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龄造假早已不是首例 盘点中国体育的“年龄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30日05:50  成都商报

  中国体育的“年龄门”

  在中国体育界的不少项目中,都曾爆出过“年龄门”,各项目协会负责人也多次在公开场合,严厉表示要“打假”。

  足球是年龄造假的重灾区,有据可查的改年龄历史始于1983年,当年,一支U19青年队出国比赛,但大部分球员的年龄都是不真实的,有球员年龄从1957年改成适龄的1964年。2000年之后,不少知名球员被爆出年龄问题,比如陈涛等多名国奥球员不敢参加骨龄检测、高洪波带领的国少队三分之二球员超龄、周海滨被指责年龄虚假等。

  其他一些项目同样存在年龄造假。2001年时,羽毛球国家队总教练李永波就发现全国少年比赛假年龄问题严重,对某些地方队进行了警告。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2006年南京少儿羽毛球赛时,又爆出两人将年龄改小三岁;2007年广州市运会,多人涉及更改年龄,甚至有一位球员2006年参加了初中组的比赛,2007年却又退回到小学四五年级组。很多家长十分愤慨,继而将举报信发往国家体育总局,这些事让李永波大为光火。

  2009年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这是中国乒协恢复在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实施骨龄检测办法后的首次比赛。当时北方赛区有129人报名参赛并接受骨龄检测,58人不合格,其中9人被取消参赛资格;南方赛区有130人报名参赛并接受骨龄检测,32人不合格,19人被取消资格。整个比赛骨龄不合格的球员居然达到34.7%!

  2008年排球界首次爆出“年龄门”,上海女排队员马蕴雯的官方出生日期是1986年10月19日,而据了解内情的人称,她实际上是1983年出生的。

  本报记者 盖源源 整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中国体操陷入“年龄门”专题 

更多关于 年龄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