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琰令中国短道女飞跃 曾存疑虑王濛对教练钦佩有加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08:03  东方网-文汇报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树起了一个里程碑。4位年轻的选手在冬奥会3000米接力中,夺得了创造历史的冠军。这是我国体育在冬奥会上赢得的第一个团体冠军。

  自1980年首次登上冬奥舞台,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的第13届冬奥会以来,我国健儿征战冬奥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阴。30年来,短道速滑一直是我国冬季运动的重点项目。先由杨扬在盐湖城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有王濛在都灵展翅高飞,不过每届只有一名金牌选手。这种“单飞”局面在本届盛会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17日,王濛500米卫冕,成为我国冬奥第一位蝉联冠军;20日,周洋孤身挑战3名韩国高手,摘下1500米金牌;今天,4名姑娘接力赛夺魁,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温哥华,见证了中国短道从“单飞”到“群芳”的飞跃。

  实现这样的飞跃,当然得益于中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全面提升,得益于短道速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而其中,主教练李琰为中国队的提高和进步殚精竭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教练,可以改变一支队伍,李琰做到了。

  刚接手队伍时,中国队在都灵又拿了一枚金牌。李琰对当时队伍实力的解读是“喜忧参半”。她认为,一方面证明了中国在短道项目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另一方面,在除了女子500米以外的其他项目上没能夺得金牌,这说明中国队的整体实力仍有不足,除了王濛一位世界级运动员,年轻队员的培养存在空缺。上任半年后,她选录了周洋、刘秋宏等一批年轻队员,经过近4年的打造,中国队已经形成了以王濛为领军人物的集团优势。

  如今的中国女子短道队内,人才济济,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全队在竞争中加强团结,提高成绩。500米速滑王濛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将自己的成绩提高了一秒,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滑进43秒的选手,她和周洋成为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曾心存疑虑的王濛如今对教练钦佩有加,她认为中国队实力的提高,是因为教练执教有方。

  在美国队任教的经历,使李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训练理念。训练中,她注重实战、细节。副领队王春露说,这些年中国短道队技术越来越细腻,教练在滑行路线、角度等都进行了细化改进。女子接力决赛,教练对具体弯道怎么滑,都在日常训练中慢慢磨练改进。同时中国队在冰鞋器材和专项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细化。以前队员蹲杠铃,腿很粗,而现在的选手身材比较瘦,但专项力量很强。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的进步是全面的。好戏似乎还未结束。26日,女子1000米决赛即将鸣枪,群芳争艳的中国队,将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报特派记者叶志明(本报温哥华2月25日专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李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