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教结合"山重水复疑无路 清华跳水模式何去何从?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9:4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人民日报》近日连续刊发文章,探讨中国的“体教结合”之路。在这种中国体育模式的尝试迎来23年之际,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这种弥补传统模式不足的新模式,却山重水复疑无路。其中,该报在一篇题为《迷茫的清华跳水队》的文章中就指出:“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前提下,清华跳水队将何去何从,或许无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报道称,上世纪50年代起,在政策导向下,体育界建立了一个从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教体分离。这套高度整合资源的训练管理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冠军,促进了中国体育的超常规发展。但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这套体系逐渐暴露出成材率低、人才畸形发展、退役后转型难等诸多问题。而运动员饱受伤病困扰、竞技体育封闭运转等问题的日渐突出,更使这种培养模式开始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

  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是“体教结合”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始,是要建立一个除体育系统培养运动员渠道之外,以教育系统为主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体教结合主要形成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是高校直接引进退役运动员;第二种是体工队与高校联合办队;第三种是高校直接招收现役运动员;第四种是高校跟中学、小学直接挂钩,形成教育系统内部的独立培养体系。

  清华跳水队曾被视为中国“体教结合”的探路者,人才培养原本在教育系统内部运行得非常顺畅,但一旦涉及与体育系统的衔接,就碰到了无法解开的死结。撤销“双注册制”(“双注册制”意味着所属队员既可以代表学校、又可以代表地方参加体育系统的比赛)所引发的人才流失,与其说是运动员在现有竞赛体制下的被迫选择,倒不如说是体、教两个部门之间的交锋与博弈。

  《人民日报》认为,如果说经费和生源是“体教结合”看得见的路障,那么体制才是埋在这条路上的最致命“雷区”。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的话说,教育的事,体育口办不好;体育的事,教育负担不起,体教之间存在着无形的壁垒。

  现行体制下,体育部门掌控着国内的运动竞赛举办权、国际赛事的参与权、优秀选手的选拔权等资源,这使得学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很难进入国家竞赛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学校途径是报国无门,从某种角度是对高校践行“体教结合”的一种压制和不认可。

  在清华跳水队中,这种现象颇为明显,很多选手为了能够进入国家队,不得不选择出走到省队,然后迂回到国家队的路线。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清华跳水队,却两手空空,遭遇人才的流失。譬如,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跳水冠军赛中,曾经在清华大学跟随于芬训练的六名弟子进入前三名,其中,何姿获一米板和三米板冠军,施廷懋一米第三;林跃全能冠军、十米台第三名,杨礼光亚军;周吕鑫十米台冠军,双人第三;刘娇获女子三米板第三名。不过,这些选手都是代表了一些省队,他们的成绩在名义上与清华跳水队无关。

  对于清华跳水队的何去何从,有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大致不外三种出路。

  其一,就是更好地将“体教结合”纳入到“举国体制”的内涵中去。

  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传统的专业培养体制,其实都是举全国之力,做好中国的体育事业。清华跳水队总教练于芬在采访中曾说:“举国体制是举全国之力,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是以人为本,多元化培养人才,是传统的专业队培养体系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与完善。同样都是举国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对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尝试。

  事实证明,清华大学的“学训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在过去的三届奥运会上,都有该校跳水队总教练于芬培养出来的选手夺取奥运冠军。“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体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而是可以兼容的,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的。

  不过,2001年全运会上清华跳水队大放异彩后,过去曾让他们如鱼得水的“双注册制”的取消,将清华跳水队几乎扼杀。“双注册制”的取消,直接将清华跳水队与各省队从合作培养人才的“双赢”关系,转而推到各自为阵的竞争关系。这也使得清华大学辛苦培养的大量优秀选手半途流失,而这些少年选手本应该在技术和全面素质的塑造上可以更加强大,更加完善。

  其二,清华跳水队成为境外优秀跳水运动员的人才生产线。

  在经历了人才流失和各方的冷落后,清华大学跳水队也面临新的窘境。他们可能会成为国外优秀跳水运动员的人才生产线。清华大学跳水队作为一个大学体制下的队伍,在失去了对中国跳水人才培养的作用后,可能会面临国际化的路线。大学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对于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而言。

  很多来自境外的选手,目前开始把目光放到了清华大学跳水队这个生产名将的“跳水黄埔军校”上。据记者了解,现在清华大学跳水队就有不少来自港台和欧美的选手,目前正在接受训练,准备参加其所在地区的跳水选拔赛。如果他们一旦成才,将来可能会成为中国队的对手。

  其三,清华跳水队的队员被迫出走他国,以外籍身份代表其他国家出赛。

  清华大学跳水队面临的第三个可能,也是一些队员们的出路,也许就是大量优秀人才的浪费与流失。清华大学跳水队的队员虽然水平很高,但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却往往面临报国无门的窘况。有些队员虽然具有很强的实力,是全国同龄队员中的佼佼者,如被认为是体教结合的完整作品——已经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大三读书的熊晴清,就长期无缘国家队,也从未有机会以真正大学生身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当然,一些队员在家长的劝说和外界的动员下,也许会转走他国,成为像乒坛的李佳薇等人那样的“海外兵团”,最终调转枪口成为国家队的威胁。

  《人民日报》认为,对于为什么要“体教结合”,中国体育沿着举国体制所走过的轨迹,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从人的发展角度,还是体育的发展角度,“体教结合”都必将是未来的趋势和主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大量金牌与冠军的同时,也无情剥夺了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我们只能看到极少数登上“金字塔尖”的胜利者,却遗忘掉绝大多数沦为塔基的失意者。文化的缺失成为运动员转型再就业的“致命伤”,也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根基。这些愈演愈烈的弊端,逼迫我们必须改变,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也许,将“体教结合”尽早纳入目前的“举国体制”,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同时打破横亘在体育与教育两大部门之间的藩篱,切实保障好大学体育运动队的利益,在成绩与财政支持上向其适当倾斜,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鼓励,才是中国“体教结合”的出路,也是清华大学跳水队们等成功模式的出路。在高校将与体育相关各学科资源调动起来,一起在体育技术和运动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充分发挥作用,必将使得我国体育成绩在世界体坛更放异彩。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