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操教练杨明明:体操新族群--“多项运动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12日09:24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编者注:本文作者杨明明为体操运动员、教练员。曾获第三、四届全运会体操比赛鞍马冠军,全国体操比赛个人全能冠军,1976年起任国家队教练,培养了楼云等优秀选手。

  每次上网浏览都要看看体操消息,发现近来对缺乏全能运动员的议论很多,这也是我比较留意的问题,因此写此文谈谈个人看法与体操爱好者交流。

  我想先从比赛规则谈起,因为评分规则不仅是进行体操比赛的依据而且它对体操运动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在1958年开始参加体操比赛,当时的规则要求每队由8名队员组成,每人都必须要参加全能比赛,在我的原始意识中,男子体操就是六项全能,女子体操就是全能四项,缺一不可。60年代的比赛改为6人组队,6个运动员也都必须参加所有项目(男子六项,女子四项)的比赛,每项以最高的5个得分为有效分,合计为团体分。这种计分方法简称为6、6、5。这个规定整整延续了大约三十年。在90年代前期,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修改评分规则,将6、6、5改为6、5、4。这是现代体操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动,它打破了传统的运动员参赛必须参加全能项目的约束,同时也就允许了单项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时至2001年在比利时的根特举行的世锦赛开始,团体决赛又改为6、3、3(即,6人参赛,每项3人上场,这3个得分都是团体有效分)。这就意味着参赛的六名运动员平均每人只需要参加3个项目的比赛。根据我个人观察,自从实施了6、5、4(尤其是实施了6、3、3)以后,每次高水平的体操比赛,在参赛的运动员中都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手群,他们既不似全能运动员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也不像单项运动员那样只参加一个项目的比赛,他们中间的男性分别参赛2至5项,女性分别参赛2或3项,在各自的强项上有时还参加单项决赛。为了叙述的方便我给他们取名为:“多项运动员”,客观上这个族群已经成为近年来体操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的主体。以北京奥运会的中国男队为例,杨威和陈一冰是全能选手,其他四名选手肖钦、邹凯、黄旭、李小鹏在这次比赛中就都归到多项运动员之列。

  体操比赛有团体,全能和单项之分,在老规则的运行下,运动员必须参加全能项目的比赛,团体成绩由全能成绩累计而成,团体对于全能是一种依赖关系,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全能成绩决定了团体成绩的好坏。但当新规则实施(6、3、3)后,这种依赖性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参赛选手平均每人只允许参加3项比赛。老规则规定只有在全能比赛中的每个单项的领先者才有资格参加单项决赛,运动员在该单项上的两次得分合计决定单项名次,由此可见全能比赛是获得单项优胜的前提和基础。修改后的规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关系,任何运动员只要在资格赛中参赛的单项上得分领先,就可以参加该单项决赛,即使该运动员没有在资格赛中参加全能比赛也无碍。这个修改实际上就是在比赛项目的安排上将全能降为与其他单项地位并列的一个新的单项,犹如十项全能与跳高、跳远、百米短跑一样只是田径比赛中的一个地位并列的单项;也如游泳比赛中混合泳与自由泳、蛙泳、仰泳的关系一样。评分规则的这个修改导致“全能”在体操比赛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幅度下降,这是全能运动员减员的主要原因。

  从参赛的排兵布阵的角度考虑,体操又不同于田径、游泳。体操的全能是由数个单项组成的,而团体成绩则由各个单项参赛者的得分合计而成,团体、全能和单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个体操运动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参加这三种不同要求的比赛。中国队目前缺乏高水平的全能选手,伦敦奥运会又将参赛名额从6人压缩到5人,现实将迫使中国队的主帅在一个非常窄小的空间里腾挪,甚至可能需要在团体、全能和单项三者中选择取舍。对于伦敦奥运会,体操队只是整个代表团的一个组成部分,体操队的排兵布阵要服从于代表团的战略方针。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第一,体操队夺得史无前例的九枚金牌,展现出一片灿烂的光辉。光辉照到具体事物必然会产生阴影,这是在去伦敦前不能回避的问题。

  规则是主管者意志的条文化,对于全能减员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去为国际体联技委会寻找替罪羊。当然,如果我们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多搞一些“中国特色”,那么这个减员的速度和幅度还是可以得到某些减缓,我依稀听说日本体操协会早就有一些这方面的措施。

  导致全能运动员减员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在平时的训练中,全能运动员比多项运动员(或单项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多,相对而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也要多,付出也大。

  在比赛时,按照为期一周的竞赛日程安排,全能运动员在资格赛和团体决赛后参加全能决赛为争夺全能名次全力拼搏,体力和精力又进一步消耗,而单项和多项运动员却可以在全能决赛的日子里得到休息、养精蓄锐。全能赛后就是单项决赛,单项决赛的评分要求对于所有运动员一视同仁,但参赛的全能运动员跟其他运动员的状态相比却决然不同,一个几乎是强弩之末,另一个却是蓄势待发,在单项决赛时全能运动员的吃亏是显而易见的。杨威是中国队最“累”的运动员,几次重大比赛他总是先在资格赛上参加6个项目比赛;然后团体决赛又是6项,到了全能决赛更是必然的6项,在连续三场全力以赴的全能比赛中,体能和精力的消耗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状况下再参加单项决赛,与那些精力充沛的单项、多项运动员较量,要取得好成绩确实是相当困难的。在以往的比赛中,男子全能冠军总是还能获得个把单项金牌,新规则执行后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了。

  我们的奖励制度是以在比赛中每个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情况为标准制定的,没有全能或单项之分,全能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比单项运动员付出多,这一点在奖励制度上却没得到体现。

  这个6、5、4和6、3、3的新规则执行至今,男运动员已经经历了一代运动员的更替,女子差不多更换了两代,在这一段不短的时期中,上述的这些实际情况导致在相当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中产生“练全能吃亏,搞单项合算“的思想。有些本来有条件成为全能运动员的选手也因此放弃“全能”,这对全能运动员缺员的现象无疑是“雪上加霜”。毕竟目前竞技体育的主旋律仍然是“追逐功利”。

  体操的每个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要求,这些要求因项而异,在有些项目之间甚至是矛盾的。譬如,以自由体操和跳马为强项的运动员,他们的下肢肌肉大都比较发达,当他们上鞍马做动作时,粗壮的腿部和臀部就成为负担。“鞍马王“肖钦在自由体操和跳马项目上不能称王跟他两条细长腿有很大关系。前些年的“吊环王”董震具有强壮的“倒三角”身躯和相对轻小的下肢,是天生练吊环的好料,而在翻跟斗时他就费劲了。程菲在跳马时力压群芳,但上了高低杠就没法与“身轻如燕”的何可欣相比,除了训练方法外,身体条件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参加体操运动时,对于每个不同的项目就表现为身体条件上的相对的特长或特短,长期进行某个项目的训练还将会强化这些特点,从这个角度看,我个人也是极力主张“保护全能”,因为人们参加体操运动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均衡、全面发展,过于“单项化”有饽于这个宗旨。

  参加体操运动能使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得到全面的锻炼;在运动时身体的各个关节几乎都能获得比较充分的活动。人的肢体的各部分的协同活动形成各种姿势、产生各种基本动作(或基本生存技能),如:站、立、坐、躺、趴,蹲、跪、走、跑、跳、踢、推、拉、提、吊、撑、滚、翻、转体、躯干前后左右弯曲等等,这些动作大多可以通过在体操的不同项目上做各种不同的动作时得到学习、锻炼和强化,这是体操运动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精华和精髓所在。单项运动员的出现以及“难度不封顶”的规则修改,导致“全能”地位的消弱和“单项化”趋势的增强,正在从根本上逐步削弱体操运动有益人体健康的全面性,看得令人心焦。

  平心而论,规则的修改对于作为竞技体育的体操而言也有积极的意义,它为一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进行全能训练的运动员敞开了参赛大门。李小鹏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全能选手,因脚伤使他在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上一直不能回复原有水平,但6、3、3的规则让他仍然有机会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有弱项的“三金王”邹凯也可以说是新规则的受惠者;而处于2000年的董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尽管他完全有实力可以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吊环金牌。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将在资格赛上实施5、4、3,在团体决赛时实施5、3、3。将参赛名额从6减为5,迫使参赛者增加参赛项目,这对单项化的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全能减员”的状况。任何一个体操协会要想在自己所辖范围内保护和培养全能运动员就必须补充制定自己的竞赛规则和采取其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关于伦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将以什么样的队员组队,我的揣摩是;有单项夺冠能力的高水平的多项运动员。补充条件是:入选运动员们的项目搭配必须要满足资格赛(5、4、3)的团体出线要求和团体决赛(5、3、3)的冲金愿望。假如在未来的两年中能出现高水平的全能选手那真是要谢天谢地了。需要说明一下,这里所指“高水平”不是以杨威为标准,而是与当时的对手相比较。

  关于“多项运动员”还想做如下补充。规则的修改令“多项运动员”应运而生,初期是由全能运动员减项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动员队伍的新陈代谢,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有些年轻选手在经过了基础训练后就放弃全能只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某些项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项运动员”。

  “多项运动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某运动员作为国家队员参加世界大赛时只能参赛2项,当他代表省队参加全运会时就要参赛3项,而代表地区参加省运会时,他就有可能参赛4至5项,甚至全能。团队的实力和比赛任务的需要决定了他的参赛项目多寡。时距伦敦奥运会组队还有两年时间,有些“多项运动员”早已经在自己的某些弱项上下功夫,意在增加自己的参赛项目,争取被选人奥运会的队伍。杨威、李小鹏、黄旭等被称为“钻石一代”的运动员的退役为年轻选手提供了机会,中国体操在这个新时期将以怎样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我们拭目以待。

  闲时把玩手机,与朋友互通短信,打油取乐,自揶为“手机诗”附庸风雅。现从“已存文字信息”中择一作为结束语:

  已是寺外人,偶尔逛佛堂,不效老僧唸旧经,只将香火进。

  袖手哼小调,人忙我无聊,若闻当年心跳事,便是唠叨时。

  (杨明明)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杨明明 体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