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加坡媒体:冯天薇不是小山智丽 不如大方祝福她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07日11:02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刚刚结束的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上,新加坡女乒在决赛中击败了“不可战胜”的中国队,终结了后者的八连冠纪录,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顿时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人破口大骂者有之,冷静分析者有之,众说纷纭,时隔一周仍是网络上的一大热门话题。新加坡媒体也是如此,今天著名的《联合早报》网站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对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进行了一番剖析,以下为文章全文。

  气势如虹

  我们无须细究周树森和井浚泓指导冯天薇、王越古、孙蓓蓓、于梦雨、李佳薇拿下的这座世界冠军奖杯背后,究竟是“中国制造”还是“新加坡制造”,而要向这些运动员的拼搏奋斗欢呼致敬,从中获得克服人生困难的精神力量。

  上月30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乒乓团体锦标赛女团决赛,新加坡队以3比1战胜实力强大的中国队,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奖台。

  所有人对这个结果都感到“意外”,包括新加坡队主教练周树森和主将冯天薇。

  周树森决赛前接受中国《体坛周报》采访曾表示,新中两队不在一个层次上;赛后又表示:“今天的胜利,并不是我们的技术比中国队强多少,而是赢在心态上。新加坡女队在世乒赛的任务和目标就是银牌,所以我们赢了赚,输了算!”

  在接受家乡杭州的媒体采访时,周树森坦承:“我们跟中国队打,只是碰碰运气,运气好,格么赢了一回。”

  冯天薇也说:“我在上场前虽然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却打得超乎想象”,“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从未想过有机会成为世界冠军,但在北京奥运会取得突破后开始萌生这个想法。进入决赛后,我们全力拼搏,能赢还是感到有点意外”。

  乒乓是中国的“国球”,多次在国际大赛包揽几乎所有的冠军之后,中国担心其他国家失去发展乒乓运动的兴趣,最终可能导致乒乓失去奥运赛项的地位。

  去年3月,中国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乒乓协会主席蔡振华提出“养狼计划”,要让更多教练员和球员出国去交流,或让外国球员到中国来训练,帮助他们提高水平,缩小与中国球员的差距。中国要“跳出过分计较得失的小格局。”

  中国更看重 奥运奖牌

  但“兵败莫斯科”之后,舆论纷纷质疑中国女队主教练施之皓的排兵布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明知两位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小将丁宁和刘诗雯,都是周树森在北京队带出来的弟子,为何还派她俩出战?为何雪藏更有经验的郭跃和李小霞?

  然而,在“奥运战略”的思维下,中国体育当局更看重奥运金牌而非世界锦标赛冠军。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不久,中国体育官员已经着眼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并宣布新一轮的奥运备战周期开始。

  中国在世乒赛女团项目已经连续八次夺得冠军,就算成功夺得“九连冠”,兴奋度也有限。所以,世锦赛被当作奥运练兵的重要平台,目的是锻炼新人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以确保奥运金牌成为中国选手的囊中物。毕竟,奥运金牌榜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的竞技体育实力。

  所以,中国乒乓领队黄飚指出:“既然派出年轻队伍,就要接受这个事实。怎样在经验、应变以及心理方面去提高,在缺少核心(球员)的情况下,让年轻队员接受考验,是接下来的课题。”

  但一些中国球迷在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

  有人说:“看到老周领着这帮女孩在台上唱着外国国歌,真的不是滋味。建议这些人向马琳学学,个人再大的事,在国家的利益上永远是小事。”

  “有本事就像中国队那样连拿八次世界冠军,这才叫有实力,她们那叫什么实力啊!拿着从中国学到的本领掉过头来打中国人,等同于从家里拿了钱买把刀回家砍家人。”也有人自我安慰说:“终于有人打败中国队了,不过骄傲的是输在龙的传人,而不是那些洋鬼子。”

  碰巧,夺得世界冠军的三天后,冯天薇获颁2009年新加坡最佳女运动员奖。

  她在受访时说:“来新加坡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岁月。刚开始只想着代表新加坡参加国际赛,之后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并协助女队重温奖牌梦。如今,我与队友为新加坡创造历史性的突破(夺得世界冠军)。这一切让我以身为新加坡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的技术水平在这几年里获得显著地提高,而且也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很高兴能融入这里的环境。”

  冯天薇还表示,最令她自豪的是,在世锦赛最高领奖台上看着新加坡国旗冉冉升起,与队友们一起高唱国歌。

  有中国媒体从本报报道中引述冯天薇说“我以身为新加坡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句话,企图炒作成前世界女单冠军何智丽变日本选手“小山智丽”的案例,以制造一个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话题。

  一名湖南网民对冯天薇上述感言骂道:“她没有祖宗,是石头缝出来的?”另一名长春网民指责她“是知遇之恩重要,还是养育之恩重要?别忘本!”还有一名北京网民直呼:“不应该!你的祖国永远叫中国!”

  冯天薇不是“小山智丽”  

  《体坛周报》及时的报道,像是重新“认识”冯天薇:“来自哈尔滨,5岁开始练球,成长道路非常坎坷。14岁时,父亲得了肌肉硬化症,为了不影响女儿练球,母亲一直瞒着女儿。当冯天薇知道时,父亲已病危,她在父亲临终前半小时回到家,勉强见到最后一面。20天后,她顶着丧父之痛,踏上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赛场,夺得冠军。”

  凭借这个冠军,冯天薇16岁就进入了中国二队,成绩也一直不错。但在第一次升降级比赛列第11(前10名进一队),与中国一队擦肩而过。不久后,她被诊断出心肌炎,随后三年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2005年,冯天薇接纳中国队教练的建议,到日本俱乐部打球,也意味着基本告别了世界乒坛的最高舞台。2007年初冯天薇在陕西参加训练时,遇到时任新加坡女队主教练的刘国栋,才转来狮城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冯天薇在女团半决赛对韩国队独取两分,最终协助新加坡夺得奥运银牌,才引起中国乒乓界的高度关注。一度传闻,中国乒协一直在追查是谁放走冯天薇的责任;但因冯天薇不是由中国队直接投奔新加坡,最终不了了之。

  与上次中国球迷一面倒地唾骂何智丽不同的是,冯天薇不是代表日本打败中国选手,没有触动到部分网民“仇日情结”的敏感神经。加上中国在北京奥运会高踞金牌榜首,民族自信心大增,不少舆论也对冯天薇表示理解和支持。

  郭启山在网上指出:“想一想从5岁开始练球的冯天薇,想一想14岁时在父亲临终前见最后一面的那个小女孩,想一想因身患心肌炎而几乎葬送职业生涯的那个青少年,想一想之后沦落到日本打联赛的冯天薇,如今在新加坡谋得一个继续乒乓职业的舞台,国人还能张开那骂人的嘴么?”

  吴龙贵在“海峡网”上也写道:“一个在她人生低谷的时候抛弃了她,一个让她重获新生,冯天薇该以谁而自豪,我想这并不难选择。其实,这只是一个运动员最朴素的情感流露。”

  “在(中国)国内已经被宣告运动生涯终止的冯天薇,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拼搏,最终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击败了举国体制呵护下的中国女乒,不仅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励志传奇,也为乒乓球这项日益边缘化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与其莫名其妙地吃醋,不如大方地向冯天薇表示祝福和敬意。”

  曾经影响中国三代人的俄罗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有段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借助这样的思想光芒,我们无须细究周树森和井浚泓指导冯天薇、王越古、孙蓓蓓、于梦雨、李佳薇拿下的这座世界冠军奖杯背后,究竟是“中国制造”还是“新加坡制造”,而要向这些运动员的拼搏奋斗欢呼致敬,从中获得克服人生困难的精神力量。

  中国网民谈冯天薇

  是知遇之恩重要,还是养育之恩重要?别忘本!

  想一想从5岁开始练球的冯天薇,想一想14岁时在父亲临终前见最后一面的那个小女孩,想一想因身患心肌炎而几乎葬送职业生涯的那个青少年,想一想之后沦落到日本打联赛的冯天薇,如今在新加坡谋得一个继续乒乓职业的舞台,国人还能张开那骂人的嘴么?(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作者 李气虹)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专题 

更多关于 冯天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