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乒赛MAX组合欲横霸乒坛 刘诗雯最有希望成新核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5月23日13:44  信息时报

  今天,第50届世乒赛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拉开战幕。这是新千年以来国乒换血幅度最大的一次世乒赛,同时也是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次世乒赛。

  张怡宁曾经说过,团体赛是最锻炼人的场所,在团体世乒赛的关键场次上场一次,经受的锻炼比拿单打冠军还要大。这次莫斯科世乒赛,国乒主打新人的意图相当明显,马龙和刘诗雯很可能成为各自队伍挑大梁的角色。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邓菲菲

  【女队】

  “后张怡宁时代”的选秀场

  谈到考比伦杯“九连冠”的前景,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表现得十分谨慎,因为这是“十几年来第一次没有王楠、张怡宁参加的世乒赛”。此次莫斯科世乒赛,中国女乒派出的是一支十分年轻的队伍,年纪最大的郭焱27岁,其余4名选手均出生于1988年以后。

  王楠退役、张怡宁淡出之后,中国女乒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但至今仍未出现明显的“一枝独秀”。广东小将刘诗雯是近一年多来表现最为突出的,不仅在去年世界杯上获得职业生涯首个世界大赛单打冠军,并且在今年年初超越张怡宁、登上女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不过尽管单打战绩出众,刘诗雯在团体国际赛场表现并不十分抢眼,去年团体世界杯曾负于中国香港的姜华珺,导致她在决赛中遭“雪藏”,此后举行的亚锦赛团体赛也未担当决赛主力,两次比赛的夺冠最大功臣都是与她年纪相仿的丁宁。

  郭跃、李晓霞久久无法获得重大突破,丁宁则有削球这个天然的弱点,难怪连施之皓都认为,从年龄、综合能力等各方面来说,刘诗雯成为新核心都是“最有希望的”。

  19年前,邓亚萍领衔的中国队被朝韩联队终结了九连冠的梦想,倘若刘诗雯能率领中国女乒在莫斯科世乒赛中问鼎、完成史无前例的考比伦杯九连冠,无疑将会为她成为新一代领军人物增加沉重的砝码,让她进一步巩固在队内的位置。

  【男队】

  “MAX”组合欲横霸乒坛

  在中国男乒出征莫斯科的队伍中,马龙、张继科和许昕3名年轻选手尤为醒目。张继科和许昕都是团体世乒赛的新人,马龙尽管已经两次与队友一同捧得斯韦斯林杯,但只是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场次“打酱油”,所以也算半个新人。不过在“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中,“MAX”组合表现抢眼,3人各自成为3个阶段选拔冠军,与奥运三虎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3位小将如今也深得球迷喜爱,有人更从他们的姓氏中各取一个字母,称之为“MAX”(取马龙“M”、张继科“A”、许昕“X”)组合,英文意思为“最大的、最高极限的”,寓意最强组合。

  倘若真是如此,此次莫斯科世乒赛就是“MAX”组合真正走向前台最好的机会。打了两届“酱油”的马龙这次很可能会担任一号主力的角色,毕竟经过几年国际大赛的摸爬滚打,他不管是技战术还是心理都成熟了不少,世界排名也已经上升至第一位,更是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乒获得单打冠军最多的队员;张继科则身体素质出众、突击能力强,打球比较有激情;许昕则头脑灵活、擅长出其不意,在比赛中经常打出令人赞叹的“神球”,三人组队互补长短,十分合理。即便在淘汰赛阶段,一旦碰上德国、韩国这样的劲敌时,经验不足的“小虎”们可能还无法应付,需要王皓、马琳这样的“老虎”来救场,但至少在对手实力不强的小组赛中,“MAX”组合足以笑傲风云。

  【老将】

  他们要证明自己还不老

  虽主打青春牌,但两支队伍中却又各自拥有老将压阵——男队是奥运冠军马琳、王皓,女队则是世界冠军郭焱。

  虽说在老将中最被看好,但王皓的位置其实已经远不如一年前那么牢靠。此前的自我放纵导致长期低迷,让他一度几乎失去队伍的信任,最终凭借“奥运三虎大决战”胜出才挽回些许自信。但在此后的热身赛中,他再次输给了从前经常是自己手下败将的马龙,似乎从气势上已经被对方盖过。

  三人中,马琳的资历是最老的,是团体世乒赛的“六朝元老”。不过由于年龄增加导致体能下降,技术优势又被无机胶水的改革削弱,马琳在队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下风,几乎连世乒赛阵容也挤不进去。但在外战当中,他的打法特点和丰富的大赛经验还是能发挥相当的作用,而奥运男单冠军的气场更是让他足以在小将们出现问题时支撑大局。

  郭焱的入围同样让人有些意外。在去年横滨世乒赛女单比赛中被刘诗雯横扫之后,舆论一度认为她已经退出了主力层的争夺,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硬是留了下来,并在世乒赛选拔赛中靠实力杀出一条血路。因此,如果她这次能证明自己“行”,这无疑将成为她重新挽回教练信任的良好契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世乒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