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方鸿只是石家庄华北制药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却被萨马兰奇亲切地称为“老朋友”:他和萨马兰奇在26年前就开始通信,如今已经收藏了800多个萨马兰奇的签名信件和物品。
1984年,中国首次组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当时方鸿只有22岁,是华北制药厂的一名工人。奥运会之后,他千方百计地买到了贴有奥运邮票的纪念封,然后用蹩脚的英文给萨马兰奇写了一封短信,信中,方鸿表达了对萨马兰奇的敬意,并表示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举办奥运会。3个月后,萨马兰奇居然来信了。萨马兰奇给他的回信是这样说的:“方先生,感谢您对奥林匹克的支持和热爱,这是我第一次和中国民间的交往!”
方鸿又在1984年春节给萨马兰奇寄去一张贺卡和一些奥运邮票。萨马兰奇很快又回信了,从此,方鸿就开始与萨马兰奇信件往来。20多年的通信,让方鸿和萨马兰齐成了老朋友。
2006年3月的一天,萨马兰齐给方鸿写信,说他即将到中国参加活动,想见见方鸿这个老朋友。3月26日上午9时50分,方鸿接到了北京的来电,对方称,萨马兰齐中午1时的飞机,10时到11时期间,想见见方鸿。然而当时,方鸿还在石家庄,根本赶不到北京。第一次约会就这样错过了。
2007年6月,萨马兰奇再次来到北京,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这一次,萨翁提前托人给方鸿打电话,25日在北京王府井饭店见面。见面时,萨马兰奇也很激动,两人拥抱,然后萨翁就紧紧握着方鸿的手不肯松开。
方鸿告诉记者,他最近准备将他收藏的萨马兰奇的纪念品拿出来巡展,5月1日,他就会带着他的展品来到南京,以此纪念老朋友萨马兰奇。
本报记者 殷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