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他有时严厉起来,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他女儿
王宝泉:外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不怕
王茜 身高:1.74米;体重:65公斤;位置:自由人;籍贯:天津;生日:1989年3月14日。
王茜15岁进入天津队训练,曾入选国少队,国青队,去年首次入选国家队。
王宝泉 1961年生,天津人。
1996年-2000年,任中国女排陪打教练;2001年,任中国女排助理教练;2001年-2010年,任天津女排主教练。
王宝泉带领天津女排获得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比赛冠军;2003年至2005年、2007年至2010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
走在中国女排的队伍里,王茜很不起眼。虽然和队友穿着一样的衣服,提着一样的球鞋,但由于身材不高,她还经常被“淹没”在人堆里。
但在这一届中国女排中,王茜的身份却非常特殊,她既是队员,也是主教练王宝泉的独生女儿。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父女同时在国家队效力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魔鬼”父亲曾用球砸哭女儿
今年随中国女排来漳州基地的第一天,王茜就露出了懂事成熟的一面。在匆匆吃完晚饭后,她就主动跑去帮着分发新队服。记者注意到,王茜在每套分好的衣服旁边都不忘贴上名字,显得非常细致。其实,王茜的这种成熟多少还要拜父亲王宝泉所赐。
王茜在天津队时,教练就是父亲王宝泉。不过,王茜不仅从未在父女这层关系下受到特殊照顾,要求反而更加严厉。在天津队内进行对抗练习时,按规定哪边输了球,哪边就要加练受罚。而王茜就算是在赢的一方,也要跟输球方一起加练防守。不仅如此,王宝泉批评队员的时候,也经常带上王茜的名字。王茜曾抱怨过爸爸,“小时候在家里从来没挨过爸爸的骂,更没有打过我。可我练上排球以后,尤其是当上专业运动员后,如果表现不好,爸爸就会很生气,还拿球砸过我,打在身上可疼了。”一次在训练场上被砸,王茜也跟爸爸赌气,“有本事你砸死我!”她当时哭得很厉害,觉得很委屈,“爸爸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父亲的严厉让王茜有时都觉得自己不是王宝泉的女儿,“他不骂我的时候,我觉得他是爸爸。在场上他要是喊起来,我只感觉到他是很严厉的教练。”
在天津队这样,进了国字号球队王宝泉对女儿也丝毫不“手软”。过去在国青、国少队的时候,主教练也没有因为她是王宝泉的女儿对她另眼相看。原来王茜在国青队训练时,那时的主教练是蔡斌。有一次她的力量练得不好,蔡斌半开玩笑地吓她说:“要不我让王宝泉来看着你练?”
“温情”父亲在家常为女儿做饭
其实在家里,王宝泉是非常疼女儿的,过去女儿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在训练比赛时王茜受伤了,王宝泉也特别心疼,虽然他从不当众表露出来,但王茜能感觉到他的关心。有一次王茜跟着天津队去瑞士打教学赛,结果被一个球扣到脸上,鼻子眼睛都出血了,在场上王宝泉只是冷冷地说:“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坚持就下去。”比赛结束后,王宝泉没有专门到房间看王茜,但在电梯里碰上时,他轻轻问:“还疼不疼?”让王茜很感动。
以前有时间,王宝泉会带女儿妻子出去玩,他们常去射击、打保龄。不过由于越来越忙,王茜跟父亲出去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现在有时间,一家人大多时间会待在家里,而王宝泉也会亲自下厨做饭。王茜透露,“他做的宫爆鸡丁、烧茄子都特别好吃。但他就是慢点,一般上午10点多进厨房,12点多才出来,总不做就慢了。”在家里,王茜很享受爸爸做的饭。她没当专业运动员的时候,也曾给爸爸煎过鸡蛋,结果弄得屋里都是烟,因为忘开抽油烟机了。吃完饭王宝泉“命令”王茜洗碗,可在家王茜不是队员,这招也就不灵了。最后,碗总是被王茜妈妈洗掉了。
父女情深 担心吃不消 王茜反对爸爸执教
王茜15岁时进入天津女排,之前她在业余体校练了4年。王茜的文化成绩不错,当时可以选择继续读书考大学,但是她自己坚持要女承父业当排球专业运动员,“我的偶像就是爸爸,看他带队拿冠军,太帅了。”女儿要进专业队,王宝泉起初是反对的,“这行太辛苦了。为了让她早点放弃,我还专门给她苦吃,希望她自动放弃。”但女儿的坚持,迫使王宝泉最后做出让步,“她跟我的性格一样,能吃苦,而且非常好胜。对于她自己的选择,我告诫她一定要咬牙走下去,不能浪费青春。”在刚进队的时候,王宝泉就对她严格要求,“她刚进队时,我每天带她早晨早起加练,晚饭后也去练习,否则她的水平根本跟不上全队的要求。”
去年,王茜第一次入选国家队。那时候,王宝泉先给王茜泼冷水,他不希望王茜过早地进国家队,“你这个水平,你这个年龄,先把天津队打好。太早进国家队,你的技术不全面,发挥不稳定,出了问题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技术成熟点再进更好。”前段时间,王宝泉接任中国女排帅位,女儿的第一反应竟然也是反对。王茜和她妈妈担心当国家队教练太累,王宝泉的身体吃不消。来漳州之前,问起王茜到了国家队最担心什么,王茜脱口而出:“我最担心我爸的身体。”在来国家队之前,父女俩进行了沟通,王宝泉告诫女儿,“对别人怎么样我也会对你怎么样,决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就过分地问寒问暖。我们一起在国家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不怕,我们必须用实力说话。”(本报记者 杜娟发自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