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琰改写中国短道历史 成中国队历史上最成功教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08:04  辽沈晚报

  李琰,一个有故事的女人。

  24日晚,这位有着中国国籍、美国绿卡,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人指挥弟子们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中国队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练。

  人生就是一场缘,在李琰的生命中短道速滑注定有着难以割舍的位置。

  1988年,20岁的李琰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夺得1000米金牌,可惜那时短道速滑只是表演项目。 4年之后的阿尔贝维尔,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可是造化弄人,风光正茂的李琰这次只获得500米的银牌。

  1994年退役之后,李琰进入东北财经大学攻读国际金融专业。 4年本科毕业后,她被分到大连市税务局。这已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当国家体育总局请她参加与斯洛伐克的体育交流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心仍在为短道速滑跳动。于是,远赴斯洛伐克、在一个对短道速滑认识几乎是空白的国家里开始一段未知的人生历程,成为她的选择。

  2003年,她又接到美国滑冰协会抛来的橄榄枝。阿波罗在都灵夺冠后的深情拥抱让全世界记住了李琰,她本来有机会在美国再干4年。这时,祖国发出了召唤。“当时是杨扬牵线,她问:琰姐想回来吗?后来蓝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蓝立)打了电话,再后来具体的合同是和佟立新(前冬管中心短道部部长、现任新疆体育局副局长)谈的。”

  在2007年初的亚冬会上,中国队领军人物王濛在电视镜头前公开质疑她的执教方式,将帅不和的阴影笼罩在中国队上空。对于李琰来说,能否驯服这匹烈马直接关系到她这个“海归”的执教前景。“开始的时候的确有困难,可我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李琰说,“当时有些情况不了解,我自己可能也是比较tough(强硬),甚至stubborn(固执)的人。不过后来想,我来(中国队)不是为别的,而是来做事的。而且,我是基督徒,也知道forgive(原谅)。没有什么值得坚持,而坚持也对自己希望达到目标没有帮助。所以自己改变很快,用心去和大家交流,大家也看到我是真心想做事。 ”

  李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王濛和其他队员,而最终征服他们的是李琰的实力。在她的主导下,中国队迅速完成大换血,周洋、刘秋宏、赵楠楠、孙琳琳、张会等年轻队员喷薄而出,后继乏人的断言被打破。自2008-2009赛季开始,中国女队在世界杯赛中的成绩全面超越韩国女队,而王濛的潜力也被李琰挖掘得淋漓尽致。

  2009年9月20日,又是世界杯中国站。当年的“刺头”王濛在更衣室里带领队友们为李琰送上意外的也是迟来的生日祝福。“大家都说你是钢铁般的女人,你哭了吗?”爱徒王濛大声说,“快许个愿吧! ”“我的心愿你们都知道!”李琰幸福地落泪。

  无私者无畏。尽管艰苦的训练让队友们戏称李琰为“后妈”,她一点也不生气。“这么叫也许是因为我的严厉,但又是真对他们好,”李琰说,“大多数时候我是个理性的人,有什么想法也是由心而发。 ”

  无私者无畏。李琰和她的弟子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往无前。 500米金牌,1500米金牌……中国女队连续夺冠的步伐差点在24日晚戛然而止。当韩国女队第一个冲过终点之后,42岁的李琰倔强地面朝仲裁席直直地高举手臂申诉,一刻也不肯放下。经过漫长的等待,当现场裁判告知韩国队主教练判罚结果后,李琰忘情地跳向空中。在这一刻,她率领中国队超越历史,也成为率队夺得冬奥会金牌最多的教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李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