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颖再次被关注却因身体抱恙 不希望错过女儿呼唤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18日06:53  中国青年报

  没有大赛的时候,谁会关注射击这样的项目呢?但这几天射击有新闻了,这新闻还挺让人感慨的。

  有个北京枪手叫陈颖,在2008年奥运会夺取了冠军完成了任务,为家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陈颖长得很平常,所以尽管她是奥运冠军,但知名度也好影响力也好,距离郭晶晶之类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射击也不是热门的项目,一般都是在奥运会时因为首金的缘故或者夺金的喜悦被镜头照顾到,所以像陈颖这样的运动员是真正“竞技型”的,平时很少有人问津,碰到大赛或许能火那么几天。

  这一次陈颖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不是因为得了金牌,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体状况,最新的报道是这位奥运冠军的左耳朵快聋了,听力初诊的结果低频音区的声音几乎听不到,高频音区的声音也损失严重,而且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如果真要发展下去,陈颖很可能就不得不离开射击场了。一个30多岁、经验丰富的射击运动员其实是可以继续鏖战几年的,假如真要因为这样的原因而离开赛场,对陈颖来说肯定是残酷的事情,对中国射击是不小的损失,对她今后的生活也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位“妈妈枪手”的女儿还很小,得知最初的诊断结果后陈颖也很担心,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在女儿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肯定希望孩子每一声细小的呼唤自己都不错过吧。

  而这显然是射击队的职业病,从前射击队的常青树、现在的总教练王义夫,耳鸣的老毛病随年龄增加越来越严重。据王义夫介绍,不仅他自己,几乎所有的射击运动员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耳鸣现象。枪械的噪音是主要因素,另外由于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影响了射击运动员的听力。

  在奥运会金牌的辉煌荣耀背后,是不为人所知的辛苦和伤痛,运动损伤和职业病是常年困扰着运动员生活的巨大阴影,有很多人因此不得不退出赛场,还有很多人退役多年之后还承受着各种后遗症的折磨。在夺得金牌的时候有鲜花献给他们,但是承受苦痛的只能是他们自己。而在这样的时候,除了家人和朋友以及战友,更多的人可能并不能想起来去跟这些功臣说一声辛苦了!

  所以在这里跟陈颖们说一句话,国家感谢你们,请好好休息!听说不少人给她寄出了药方或者通过各种途径转达了问候,我想这就是最真诚的一种表达。如果这种表达里能听到于再清等主管领导的声音,那就是更好的安慰了。(樱木)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射联世界杯赛专题 

更多关于 陈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