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排再度刷新了自己创造的纪录:从2004年联赛起,已连续7年称霸男子排坛。当小伙子们肩并肩、手拉手跃上领奖台时,纷纷举着金牌做“7”的手势,沉浸在欢乐中,一路走来的艰辛、经历的波折也都变得有滋有味了。
为新人搭台
小鬼当家重锤敲
去年卫冕全运会冠军后,上海男排进行大换血,老二传何炯和主力副攻崔晓栋转会,副攻老将黄波韧带手术,一批不知名的年轻人冲上主力位置。
重新走上前台的鞠根寅教练,联赛之初就把锻炼新人作为首要任务。主动让名将沈琼、方颖超和王之腾在常规赛多场比赛中坐上板凳,把有潜质的年轻选手推上舞台,由陈家豪、王清飞、李春晖、戴卿尧等担纲主力。首发阵容平均22岁,且90后副攻陈龙海、主攻黄彬是联赛的“纯”新人。锤打新人,为的是着眼长远。
成长总有个过程,年轻需付出代价。常规赛上曾接连输给江苏、辽宁、八一、江苏等劲旅,鞠根寅仍派新人挑大梁,“打强队,更要派年轻人来锻炼。如果实力差距过大就没有太大锻炼价值。”年轻人的经验、心理素质与老将有不小差距,可贵的是,他们却并不怯场,且愈战愈勇。
经历了新老交替的阵痛,年轻人得到了锻炼,再加上老队员压阵,全队以常规赛第二晋级半决赛,又兵不血刃地挑落江苏跻身决赛,决赛也没有悬念地直落两场胜八一,显示了阵容整齐、衔接得当、新老结合的整体实力。
老将霸气在
宝刀不老建奇功
决赛场上,队长沈琼关键时刻重炮轰击拿下多个关键球,他说,我是老队员,越是困难的时刻就越要敢于承担责任。因为膝伤,方颖超几乎没打过比赛。可总决赛第一场李春晖意外受伤,别无选择,老将主动请缨。方颖超用出色的发挥告诉队友,自己状态仍在。
赛场上,只要打到相持阶段,王之腾就上场替下戴卿尧,上海队得以在关键时刻咬住比分,稳住了军心。
这批六连冠功臣霸气犹在,作为超级替补关键时刻上场亮相。决赛首战,沈琼、方颖超和王之腾分别贡献14分、18分和19分,三人所得51分占全队总得分一半以上。老队员的传帮带增加了板凳深度,带领全队完美收官。
不仅在场上,场外也帮助提携小队员。如陈龙海遇低谷时,他周围的老队员就会帮他分析。有时聚在一起玩“三国杀”,老队员都会叫上陈龙海参加。沈琼很细心,他根据游戏中出现的不同状况,适当“点拨”陈龙海比赛中的问题,谈笑间,小伙子提高很快。
功勋教练沈富麟说:“我们是‘以老为主’,尽量挖掘每个老队员的潜力,关键时就靠他们压阵。”主帅鞠根寅称赞:“夺冠主要靠团结,尤其是老队员,大家发挥了团结一致的精神。”
从最初的徐文裴、丁毅、吕宁馨到何炯、沈琼、汤淼和方颖超、任琦,再到今天的李春晖、戴卿尧等,上海队之所以能始终保持阵容的稳定,传承海派技术风格,靠的是全队团结协作,集体配合;靠的是一茬接一茬,“板凳”厚度;靠的是力争取胜的自信,传统作风。
辉煌再继续
不忘责任勤奋斗
这支王牌之师连续7年站上最高领奖台,两度在全运会上夺得金牌,多年来一直处于君临天下的地位。主教练鞠根寅却感叹:“这枚金牌来得很不容易。”
一方面,各队潜心研究,进行重点看防,上海队已成众矢之的。另一方面,由于正值俱乐部转换交接,男女排的补贴、比赛奖金赛季中都未到手,队员们拿着每月不足两千的基本工资征战,大家虽有想法,但不忘自身的责任,“比赛打到这个份上,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队长沈琼说,“我们想给这个赛季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想为上海人民再奉献一个冠军。”
在鞠根寅看来,“队员们都明白,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抱怨什么,而是努力训练比赛。”他说,代表上海参赛是本职工作,更意味着责任和荣耀。正如夺冠之日男排队员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的直抒胸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上海男排的将士们都做到了。
“七连冠”能否延续辉煌?现在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无可争辩:凭借着称霸国内排坛的自信,凭借着对排球事业的热爱,上海男排有望继续给大家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