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郝帅为何成国乒“杯具” 机会仍存就看他能否把握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18:2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3月10日,中国男乒“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在哈尔滨拉开战幕。在首轮的第一场比赛中,郝帅尽管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两度将比分扳平,但最终还是以2比3不敌头号种子马龙、提前与第二张莫斯科世乒赛入场券说了“再见”。

  用时下的流行语说,郝帅就是中国男乒的一个“杯具”。曾经与王皓、陈玘、邱贻可、张超和单明杰合称“六小龙”的他在国乒打拼多年,位置却一直都很尴尬。当年的那些伙伴们,后劲不足者诸如单明杰已经挂拍、执起教鞭;时运不济者如张超,逐渐沦为陪练;像他一样长期被列为重点队员的,王皓已是国乒的中流砥柱,陈玘戴上了奥运冠军的光环;甚至是早被认为失去竞争力的邱贻可、也凭借去年团体世界杯“搭车”拿了个世界冠军,反倒是郝帅,至今仍未拿到一个世界冠军的头衔——这也是中国男乒八大重点队员当中的唯一一个。

  由于中国队整体实力一骑绝尘,团体赛被公认是“搭车”拿冠军的好时机;而对于在八大主力中队内排名已滑落到最后的郝帅来说,队内选拔赛无疑是最好的突围机会。“直通莫斯科”第一阶段队内选拔赛,郝帅如愿以偿地抽了个好签:首轮对阵状态低迷的王皓,他以3比0轻松胜出;第二轮面对淘汰了马琳的陈玘,他又在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连救赛点、逆转取胜。决赛面对经验较少的小将许昕,正如郝帅的主管教练肖战所说,许昕拼的是青春,郝帅拼的是命,然而说得容易做得难,郝帅最终还是以1比3不敌许昕、遗憾地错过了第一张“直通莫斯科”的门票。

  郝帅前三板技术细腻、手感较好,整体实力也比较均衡。但他的软肋也是为人所熟知的,那就是心态不够好,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关键时刻容易“手软”。这一点在本场与马龙的比赛中也有所表现:前四局双方打成平手的情况下,作为头号种子的马龙其实压力很大,只要郝帅在第五局开始能继续对他施压,原本就状态不好的马龙是很有可能自己出现失误的。事实上,郝帅开局两个接发球采用挑接发球的战术也没有错,但在连续两个球都没有得分的情况下,后面他就不敢坚持了,用主教练刘国梁的话说,郝帅这场球是输在了对自己不够自信——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取胜欲望和坚定的信念都比不上马龙。

  其实,郝帅能够长期在国乒中担任主力,也证明了他是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这么多年以来,偏偏就是差那么一口气,结果在队中逐渐沦落为边缘人。此次“直通莫斯科”两次队内选拔赛,郝帅也让人看到了他的进步,主教练刘国梁就特地指出,本场比赛中,郝帅的反手下旋长球,拉斜线的角度以及直线的变化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只要能够摆正心态,郝帅还是有希望取得突破的。两次选拔赛失败了,还有第三次;机会还是有的,就看郝帅自己能否抓住。

  (殷雨)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乒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专题 

更多关于 郝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