里,冯天薇比较能侃,一般人侃不过她,但仅限于跟比较熟的人,并且很有分寸。跟生人初次见面,她会礼貌地打个招呼。一个人时,她比较安静,会看看书,练练字。实际上,能自如地和人沟通还是近几年的事。小时候的冯天薇比现在沉默得多,要是遇到不认识的人,根本不讲话。这种习惯一直到2005年,冯天薇到日本打球时才改变。

  刚到日本时,冯天薇不会讲日语,为了尽快融入环境,冯天薇强迫自己和别人沟通,不会说的就比划。冯天薇11岁就离开家住体校,独立生活。但即便这样,在日本,她还是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单。

  “那时算是我最难受的时候了,来电话让你去交费,你不知道去哪儿交,真是体会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了,好像这世界只有你一个人。那段时间天天上网,一天24小时恨不得20小时泡在网上,一看有认识人上来就和人家说,眼睛也是那时候近视了。心情不好时就去逛街,没事就逛,日本的商店都快被我逛烂了。有时觉得自己特委屈,其实没什么事儿,但还是觉得委屈,吃吃饭就哭了。”

  直到认识了王雁,情况才有所好转。她们是通过打球认识的,巧的是在日本已经生活了十多年的王雁也是哈尔滨人。王雁很热心,把冯天薇当作女儿一样对待。除了在生活上关照冯天薇,还经常给她讲道理,鼓励她支持她,帮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现在,冯天薇只要一到日本,肯定要去看望她。

  冯天薇说在日本那两年,自己的变化很大,一年好像成熟好几岁。有时刘春萍实在心疼女儿,“别那么累了,找个有钱的男朋友,过得一样挺好啊。”冯天薇从来没想过靠谁,自己有能力,才过得踏实。不仅自己过得好,还要让身边的人也过得好。

  跟面前的冯天薇聊天,时常会产生错觉,觉得她不像个运动员,至少不典型。冯天薇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她不上网,不看电影,不看连续剧,除了训练比赛,就是看书,学英文,被记者笑称是古人的生活。

  冯天薇确实爱看书,从古典名著到当代小说,从励志到心理,出去比赛时,也要随身带上一本。“看书能给我带来愉快的体验。我喜欢看不同方面、不同作者的书,这能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比如心理方面的,并不是想多了解对手,主要是了解自己,我是什么性格,在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了解了这些你才能控制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球就没法打了。”  

  冯天薇说自己虽然是运动员,但骨子里很细腻,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喜欢有学问的人,如果有一天不打球了,肯定会去上学。

  在“世界VS中国乒乓球团体挑战赛”中,冯天薇临时给福原爱讲起了战术,俨然一副教练范儿,“我觉得我还是有做教练的资质的,但是运动员还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做呢。”

  世乒赛后,有记者问她:“夺冠后你会觉得压力大吗?”冯天薇回答:“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大,动力更大。”“但其实我觉得很沉重,之前大家就已经瞄准你了,现在你是世界冠军了,而且又战胜了中国队,中国队整个一个团队研究你一个人。怎么样真正做到从零开始,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

  冯天薇的“野心”有多大,她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采访行将结束时,面对这个必答题目,冯天薇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目标……先不要说超越自己,还有很多人需要我去超越呢。伦敦奥运会时候,中国队员肯定会更可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能想得出。”

  “我希望自己能在伦敦奥运会上拿金牌,这是一个梦想,我知道难度会非常非常大。比较现实一点的目标是拿团体银牌的情况下,单打拿一枚奖牌。胸无大志的人也不会打到这个份儿上,当然胸有多大志,就要付出多大努力。”

  不管有多难,不管能否实现,伦敦奥运会冠军甚至大满贯,都不是她的终极梦想。不管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孩绝不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她的未来什么样,谁知道呢?

  记者手记

  和冯天薇约采访并不是件困难的事——虽然不喜张扬的她在夺冠后只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她回复短信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并且措辞有礼有节。

  和冯天薇相处也是个愉悦的经历,她会在训练前买水时主动问你喝什么,会把周树森指导送给她的杨梅分一半给你。更主要的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时常给记者惊喜。有些话确实不像出自一个运动员之口,至少不是她这个年龄的人能说得出来的。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冯天薇也很“潮”,也喜欢时尚的东西。尤其对手机情有独钟,到新加坡后买下的“最新款”有五六个。

  “我不是古人,只是有点古人的情结。我在日本时还写过诗呢,描述自己孤独的状态。”

  “其实我的承受能力还是挺强的,遇到困难我先想到比较积极乐观的一面,只是有时会有点小伤感。”

  冯天薇的手机里存着很多自己的艺术照,有些很酷,有些则妩媚动人。就像有些网友评价她那样:又帅又美。果然。


相关专题:2010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乒乓世界》夏娃专栏

更多关于 冯天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