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濛萌生退意周洋日渐成熟 造血链条形成接班人不愁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3月01日10:29  法制晚报

  夺取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并保持着全部4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王濛领衔的中国队是历史上第一支完成这一壮举的团队,中国短道速滑迎来了鼎盛时代。

  但昨天王濛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后,就流露出了退役之心,而且,明星教头李琰续约未定。在4年后的索契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能否延续辉煌?

  昨天,中国短道速滑青年队教练马延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现在中国队的后备力量还有待成长,但周洋、张会、孙琳琳、刘秋宏等选手已经成长起来,中国冰刀在索契复制温哥华的辉煌,并非没有可能。

  功臣要退

  王濛萌生退意 温哥华成绝唱?

  本届冬奥会上,卫冕冠军王濛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和队友的配合,在女子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赛上席卷三金,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金王”。不过,这位中国短道速滑的灵魂人物却在赛后流露出退役的打算。

  “我认为应该有始有终,等这个赛季打完,再谈论自己未来的事情。”王濛在昨天的比赛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现在25岁了,你再让我比到下一届(冬奥会),我都29岁了,真不知道到时还能不能滑动。”

  对着镜头说完这番话,王濛揽着小师妹周洋的肩膀说:“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与王濛有着6年师徒之情的前国家队主教练辛庆山分析,受到年龄和体能的影响,王濛很难坚持到下一届奥运会。

  “王濛在冰上很有天赋,但身体素质比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下降,让她再坚持4年,是非常困难的。”辛教练说。

  新秀气质偏软 谁能扛起大旗?

  短道速滑是一个需要队友们在场上配合、与对手互相制约的项目,因此,每一支队伍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人物。

  现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曾是1988年、1992年冬奥会时中国女队的核心人物,1998年长野冬奥会,杨阳成为核心,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接过接力棒,又在4年后的都灵冬奥会上把大旗传给王濛。

  王濛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夺得女子500米金牌后,经过4年的磨砺,在本届冬奥会上,她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冰上皇后”。

  现在,中国队中还有三个新科冬奥会冠军周洋、孙琳琳和张会,论成绩,1000米和1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周洋最令人信服,但她和孙琳琳、张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气质“软”,不够硬朗,缺少霸气。

  如果王濛退役,尚未具备领袖气质的新秀们,有能力扛起这支金牌之师的重担吗?

  新秀冒尖

  王濛“以老带新” 接班人问题不愁

  中国短道速滑青年队的教练马延君对记者表示,一旦王濛退役,中国队确实将面临寻找新一代灵魂人物的问题,不过,他对此并不担心。4年前杨扬离队时,中国队的奥运冠军只有王濛一个人,而现在有周洋、孙琳琳和张会三人,而且还有本届冬奥会因伤缺阵的刘秋宏。

  “周洋她们还很年轻,如果国家需要,我想王濛未必会这么快就退役。只要她能继续留在队里,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假以时日,中国队新任领军人自然会诞生。”马延君说。

  从国家队“吸氧” 后备军成绩提升

  “青年队的成绩比往年提高很快。通过这几年的训练,能够为国家队输送更多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马延君说。

  在去年的全国联赛中,由青年队培养的年轻队员夺得6个单项的冠军。“这样的成绩,在往年青少年队是没有的。”马延君说。此外,在去年的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中,同样是由年轻国字号成员包揽了青年组的男女冠军。

  马延君告诉记者,青年队成绩的提高与能够接触到像国家队主帅李琰这样高水平教练有很大关系。

  “李琰回国执教后,为中国队带来了很多国际先进的理念和训练方式,让专项训练更加细化。”马延君说,虽然李琰对国家队训练中所使用的新技术对外保密,但中国短道速滑界内部人士却对这些新技术受益匪浅。

  “在执教过程中,我经常会向李琰讨教,改进了自己的训练方式,对青年队的帮助也很大。”马延君说。

  梯队保障

  青年军队伍稳定 “造血”链条畅通

  马延君向记者介绍,现在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下面还有国家青年队、地方体工队、体校等组成的人才输送带,后备力量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马延君率领的中国青年队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成立,男女队员共24人,以1991年至1994年出生的年轻队员为主,目前正在北京备战下个月的日本亚锦赛。

  据悉,过去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曾多次成立短道速滑青年队,但每次都只练几个月就因为各种原因解散了。

  但马延君的教练合同为期三年,这也意味着,这支新一届中国青年队将在这种国字号的体制下保持相对固定的阵容和集训时间,而不会重蹈过去青年队昙花一现的命运。

  马延君告诉记者,他对青年队目前的训练生活保障相当满意。“无论是住宿、伙食还是训练条件、身体恢复等,几乎都能和国家队接轨,这也是青年队前所未有的待遇。”他说。

  后继有“忧”

  基层队伍选材难 期待更多人关注

  目前中国短道速滑项目的运动员注册人数在700人左右,是30年来人数最多的。不过,基层队伍选材难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马延君表示,由于短道速滑训练比较艰苦,发展前景不明朗,不少有天赋孩子的家长并不支持子女到专业队训练。这也让短道速滑人才储备在质量上有所下降。

  “近几年,短道速滑的基层建设确实受到影响。不过,这次中国短道速滑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媒体宣传力度也非常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项运动,更多的孩子可以加入进来。”马延君说。

  国内场地太紧张 队员训练要“赶场”

  从中国短道速滑青年队集结至今,中国青年队先后辗转于绥化、哈尔滨、长春、青岛等城市之间,原因只有一个——场地紧张。

  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大本营是位于首都体育馆的室内冰场,但同一冰面上不能有太多运动员训练,否则对冰面破坏过于严重,也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质量。

  为保证一线队伍的训练,与国家队同属于国字号旗下的青年队自成立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

  由于国内目前能为专业队服务的室内冰场并不多,马延君只能带着他的国家青年队与地方队打“时间差”,趁地方队不集训的时候,在地方队的训练馆里上冰训练。他和他的队员们常因冰场排不开,而耽误训练。

  可喜的是,2009年全运会冬季项目举办城市青岛新建了规模较大的全新室内冰场,也为这支青年队提供了新的选择。

  曾在青岛带队短期集训的马延君,对青岛冰场的训练条件非常满意。“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可以作为中国青年队的集训基地,这样我们年轻队员就不用为训练场地发愁了。”他说。

  ◎人物简介

  马延君,中国短道速滑青年队教练。曾公开发表论文《短道速滑战术研究》,阐述了短道速滑项目中的战术意识、过人战术、集体作战等方面的理论。

  本版撰文/记者 谷欣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李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