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鑫:备战尤杯练到眼前发黑 想成为“张宁第二”(2)

汪鑫:备战尤杯练到眼前发黑想成为“张宁第二”(2)

《羽毛球》封面

  幸运从天而降,梦想再度插上翅膀

  2008年全国锦标赛上,身为八一队一单的汪鑫在团体决赛中以2比1战胜谢杏芳。在现场观战的李永波赛后把汪鑫叫过来,问她的腰伤怎么样,汪鑫说:“队里的训练可以控制,偶尔疼一下,一两天就缓解下来了。”李永波接着说,“现在北京的训练也很科学,可以跟教练沟通调整,我要回去研究一下你的情况。”听罢此言,汪鑫一下愣在那里,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就此发生转折。

  2008年年底,汪鑫得到通知,去北京参加国家队女单组于2009年1月举行的选拔赛。多年的等待似乎就要看到希望,汪鑫异常兴奋,但同时又有些信心不足,“人家都是国家队的,要是打不上不是更痛苦?”“不打你怎么知道不行呢?能赢一个是一个,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展示一下自己。”教练开导她。

  在参加选拔赛的6名队员中,除了汪鑫,其余五人都是国家二队的。选择赛共进行了三天,6名参赛队员进行大循环,每天上下午都有比赛,强度很大,不服输的汪鑫横了一条心,要在比赛中证明自己,结果她以仅输一场的成绩名列第一。比赛结束后正值春节,汪鑫便回到丹东家里,一边与父母过个团圆年,一边等候国家队的通知。因为选择赛的强度太大,汪鑫累得两只脚肿得跟馒头似的,回家后着实把妈妈吓了一大跳,以为她的脚断了。

  春节之后,汪鑫等来了去国家队报到的通知,终于在24岁那年,从家乡丹东踏上了重返北京的旅程。

  重生之路依然坎坷,一次夺冠点燃希望之火

  如果把2002年那段短暂的国青队集训时间忽略掉,从福州到北京,汪鑫用了整整11年的时间,而她也从一个13岁的小女生长成了24岁的大姑娘。“羽毛球运动在25岁之前,最起码你要出成绩,拿到你的最好成绩了。”她的国家队教练张宁说。可是,汪鑫呢?她还没有参加过超级赛!甚至在参加菲律宾黄金赛前,她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概念,她以为所有的系列赛都是一样的。

  初来乍到国家队,汪鑫拼了命地练,但怎么也跟不上别人的步伐。“我每天都觉得好像在跑在追在赶一样,干什么都很紧张。早上练完了要赶紧收拾东西,洗澡、赶班车,吃饭也很快,回去睡觉,下午3点又要赶班车,晚上8点多回去,洗洗衣服,又该睡觉了。她们连洗澡都很快,5分钟就出去了,我都懵了。在八一队的时候,我都是上午11点左右才晃晃悠悠地回宿舍洗澡,到11点30分再晃晃悠悠下来吃个饭,现在每天都跟打仗一样!”另外,刚到国家队时,汪鑫每次看到医务室里有那么多人在做治疗,她就不敢进去,心想:算了,就自己拉伸一下吧。

  那段时间,远在福州的教练陈伟华的电话隔一两天就会响起,他总会看到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陈导,我快不行了。”电话那头传来汪鑫小小的声音。“恩,我知道,要坚持,熬过去就好了。”每次,陈伟华的安慰鼓励只有“坚持”这两个字。他太了解汪鑫了,这个不服输的姑娘只是在发牢骚,她会适应的。

  汪鑫有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她有她喜欢的励志名言。“这是个光明的时期,又是个黑暗的时期,我们前方有着一切,我们又一无所有!”这句来自小说《双城记》里的话被她写了下来,挂在QQ上,“我觉得这句话挺有逻辑的,说的挺好的,很喜欢,也算是激励自己吧。”晚上躺在床上,汪鑫一遍一遍地在心里重复这句话,直至昏昏睡去,第二天精神抖擞地爬起来,精神百倍地训练。

  在福州,再艰难的时候汪鑫都没有哭过,可是,在迈进梦寐以求的国家队后,她却因为训练而哭了。体能训练是女单主教练张宁最为看重的一项训练内容,而汪鑫在八一队训练时,因为没有田径场,每次她不是绕着场馆跑,就是在跑步机上跑,冲刺跑便成了她最弱的一项。当时,张宁对汪鑫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第一次在国家队练冲刺跑,5个400米,汪鑫用尽全力跑下来,“不行,你这没达标!”张宁说。“张导,我真的尽了全力。”汪鑫都快哭了。最后张宁虽然没有罚她,但汪鑫却觉得很委屈,一个人偷偷地哭了。她明白,这里不再是八一队了,以前没力可以有各种理由,现在,没有借口,只有练。

  2009年是属于王仪涵的,她连夺六站国际赛事冠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中国女单的“新一姐”,初来乍到的汪鑫默默无闻地苦练着,她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差距。“最初跟她们交手的时候,就感觉真的有差距,不是说自己没打好,就是打好了也是这样,赢不了······要是稍微没打好,就会觉得跟别人差很多。像王仪涵她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不用什么技战术,单纯就是打能力我都防不住,明显差了一截。”

  这又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汪鑫着急。训练中接不到球的时候,她在想:人家都能接到,为什么我接不到?就是能力差!她太羡慕王仪涵和王琳那么有力了,后场球呼呼的,“要是我那么有力多好啊,”她从来不觉得自己个子矮是什么劣势,“那我就多跑呗,再累我也能坚持,但是力量太差。”力量训练是痛苦的,张宁会逼她,“张导,我起不来了。”练习腹部力量,汪鑫经常发怵,张宁盯着她,“起!用力,这不起来了吗?”训练是残酷而又枯燥的,汪鑫经常陷入纠结和迷茫中。“我年龄这么大了,各方面又不如别人,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打下去?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突破?“运动员就是要靠成绩来说话的,信心也是建立在赢球的基础上的。”

  2009年6月,因为国家队主力都在备战世锦赛,汪鑫获得了参加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黄金赛的机会。在菲律宾,汪鑫在决赛苦战三局,战胜了周蜜,拿到了平生第一个国际比赛冠军。赢球后,她兴奋得把球拍一扔,跟带队的教练韩晶娜紧紧拥抱在一起。后来,这居然成了汪鑫的一个小段子,大家都说她,“你用得着那么激动吗?跟拿了世界冠军似的!”“我这不是没拿过吗!”她不好意思地说。紧接着,在马来西亚黄金赛上,她又获得女单亚军。一个冠军和一个亚军,这样的成绩对汪鑫太重要了,“这对我的信心太有帮助了,说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心里也有底了。”

  自找苦吃,只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凭借两站黄金赛的亮眼表现,汪鑫在2009年下半年获得了多次参加超级赛的机会,而她也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几乎每次都打进了四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开始跻身国际赛场至今,她仍然保持着外战不败的绝佳纪录,尤其是三胜中国女单头号对手、丹麦名将拉斯姆森,她也因此获得了“外战女皇”的美誉。

  进入2010年,汪鑫的心气更足了,她期待着自己能有更大的突破,当然,最好能够实现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对于中国女队而言,2010年最重要的一项团体大赛就是尤伯杯赛,从年初的公开赛开始,汪鑫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打好每一场比赛,争取获得参加尤伯杯的资格。

  4月末,汪鑫随国家队赴晋江集训备战汤尤杯赛。刚到晋江的时候,尤杯名单还没有确定,不过,女单组的六名主力心里很清楚,要想获得教练的认可,在队内的对抗赛的表现将成为重要参考。“很想去尤杯”,内心的欲望足够强烈,引爆了汪鑫的“小宇宙”。以往在北京打队内对抗赛时,汪鑫很少能赢王仪涵、王琳,但在晋江,她赢了王仪涵、王琳和卢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绝佳的外战成绩、良好的状态、在队内对抗中的突出表现,综合各种因素,汪鑫的名字终于被教练组写进了尤杯阵容里。名单确定后,汪鑫练得更苦的,只为能在尤杯上有更好的表现,为捧杯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练得太累太累了,有时甚至练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可自己嘴里还一个劲地念叨着尤杯尤杯尤杯,坚持坚持坚持。”每天大强度的训练让汪鑫的两腿肌肉紧得像石头一样,每天扎针、牵拉、踩,她都疼得忍不住哭出来。因为累过头了,晚上躺在床上她怎么也睡不着,不知道该把自己放哪儿。但是,只要一想到尤杯,浑身的疲惫疼痛似乎一下就消失了。

  在尤杯光芒的引领下,积蓄的能量彻底爆发

  5月9日,汪鑫终于第一次站在尤伯杯的赛场上,紧张、兴奋,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一起袭上心头。从小组赛第一场开始,只要被派上场,汪鑫都在尽全力发挥,无论对手是弱还是强,她都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的闪失,她说:“机会不是每次都能给你的,给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

  5月15日,尤杯决赛日。比赛开始前,银光闪闪的尤伯杯已经被安放在比赛场边,第一次看到尤杯距离自己如此之近,汪鑫感觉像在做梦,她特意跑到尤杯前面看了一眼,心想,一会儿就可以把它抱回去了。

  这个梦想意外地没能实现。一单王仪涵和一双马晋/王晓理双双输给对手,中国队以0比2落后。顶着巨大的压力,汪鑫高昂着头上场了,走过中国运动员的座席时,她面带微笑,朝坐在那里的教练和队友们重重地点了点头。“其实当时我心里也很紧张,但是我知道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就想用自己的微笑让他们放心,缓解一下压力。”汪鑫的对手是韩国的成池炫,“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赢了,我们还是能把尤杯抱回家的。”汪鑫以2比1为中国队扳回一分,走下赛场,她受到了英雄般的欢呼。但是中国队依然没能将胜利的天平倾斜过来,杜婧/于洋输给了韩国的李敬元/河贞恩,中国女队以1比3不敌韩国队,痛失尤杯。赢了球的汪鑫与队友们一样伤心欲绝,泪洒赛场。

  通过这一次的尤杯赛,汪鑫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教练对她的信任也更进一步,连总教练李永波都公开表示她会是中国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重点队员之一。但是,面对外界的好评、教练的肯定,汪鑫却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她说:“因为大家没有打好,我这一分可能被放大了,如果我们3比0结束比赛,可能大家就不会这么关注我。对我来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证明了自己,是个机会,但我觉得我们是个整体,丢了尤杯,我也要从中总结很多东西。我很清楚,我是具备了一些抗压的能力,但是不是完全能够控制这种局面,下一次还能不能做到,我还不是很确定。”

  对于未来,现在的汪鑫还有一个目标,“张宁是我的偶像,我也想成为‘张宁第二’,虽然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不过有了她的例子,我心里有底了,会觉得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小羊)

  汪鑫

  籍贯:辽宁丹东

  生日:1985年11月10日

  星座:天蝎座

  身高:1.66米

  体重:55公斤

  性格:开朗外向

  爱好:听歌、看碟、逛街

  持拍手:左手

  打法特点:拉吊突击,进攻积极

  主要成绩:

  2010年第23届尤伯杯亚军成员

  2010年第100届全英公开赛女单四强   

  2010年德国超级赛女单冠军

  2010年马来西亚超级赛女单冠军

  2009年菲律宾公开赛冠军

  2009年日本超级赛女单亚军

  2009年中国公开赛女单亚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于 汪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