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排大奖赛中国碰奥运冠军验成色 王一梅pk美女MVP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07:3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13-15日,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澳门站的比赛将在澳门进行,中国队将与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荷兰队和多米尼加队交锋,其中与巴西队的比赛最为令人关注,这场比赛将检验中国女排的强队成色。王一梅与纳塔莉娅或谢拉的重炮对抗尤为引人注目。

  王宝泉VS吉马良斯

  自今年以来王宝泉入主中国女排以来,中国队已经与俄罗斯队、美国队等世界强队交手,但一直未遭遇过北京奥运会金牌得主巴西队。巴西队目前的人员构成与北京奥运会时相比变化不大,主二传弗法奥和主力接应瓦列夫斯卡退出国家队以外,其他主要队员仍在阵中。谢拉、马丽安妮、法比亚娜、保拉等主力队员依然是该队的主心骨,年轻队员纳塔莉娅已经逐渐成长起来,该队虽然目前面也面临着二传不成熟、攻传配合不默契、一些主力球员状态不理想等困难,但仍然是当今排坛最具实力的一支队伍。

  中国女排自重组以来虽然打了一些好球,但除总统杯决赛对俄罗斯队的比赛算是与世界一流球队的强强对抗以外,其他比赛难称高水准的对抗。本站与巴西队的比赛将是检验中国女排强队成色的一场比赛,对于主教练王宝泉而言,与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一支队伍的比赛可以检验本队在技术、战术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对于中国女排今后的成长是有利的。

  中国队若想在比赛中对巴西队造成一些麻烦,出路还在于打出快速多变的战术风格、坚持拼发球战术方有取胜的机会。本场比赛虽然是王宝泉与吉马良斯的首度交锋,但对手对中国队的主要队员王一梅、马蕴雯等人比较了解,中国队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出自身特点将是能否取胜的关键。

  王一梅VS谢拉或纳塔莉娅

  王一梅是中国女排以往对付巴西队最有力的武器,在06世锦赛对巴西队的比赛中她一个人独得26分成为那场比赛的得分王,在08奥运会对巴西队的半决赛中她得到10分,进攻成功率达到了50%,也是中国队最高的。巴西队拦网有高度有判断,防守卡位出色,突破她们的防线并非易事,而王一梅的力量就是撕破巴西队防线的利器。

  去年大奖赛MVP谢拉几年来一直是巴西队的主要得分手,也是巴西队夺取奥运会金牌的最大功臣之一,但自巴西队更换二传以来她的速度优势一直发挥不出来,在上周巴西站对意大利队的比赛中因进攻成功较低而被新秀纳塔莉娅换下。而纳塔莉娅只打了两局半就得到了21分,她的进攻势大力沉,已经成为巴西队最强的火力点。

  中国女排对于拦防欧美强队接应的二号位强攻和一号位后攻一直比较薄弱,巴西队无论上谢拉还是纳塔莉娅,对中国队的拦防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王一梅在成都站对荷兰队“复活”,表现出了强劲的攻击力和高昂的气势,本站仍然值得进一步期待。届时巴西队势必对她进行重点布防,对此王一梅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强攻一旦受阻的情况下如何摆脱将是对她的一大考验。此外由于她不接一传,她出任主力以后李娟就需保障一传而出场,这样中国队的战术打法趋于简单,变化也不多,对于王一梅的进攻依赖性比较大,这是她面临的又一考验。

  双塔对决谁将掌控制空权?

  巴西队的双塔副攻法比亚娜和塔伊萨堪称当今排坛网上实力最强的“双塔”组合,她们拦网高度高、判断好,进攻点高,很少有人能够抑制住她们的高点快球。虽然法比亚娜手术刚刚痊愈,目前身体状况比较一般,且与二传手攻传配合不理想,但仍然是巴西队最有威胁的一个进攻点,对此中国队须重点防范。塔伊萨的背飞速度较慢但点很高,常常利用身高优势突破对方的拦防,去年大奖赛总决赛对中国队的比赛两人的进攻成功率超过了50%,拦网拿到八分且多次有效撑起中国队的进攻。她们的缺点是拦网移动稍慢,中国队只有加快进攻速度方能突破对方的高拦网。

  中国队的双塔副攻马蕴雯和薛明各有特点,由于马蕴雯打两轮两点攻,进攻的压力要更大一些,对方可能会用端拦网最好的马丽安妮和两个副攻组成双人拦网来对付她,马蕴雯多打一些速度较快的短背飞或许效果更好一些。薛明的身前快球容易被巴西队的高拦网所抑制,因而在比赛中必须配合一些背后球才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在拦网方面,由于巴西队两边拉开进攻的速度很快,对两人的拦网判断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除了对巴西队以外,中国队对荷兰和多米尼加队的比赛也不容轻敌,荷兰队在成都输给中国队以后肯定想办法抑制王一梅的强攻,如果王一梅这一点的进攻受阻,中国队如何应对是王宝泉教练应当考虑的。多米尼加队曾在中国精英赛中战胜过中国队,两队又在世锦赛上同分在一个小组,因而本站的比赛也是世锦赛前的一次摸底之战。(冰雪季节)


相关专题: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专题 

更多关于 王一梅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